《现代汉语词典》确定异形词推荐词形所依据的主要原则

2019-12-09 01:54王迎春
辞书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理据性现代汉语词典通用性

王迎春

摘 要 现代汉语中有大量的异形词,它们的存在和使用给语言学习、使用、信息处理等方面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需要对异形词进行整理和规范。异形词整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确定推荐词形。文章以“厨柜”和“橱柜”、“板块”和“版块”两组异形词为例,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确定异形词推荐词形所依据的主要原则进行了讨论,指出《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在确定异形词推荐词形时所依据的主要原则是理据性原则,这对语文辞书的编纂和词汇规范的制定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异形词 推荐词形 通用性 理据性

一、 引言

异形词是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音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现代汉语中有大量的异形词,它们的存在和使用给语言学习、使用、信息处理等方面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政府或相关权威部门需要对异形词进行整理和规范。2001年12月19日,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以下简称《一异表》),主要依据通用性原则、理据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对338组异形词进行了整理,给出了每组异形词的推荐词形,并将通用性原则确定为首要原则。但是,通用性原则主要以词频统计为依据,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词频统计来源语料库样本的相对有限性,以及不能及时准确反映有的新出现的异形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而使用频率逐渐增加的趋势等,通用性原则并不完全适合作为辞书编纂中确定新出现异形词的推荐词形的首要原则。《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规范型语文词典,从开编起始就重视异形词的规范问题,在修订中又根据人们语言生活的实际变化加以调整,为异形词的整理与规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汉》在确定异形词推荐词形,特别是新出现异形词的推荐词形时,更注重运用理据性原则。下面我们就以《现汉》第7版中新收录的两组异形词:“厨柜”和“橱柜”、“板块”和“版块”为例,来讨论《现汉》第7版是如何依据理据性原则,尤其是语素义与词义相一致的原则来确定异形词推荐词形的。

二、 “厨柜”和“橱柜”

“厨柜”和“橱柜”这一组异形词的产生原因是,为了给新生事物一个贴切的命名而创造的新词与沿用的旧词由于语音形式相同而形成了一组新的异形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厨房里安装或安放用来放置餐具、炊具等物品的整体式柜子,因为这种柜子是安装或安放在厨房里的,所以常常被人们写作“厨柜”,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词——厨柜。然而,也有不少人仍将这种柜子写作“橱柜”,于是“橱柜”就又产生了一个新义——安装或安放在厨房里的整体式柜子。[1]“厨柜”和“橱柜”的语音形式相同,二者在“安装或安放在厨房里的整体式柜子”这一意义上并存并用,形成了一组新的异形词。《现汉》第1—6版都收录了“橱柜”,其释义基本相同,其中第6版的释义如下:

橱柜 ① 放置餐具等的柜子。② 可以做桌子用的矮立柜。(《现汉》第6版)[2]

而《现汉》第7版不仅增收了“厨柜”这个新词,还把它立为主条,也就是作为推荐词形,把与之相对应的“橱柜”立为副条:

厨柜 安装或安放在厨房里的柜子,用来放置餐具、炊具等,多为整体式的。也作橱柜。(《现汉》第7版)

橱柜 ① 放置餐具等的柜子。② 同“厨柜”。③ 可以做桌子用的矮立柜。(《现汉》第7版)

由上可见,《现汉》第7版对“橱柜”的释义做了相应的修改: 补收“安装或安放在厨房里的柜子”义,并将其排在义项②,将原义项②“可以做桌子用的矮立柜”排在义项③。因为这一组异形词是新出现的,不在《一异表》整理的异形词范围之内,所以根据《现汉》第7版凡例2.2:“国家标准未做规定的,以推荐词形立目并做注解,注解后加‘也作某。非推荐词形如果出条,只注同推荐词形。”对异形词的推荐词形和非推荐词形进行了区分,不仅能够体现出语言规范的导向,也方便读者查考,提示读者“橱柜”只有在表示“安装或安放在厨房里的柜子”义时才与“厨柜”组成一组异形词。

那么为什么把“厨柜”作为推荐词形,把“橱柜”作为非推荐词形呢?如果按照《一异表》将通用性原则作为确定异形词推荐词形的首要原则,我们对北京语言大学BCC历时语料库(以下简称“BCC语料库”)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详见表1:

  由表1可见,同是表示“安装或安放在厨房里的整体式柜子”义,“橱柜”的词频比“厨柜”的词频高出许多,如果按照通用性原则,“橱柜”应该处理为推荐词形,“厨柜”应该处理为非推荐词形。但实际上,《现汉》第7版在确定“厨柜”和“橱柜”这一组异形词的推荐词形时依据的主要是理据性原则: 从构词来看,“厨柜”比“橱柜”更符合理据。因为“橱柜”是并列式结构,“橱”和“柜”是同义语素,二者组合成复合词“橱柜”以后仍指柜子;而“厨柜”则是定中偏正式结构,“厨”限定“柜”,“厨”用来说明“柜”所安装或安放的处所,即“厨柜”指安装或安放在厨房里的柜子。由此可见,“厨柜”的语素义与词义相吻合,“厨”和“柜”的语素义之和就基本等于“厨柜”的词义,而这一理据在确定异形词的推荐词形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语素义与词义相吻合”更便于人们学习、理解和记忆,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这样的词形也就容易推广开来,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正如晁继周先生(2004)所说:“异形词整理中应该特别重视理据,因为说到底异形词是同一个词在书写中用了不同的汉字,而汉字在大多数情况下代表着有意义的语素,一个词写出来该用哪个字不该用哪个字,应该讲求义理。不同词形的使用频率,即所谓通用性,是整理異形词的重要参考项,但不能成为压倒理据的依据。……一个合于理据的词形,不能因为在一段时间里使用频率低于其他不合于理据的词形就被认为‘不规范;反过来说,一个不合于理据的词形,也不能因为在一段时间里使用频率高于合于理据的词形就被认为是‘规范词形而加以推荐。

综上,“厨柜”和“橱柜”这组异形词的词频与理据是不一致的,“橱柜”的词频更高,而“厨柜”更符合构词理据,在二者相矛盾的时候,我们认为《现汉》第7版以理据性原则为主要依据,把语义透明度更高的“厨柜”立为主条,把“橱柜”立为副条,不仅符合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厨柜”目前的词频不如“橱柜”高,这是因为“厨柜”还是个新词,从产生到普遍使用开来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另外,“厨柜”突出了厨房这一安装或安放的处所,也是给新事物一个贴切的命名,这会使得“厨柜”这一词形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如果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在“安装或安放在厨房里的柜子”这一意义上,“厨柜”因为其语义透明度更高,在使用频率上终将高于“橱柜”。辞书编纂在确定异形词的推荐词形时就应该具有这样的预判能力,对词汇规范化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 “板块”和“版块”

“板块”和“版块”这一组异形词的产生原因是,由于旧词的使用范围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分化,用于其中某些范围产生了新的词形,这与旧词由于语音形式相同而形成了一组新的异形词。

我们通过对比不同版次的《现汉》发现,“板块”词条是《现汉》第3版修订时增补的,第5版修订时又增补了其比喻义(即义项②):

板块 大地构造理论指由地质上的活动地带划分的岩石圈的构造单元。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即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大板块又可划分成小板块。(《现汉》第3版)

板块 ① 大地构造理论指地球上岩石圈的构造单元,由海岭、海沟等构造带分割而成。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即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澳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大板块又可划分成小板块。② 比喻具有某些共同点或联系的各个部分的组合: 晚会节目分为歌曲、戏曲、相声、小品几个~。(《现汉》第5版)

在实际使用中,“板块”常常用于比喻义,其中报刊、节目等与出版、版面等内容相关,所以近年来也有人将其写作“版块”[4],例如:

(1) 该报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利用原《北京经济报》的刊号创办的又一张日报。它将采用目前国内尚不多见的国际流行瘦报型,每周出版6期,周一至周五每天20版,周六12版,单彩印刷,由综合新闻、产经商业、深度报道、生活时尚四大版块及汽车、IT、旅游、证券、人才、医药、读书、房地产等具有鲜明特色的专刊组成。(《人民日报》2002-05-14第5版)[5]

(2) 首先,这台晚会摈弃了一般晚会节目主持人的串联方式,而采用了以专题片与文艺节目交织进行的版块组合方式,全部节目压在一本精致典雅的画册之中。(《人民日报》1990-10-24第8版)

以上例(1)中“版块”的使用范围是“报刊”,例(2)中“版块”的使用范围是“节目”,也就是说,在用于报刊、节目等语义范围时,“板块”和“版块”两个词形并存并用,二者形成了一组新的异形词。因此,《现汉》第7版根据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对词典释义进行了及时的调整,与“厨柜”和“橱柜”不同,《现汉》对“板块”和“版块”这一组异形词采取了另一种处理方式:

板块 ① ……。② 比喻具有某些共同点或联系的各个部分的组合: 报告共16个部分,分三大~。注意用于报刊、节目等时一般作“版块”。(《现汉》第7版)

版块 同“板块”②。(《现汉》第7版)

由上可见,《现汉》第7版将“板块”立为主条,并在义项②的释义中增加了“注意”栏对比喻义的使用范围予以说明,同时增收了“版块”词条,并将其立为副条。《现汉》第7版为什么使用这种处理方式呢?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我们也对BCC语料库中“板块”和“版块”比喻义的使用范围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详见表2:

  由表2可见,“板块”和“版块”在语义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当用于报刊、节目的语义范围时,“板块”的词频比“版块”高,如果按照通用性原则“板块”应该处理为推荐词形,“版块”应该处理为非推荐词形。那么《现汉》第7版为什么还要增加“注意”栏对比喻义的使用范围予以说明呢?我们认为,这是考虑到用于报刊、节目语义范围的“bǎnkuài”写作“版块”,其语素义与词义相吻合,语义透明度较高,更符合理据,生命力也更强,这跟“杈子”用于植物的分支、“汊子”用于河流的分支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所以不同的意义可以用不同的汉字(即形式)来表示,这是随着语言的发展,意义表达更加精细化即编码度更细的一种表现。不过从表2的数据来看,目前“板块”比喻义的使用范围相对较广,不仅可以用于报刊、节目方面,而且还可以用于网站内容、会议或活动、报告、股票市场等方面,而“版块”只用于报刊、节目等与出版、版面等相关的语义范围,二者还没有完全分化开来。也就是说,“板块”的词义能够涵盖“版块”,“版块”的词义只是“板块”词义的一部分,因此增加“注意”栏来说明“版块”的使用范围。将“板块”作为推荐词形、“版块”作为非推荐词形从表面上看依据的是通用性原则,而实际上依据的仍然是隐藏在通用性原则背后的理据性原则,即语素义与词义相一致。这样处理也客观地反映了词汇的发展变化,因为尽管有可能在“用于报刊、节目等时”,“版块”最终胜出,但目前还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此外,“板块”比喻义的配例由“晚会节目分为歌曲、戏曲、相声、小品几个板块”改换为“报告共16个部分,分三大板块”,这也是根据“板块”和“版块”语义范围产生分化而做出的相应调整。我们从表2的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版块”用于“报告”语义范围的词频是0,而用于“节目”语义范围的词频是42,且所占比例也较高,所以配例由“晚会节目”改为“报告”更符合語言使用的实际情况。新的配例提示读者在用于“报告”的语义范围时要使用“板块”,而用于“晚会节目”的语义范围时一般使用“版块”。因为“板块”有两个义项,且义项②只有在“用于报刊、节目等”语义范围时才与“版块”形成一组异形词,所以“版块”不仅要注为同“板块”,而且还要注出具体的义项,即义项②。

实际上,《现汉》第6版在处理“旋涡”和“漩涡”这一组异形词时就已经采用了与“板块”和“版块”同样的处理方式:

旋涡 ① 气体、液体等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注意用于液体时一般作“漩涡”。② 比喻牵累人的事情: 陷入爱情的~。‖也作漩涡。(《现汉》第6版)

漩涡 同“旋涡”。(《现汉》 第6版)

《现汉》虽然没有以“版块”“漩涡”为推荐词形,但实际上也承认了“版块”“漩涡”的这种用法的规范地位。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等到“板块”和“版块”、“旋涡”和“漩涡”在某些使用范围上完全分化开来的时候,也许用于报刊、节目的“bǎnkuài”、用于液体的“xuánwō”就会分别以“版块”“漩涡”为推荐词形了。正如苏宝荣先生(2002)所说:“汉语异形词的整理与规范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只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此外,《现汉》设立“注意”栏来说明非推荐词形的使用范围这种处理方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它是对处于过渡时期的异形词的一种保守的处理方式,体现出了《现汉》在处理异形词方面的层次性。这种处理方式既符合现代汉语词汇自身的发展规律,又对现代汉语词汇的规范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不仅体现了语言规范的柔性原则,而且也体现了语言发展和语言规范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这种处理方式是比较稳妥的。

四、 结语

通用性原则是由语言约定俗成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是以词频统计的数据为标准的,其优点是比较直观,但其不足是,词频统计的语料库样本来源终究是有限的,词频的具体数值难以穷尽和精确把握,尤其是对新出现的异形词,由于流行的时间较短,其词频往往不高,在确定异形词推荐词形上,只强调通用性原则并不具有说服力。这一点,在分析“厨柜”和“橱柜”这组异形词推荐词形时,显得尤为突出。实际上,语言的内部组织结构及其历时发展演变皆是有规律可循的,理据性原则就是人们对语言实际的理性认识,是人们从语言实际中归纳出来的规律,在异形词处理上,符合理据性原则的词形更便于人们学习、理解和记忆,也更便于推廣,所以其词频自然就更高。即便是新出现的异形词,在出现初期可能因为流行时间较短,其词频不高,但如果放到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考察,只要词形符合理据性原则,我们相信它的词频应该会是一个逐渐增加的趋势,并将最终占到绝大多数。这也是在统计分析常见异形词时,为什么“90%以上的常见异形词……符合通用性原则的词形绝大多数与理据性等原则是一致的”(异形词研究课题组2002)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异形词推荐词形的通用性原则,其实是建立在理据性原则基础之上的。异形词确定推荐词形时的首要原则,应当并且只能是理据性原则。《现汉》作为规范型语文词典,在确立异形词推荐词形时,较好地把握了这一点,这既符合了语言的发展规律、人们的心理需要、客观事物自身的理性,同时也顺应了辞书编纂应该具有前瞻性的要求,体现了其规范语言实践的价值所在,不仅有利于推广规范,也有利于语言的健康发展。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现汉》第7版以理据性原则作为确定异形词推荐词形所依据的主要原则,对“厨柜”和“橱柜”、“板块”和“版块”这两组异形词都采用了释义分化法进行规范,但因其使用范围分化程度不同,对它们的具体处理方式并不相同:“厨柜”和“橱柜”采用了“也作——同”释义模式;“板块”和“版块”采用了“注意——同”释义模式。这两种处理方式的细微之处,体现了《现汉》编者尊重语言发展的实际情况,注重语言规范的层次性和引导功能,避免释义模式“一刀切”的辞书编纂理念,这对语文辞书的编纂和词汇规范的制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附 注

[1]虽然“厨柜”是新词,“橱柜”是旧词,但“橱”却是后起的分化字。“厨”的厨房、主持烹饪的人义很早就在使用了,如战国时期的《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作盛东西的器具解的“橱”最初也写作“厨”,如《南史·陆澄传》:“陆公,书厨也。”后来这个意义上的“厨”就写作“橱”了,如南北朝时写作“厨簏”,到唐代时就写作“橱簏”了,渐渐地“橱”和“厨”就分化开了。

[2]为了节省篇幅,释义删去了与本文无关的义项,对注音、词性、儿化等也做了删减。下同。

[3]因为语料库中的“厨柜”最早出现于1987年,且《现汉》第7版是2016年出版的,所以我们分别统计了“厨柜”和“橱柜”在1987—2016年间的词频以使数据更具有可比性。

[4]“板”和“版”早在先秦文献中就存在,它们同音同义,长期并存并用。唐宋年间出现“印刷书画的印版”义,两个字形也仍然并存并用,如唐冯宿《禁版印时宪书奏》:“准敕禁断印历日版。”宋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甫锓木,亦以有不应言者,旋被旨毁板。”直到近现代“板”和“版”的语义才明显分化开来,其中“板”的基本义是“片状的较硬的物体”,“版”的基本义是“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的供印刷用的底子”。

[5]为了醒目,例句中的下画线为笔者所加,下同。

[6]因为语料库中的“版块”最早出现于1990年,且《现汉》第7版是2016年出版的,所以我们分别统计了“版块”和“板块”在1990—2016年间其比喻义不同使用范围的词频以使数据更具有可比性。

参考文献

1. 晁继周. 论异形词整理的原则.中国语文,2004(1).

2. 杜翔.“厨柜/橱柜”的语义变迁及定名.今日语言学公众号,2017-01-20.

3. 胡大柳.《现代汉语词典》异形词分析及处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1.

4. 李行健.异形词研究和异形词规范词典编纂——《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编纂》序言.辞书研究,2003(2).

5. 李志江.《现代汉语词典》异形词处理的层次.辞书研究,2002(6).

6. 刘中富. 论《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处理异形词的得失.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1(4).

7. 苏宝荣. 关于异形词整理和规范的理论思考.辞书研究,2002(4).

8. 苏新春. 再论异形词规范的俗成性原则——谈异形词规范中的三个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02(2).

9. 异形词研究课题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说明》.北京: 语文出版社,2002.

10. 邹玉华.异形词的语用值即标示值分析.语言文字应用,2005(1).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1—7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8—201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书编纂研究中心 北京 100732)

(责任编辑 马 沙)

猜你喜欢
理据性现代汉语词典通用性
Improving polyp detection at colonoscopy: Non-technological techniques
基于元模型的通用性列控仿真平台基础环境研究
抛丸机吊具的通用性设计以及抛丸器的布置
中国人姓名的理据性分析
现代汉语中艺术类行业语泛化现象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字母词收录与修订情况分析
汉语教材编写的本土化特征——基于《汉语教科书(1954)》与通用性教材、“一本多版”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