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视域下民族地区高校爱国主义培育路径考量

2019-12-09 01:58李璐
大经贸 2019年10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摘 要】 在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背景下了解高校爱国主义培育与践行现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探讨该地区高校爱国主义培育的有效路径,培养学生忧患意识与民族团结意识,引导学生开拓眼界、理想爱国,树立扎根西部、服务祖国的远大志向,对增强新时代视域下民族地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与创新性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新時代 民族地区高校 爱国主义教育

一、爱国主义培育的理论基础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表现为个人或集体自发产生的对祖国文化及成就的自豪感、荣誉感,对家乡故土以及对祖国同胞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广大人民群众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的集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主要彰显于爱国情感、爱国思想与爱国行为之中,其中爱国情感是根基,爱国思想是指南,爱国行为是关键。培育爱国情感,弘扬爱国思想,践诺爱国行为是亘古通今历代国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二)国家与个人之间的辩证关系。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国家兴旺繁荣的内生动力;国家的繁荣富强是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唯有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下,培育历代国人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热爱祖国骨肉同胞、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怀,心系祖国发展与未来,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方能在推动国家进步的同时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学子爱国主义培育思想。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需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对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赋予青年爱国主义培育工作新的历史意义,加强青年学子爱国主义培育,将爱国情怀厚植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培养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社会之和谐而奋勉,为人民之幸福而立志。

二、民族地区高校爱国主义培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忧患意识与民族团结意识。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无数莘莘学子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新时代的曙光为民族地区青年学子创造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学习条件,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背景下,对民族地区高校学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培育其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忧患意识,从思想上树立起居安思危的紧迫感与危机感,积极抵御和防范意识形态领域与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

(二)有利于引导学生开拓眼界、理性爱国。青年一代自古以来即是怀着满腔热血发起爱国主义运动的先锋者,对民族地区高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培育学生开拓眼界、胸怀祖国的豪宕气魄,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心态迎接全球化浪潮,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以理性的态度与行为维护国家利益,切不可置社会秩序、公民财产安全与法律法规于不顾,避免过激言论与行为混淆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有理有节的彰显爱国气度与风范,坚持正确的爱国主义方向,促进各民族之间团结友好往来,推动全社会和平发展与现代化建设。

(三)有利于启发学生树立建设西部服务人民的远大志向。新时代以来中国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做到“全面”就不能忽视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民族地区高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引导和启发学生扎根西部,建设祖国的爱国情怀,在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学科本领的基础上,把对祖国明天美好发展的深切期望转化为建设西部、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勇于应对国际国内各种机遇与挑战,以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承担起祖国西部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四、青海高校爱国主义培育的有效路径

(一)将民族文化认同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当中。首先要向学生讲授不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不仅对自己本民族文化了解与认同,对其他各民族文化同样理解与尊重;其次要启发学生推动民族文化现代化发展,帮助学生区分理解宗教与民族的不同范畴,民族文化相比较于宗教文化具有更为丰富的外延,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更深远且更本质的影响;最后,要将“五个认同”,共同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当中去,培育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增进民族团结互助,在推动本民族文化与其他各民族文化共同迈向新时代的过程中,弘扬与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二)将高校新媒体建设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当中。网络平台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而高校大学生更是使用网络媒体获取并传递信息的高频率群体,在网络媒体日趋丰富和便捷的新媒体时代下,对青海地区高校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培育需要有所创新。将高校新媒体建设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当中,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网络环境中充当积极引导者,引导广大学生对一些热点新闻与突发事件做出积极理性的回应与判断,不盲目跟帖、发表过激言论,无论线上线下都彰显出文明守礼的爱国风范。

(三)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高校持之以来致力于为社会培养术业有专攻的知识型人才,但往往容易忽略专业课教学当中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因而,对新时代下青海地区高校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多维度、多学科交叉进行,将爱国主义思想渗透进各专业课教学当中,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树立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五、结语

在新时代视域下,通过对民族地区高校学生进行民族认同教育、构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以增强该地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与创新性,提升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忧患意识与民族团结意识,引导学生开拓眼界、理想爱国,激发学生扎根西部、建设西部的强烈愿望,以实际行动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年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星辰.爱国主义教育是青年学生的必修课[J].现代交际,2017(04):77-78.

[2] 严松.习近平青年价值观的深层解读[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8(05):7-11.

[3] 刘建军.全面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向度[J].高校辅导员,2016(05):3-6.

作者简介:李璐(1994),女,汉,北京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期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反思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乡土历史教学应做到功在外利在内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