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帕金森病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和骨密度的变化及意义

2019-12-10 03:32杨东娜马宁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23期
关键词:髋部股骨颈骨质

杨东娜 马宁

(1沈阳中一东北国际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1;2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帕金森病(PD)为一种与年龄关系密切的进展性、慢性、功能性的常见疾病,随着人口不断老龄化,PD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PD患者由于行动迟缓、心肺功能下降、动作减少,因此容易合并各类全身疾病〔1〕。近年研究发现PD患者常伴有骨密度(BMD)下降、骨质疏松,同时由于PD患者步态和平衡失调,因此发生骨折的风险增加〔2〕。维生素D浓度受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影响,机体维生素D缺乏时可引起钙磷代谢异常,引起骨质疏松的发生〔3〕。25羟维生素D〔25(OH)D〕为循环中维生素D的主要形式,为反映循环中维生素D水平的主要指标〔4〕。本文对老年PD患者血清25(OH)D水平和BMD变化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老年PD患者90例为PD组,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90例为对照组,PD组和对照组年龄、身体、体重、体重指数(BMI)、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患者根据Hoehn-Yahr(HY)评分标准分为5级,包括HY1级11例,HY2级37例,HY3级19例,HY4级21例,HY5级2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70岁以上,骨折为平地跌倒导致,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脑血管病、中毒等诱发PD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者,存在家族性PD者,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糖尿病等引起BMD下降疾病者,恶性肿瘤者,近期服用钙剂、激素、含维生素D制剂、二磷酸盐类药物等影响骨代谢药物者。

1.3研究方法 BMD测定:由放射科专业技术人员采用Discovery A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美国Hologic公司)测定两组股骨干BMD、股骨颈BMD、转子间BMD、髋部总BMD。 25(OH)D水平测定:取对照组和PD组静脉血4 ml离心(3 000 r/min)5 min,取上清液,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随访:对C组和PD组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2年,统计2年期间骨折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BMD比较 PD组股骨干BMD、股骨颈BMD、转子间BMD、髋部总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BMD比较

2.2两组25(OH)D水平比较 PD组25(OH)D水平〔(17.86±3.59)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2.15±3.78)ng/ml,t=7.807,P=0.000〕。

2.3两组骨折发生率比较 PD组骨折发生率〔14例(15.56%)〕显著高于对照组〔3例(3.33%),χ2=7.860,P=0.005〕。

2.4PD患者25(OH)D水平与BMD相关性 PD患者25(OH)D水平与股骨干、股骨颈、转子间BMD、髋部总BMD均呈正相关(r=0.512,0.534,0.501,0.524,均P=0.000)。

2.5PD患者25(OH)D水平、BMD与HY分级、骨折的相关性 PD患者25(OH)D水平、股骨干BMD、股骨颈BMD、转子间BMD、髋部总BMD与HY分级、骨折呈负相关(均P<0.05),见表3。

表3 PD患者25(OH)D水平、BMD与HY分级、骨折的相关性

3 讨 论

PD患者骨折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随着PD患病人数的不断升高,预防和减少PD患者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5〕。骨质疏松主要在老年人群中发生,老年人群骨组织退化,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因此发生骨折的风险高〔6,7〕。BMD是评价骨强度的主要指标,BMD下降表示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8〕。本研究发现与健康老年人比较,PD患者股骨干BMD、股骨颈BMD、转子间BMD、髋部总BMD均降低,BMD与PD患者骨折的发生呈负相关,表明BMD越低越容易发生骨折。因此分析PD患者易发骨折的原因除了PD患者姿势平衡障碍容易跌倒外,PD患者的BMD降低也是PD患者易发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

BMD水平的维持和骨钙的正常代谢关系密切,骨钙代谢紊乱可引起BMD异常。维生素D在体内代谢后生成25(OH)D,25(OH)D具有活性,可促进钙代谢,维持骨骼强度〔9〕。维生素D在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维生素D缺乏可增加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也可增加骨软化、骨质疏松等骨代谢异常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维生素D在神经保护中也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D参与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调节,在抗氧化、神经细胞凋亡中也具有重要作用〔10~12〕。25(OH)D为循环中维生素D的重要存储形式,可反映循环中维生素D水平〔13〕。血清25(OH)D不足或缺乏可影响骨吸收及形成,导致骨代谢率增加,引起骨质疏松的发生,增加骨折风险〔14〕。本研究表明血清25(OH)D水平越低,PD患者BMD越低,越容易发生骨折。由此分析PD患者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和血清25(OH)D水平有关,血清25(OH)D水平降低,影响骨钙代谢,通过增加骨代谢率和影响骨吸收而引起骨质疏松的发生,增加骨折的风险。

HY分级主要用于评估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HY分级越高,表明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越严重〔15〕。本文表明PD患者血清25(OH)D水平和BMD可反映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综上所述,老年PD患者血清25(OH)D水平和BMD降低,检测25(OH)D水平和BMD在预测骨折发生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中具有重要价值;补充25(OH)D对防治PD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及减轻病情中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髋部股骨颈骨质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