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
——基于2015年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9-12-10 03:33梅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23期
关键词:年收入养老保险个体

梅真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 401524)

截至2017年末,我国60周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达到 17.3%,65 周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达到 11.4%〔1〕,这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日益严重,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为了有效回应老龄化社会的挑战,让我国居民能够享有基本养老保障,2014年我国政府合并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项制度,建立了一个统一全国范围内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本研究采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对其进行交互分析和二元 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我国老年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政府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CGSS数据,共计10 968个样本。由于本文的研究问题是老年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状况及因素分析,所以将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筛选,最终得到的有效样本量为3 094个。

1.2研究设计 结合已有研究和2015年CGSS问卷的问题,本文将可能影响老年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11个因素分为三个维度,即个体客观特征、个体认知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其中个人客观特征因素主要有性别、地区、户籍、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身体健康状况;个体主观特征因素包括养老责任认知和政府保障老年人生活的责任认知、对政府提供的生活保障满意情况;社会经济特征因素则主要是老年人家庭年收入和个人年收入。本研究将“是否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作为因变量,将老年人的个体特征、认知特征及社会经济特征等三个维度的11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分析这些变量对老年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影响程度。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χ2检验、交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老年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现状 从总体上看,共有2 505名老年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1%,但有589名(19%)的老年人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2.2老年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差异

2.2.1不同个体特征的老年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有差异 老年人参保率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参保率比女性高2.7%。不同地区的老年人参保率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老人的参保率比东北部地区高13.2%。城乡老年人之间的参保比例差异也较大,非农户口的老年人参保率比农村户口老年人高5.5%。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小学及以下学历参保率最低,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老年人参保率最高,学历越高的老人参保率越高。另外,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参保率比身体不健康的老人参保率高。见表1。

2.2.2不同认知特征的老年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存在差异 从表1中可以看出,养老责任认知和政府保障老年人生活的责任认知对老年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的行为没有影响。对政府提供的生活保障满意情况不一致的老年人参保厅为存在差异,表示满意的老人参保率比表示不满意的老人参保率要高7.7%,说明对政府工作满意的老人也比较信赖政府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2.3不同社会经济特征的老年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存在差异 在2015年CGSS原始数据中,家庭年收入和个人年收入均为连续变量,笔者进行数据整理,将其重新编码,设置为定序变量。从表1中可以看出,家庭年收入越高,老人参保率越高,家庭年收入与老人参保率呈正相关;在个人年收入中,收入高的老人比收入低的老人参保率高,两者也基本呈正相关关系。

表1 影响老年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交互分类〔n(%)〕

2.3老年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交互分类,发现不同特征的老年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情况存在差异。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各类特征因素对老年人是否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影响程度不一致。模型1显示老年人是否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受到地区、户籍、教育程度和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模型2加入个体认知特征之后,模型的决定系数增加到0.058,老年人参保行为受到地区、户籍、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和对政府提供的生活保障满意情况的影响。模型3在考虑全部因素之后显示,整个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09,老年人是否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受到地区、对政府提供的生活保障满意情况、个人年收入的影响。见表2。

表2 影响老年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Logistic回归分析

1)P<0.05,2)P<0.01,3)P<0.001

3 讨 论

本文考察了老年人群体的个人客观特征、个体认知特征及社会经济特征对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行为的影响,通过交互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结果:第一,在逐步加入三类特征变量后,回归结果表明,老年人的个人客观特征和认知特征对其参保行为有一定的影响,老年人的实际参保情况也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第二,从个人客观特征来看,性别、婚姻状况对老人是否参保没有显著的影响。地区与户籍性质对老年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一定的影响,东部地区的老人比其他地区老人参保率较高,非农村户口的老年人也比农村户口的老人更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这或许与城乡二元户籍性质有关。第三,从个体认知特征来看,养老责任认知、政府保障老年人生活的责任认知对老年人是否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没有显著影响,老人对政府提供生活保障的满意情况对老年人是否参保有显著影响,对政府工作满意的老人也比较信赖政府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四,从社会经济特征来看,家庭年收入对老年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影响不显著,个人年收入对老年人是否参保有显著影响,个人年收入越高,老人参保的可能性越大〔3〕。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口占比不断增加,老年人生活保障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其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问题也不容小觑。尽管老年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1%,但仍有19%的老年人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因此,在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我国政府重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正为科学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而不断努力〔4〕。

为了确保全体老年人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成果,我国政府正着力完善老龄政策制度,着力加强老年人民生保障。然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时间较短,存在着明显短板,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系统性、协调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有待增强。为了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方面政府应关注老年人个体特征差异带来的参保影响,缩小地区差异、收入差异带来的参保不均,提高居民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度与支持率,提高保险的保障作用,加大养老保险制度宣传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知晓情况和养老保险意识;另一方面,政府应统筹兼顾,链接医疗、民政、专业服务机构等多方资源,依靠联动性形成分工合作,完善多支柱、全覆盖、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功能〔5〕

猜你喜欢
年收入养老保险个体
No.3 海底捞预计2021年最高亏损45亿元
年收入3000万美元的玩具网红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最难成为1%人群的美国州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缴纳两份社保可同时享受两份养老金吗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