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剧的生存现状及保护对策

2019-12-10 10:18王珊珊
艺术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流变保护对策皮影戏

王珊珊

摘 要:辽剧是辽宁地区特有的地方戏。辽剧的形成、发展,经历了波折的演变过程。本文对辽剧的演变过程以及现今的生存状态做以记录,在此情况下,对地方的剧种保护对策做以思考。强调,在剧种的发展过程中继承与创新自动进行磨合,在“变”中求“存”,只有这样的对策,才有利于辽剧的发展。

关键词:辽剧 皮影戏 流变 保护对策

一、 简介

辽剧是辽宁地区地方戏曲种类,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源于辽宁南部盖县皮影戏,是当地农村祭祀娱人的一种主要演出形式。它的唱腔借鉴了河北省皮影的成份,以板式变化体为主。而后四台子村业余剧团的皮影艺人以真人上台唱影调的形式演出了现代戏《白杨树下》,把影窗艺术变成舞台艺术,取名影调戏。辽剧之名经历了辽南影调戏、辽南戏,定名为“辽剧”几个阶段,最终辽剧与龙江剧、吉剧并成为东北三省各具代表性的戏曲种类。2002年1月,辽南戏正式定名为辽剧。辽宁省现有瓦房店市辽剧团(现代)和盖州辽剧团(古装)。

虽得名时间不长,是一种新型的地方剧种。但追溯其源,久有传统,皮影戏这门地方民间艺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皮影流传到辽南地区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当时当地人以渤海为海上交通枢纽,人们经常坐船到河北唐山等城市经商。在多年的往来中把皮影戏这们艺术带到辽南等地,至今唐山皮影和辽南皮影似有某些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少在风格上不同的地方。过去说关里影(也有叫关内影)。在本地影中由于受交通、地方评议以及民俗民风的影响,把流传过来的皮影又分为南北两派。北派皮影以复县复州城为界往北地区,如复县赵屯、谢屯、万家岭、永宁等地区,一直到盖县、大石桥、海城等地。南派皮影以复县复州城以南地区,如普兰店、三十里堡、金州等地区。由于受当时地区的政治影响,南派皮影在发上没有北皮影快。

这就是辽剧大致的起源,辽剧的长远发展,关乎东北文化的繁荣,因此,笔者经采风调研,对辽剧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比较关注,此文对辽剧的现状作以分析,并结合现状对辽剧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思考。以下时间点,就是从艺人开始尝试把影调戏转为舞台戏的时间开始整理,也就是建国前。

二、辽剧生存现状分析

由于采集资源有限,现把辽剧的组织、人员、设备、演出情况、资金状况等作以对比分析。

1949年前,在辽宁省南部一带,人们喜将当地的皮影戏参与到祭祀娱人的活动中。在瓦房店市的泡崖乡,民间戏班“韩家八大班”在演出时,用当地皮影戏唱腔,表演古装戏《大朝阁》、《大花亭》等剧目。此阶段,在瓦房店还有关希仁等民间鼓乐班,尝试用皮影戏的曲调表演坐唱人物戏,即不化妆,又不走场的“坐腔戏”。

上世纪五十年代,盖平县的一些民间艺人,瓦房店大河区小学老师那成贵、姜兆森、吴德伦等人,开始尝试将幕后表演转为台上表演,他们用传统皮影戏曲调演唱,并在舞台上模仿皮影在影窗上影人的动作,表演真实、生动化。将原来表演中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道具,用真人演员代替,增加了节目的新颖性,受到了老百姓喜爱,其后又创作和表演了一个现实题材的小戏曲,这为后来的辽剧奠定了一定基础。

盖平县大锅峪村的皮影艺人史安胜,在该村的业余剧团也用盖州皮影的曲调排演了新戏《互助抗旱》,表现了劳动人民善良朴实,互帮互助,共同渡过难关的现实题材戏。此次演出,为使这种新形态的舞台戏曲表演形式在名称上别于皮影,当时改称为“影戏”。

1.在影剧形成之初,该剧种都是由当地村镇的业余剧团演唱的。演的剧目也很短小,角色以生、旦为主,演员多是农民。当时的唱腔也仅用“平唱”一种曲调,板式多为四六板或二八板。此时,注重唱腔的“影味”,对形体表演还不甚讲究。道具也是业余团之间的相互借用,因条件而易,舞台陈设也很简单。

2.五十年代末,盖平县成立了以“影剧”为主的业余文工团,首次排演了大型“影剧”《杨运》轰动了盖平县。不久,业余文工团转为专业的“影调剧团”,从此“影剧”改为“影调剧”。

专业剧团出现以后,加强了演员形体表演训练,使演员队伍在艺术表现力方面得到提高,同时借鉴了部分“影人”的平面动作,创造本剧种的表演身段。唱腔音乐上,在排演过程中,乐师马传亮把盖州皮影的平唱與滦州的花调相结合,创造了“二龙松”唱腔曲调。剧团购置了服装、道具、灯光与幕布,还注意汲取盖州皮影的图案样式,花纹线条及雕镂技艺,创作了“假台口”和皮影陈设图案。

3.1960年,影调剧团改名为“盖平戏”,在辽宁省文化局派人协助的情况下,排演了丑行分量较重的《当箱子》和净行为主的《宫门断鞭》,在身段上,通过“影人”动作的借鉴和探索,创造了斜身前后的“抖袖”曲肢颤臂的“整冠”和趋步颤足的“大巴掌”等独特身段。在排演过程中,王信威又创造了平唱反调的唱腔,进一步丰富了该剧种的唱腔。

不久,盖平戏剧团被辽宁省文化局从盖平县调入沈阳,后来更名为“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

由此,“影戏”、“影剧”、“影调戏”、“盖平戏”便逐步地被辽南戏代替。

“盖平戏剧团”被调出盖平县之后,其剧种曾一度衰落。一直到七十年代,辽南戏又在盖县一代逐渐活跃,业余团体编演的戏达三十余出,在市里获奖的已占半数。

4.八十年代初,盖县有重新建立了辽南戏剧团,先后排演了《龙凤镜》《邻居》等剧目,乐队明显增大,伴奏增设了指挥,舞台美术也纳入创作的环节当中,产生了新的舞台美术设计。各演出剧目也都设导演,负责排练,已成制度。那时,所编演的剧目已达到六十余出。

从1991年开始,摄制了辽南影调电视剧《山这边,海那边》等,在各电视台,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5.2002年辽宁省文化厅将“辽南戏”改名为“辽剧”。

从以上的这个表格内容上看,辽剧在整个沿革和发展过程中,在几个时期,有当地政府和省政府的大力扶持。那么也可以看出正是由于政府的相应扶持,才使得有一定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得以生存,发展。现在的辽剧,在辽宁有两个辽剧团,都属于事业单位,瓦房店辽剧团和盖州辽剧团。辽剧在当地民间没有民间艺术团体。

(1)在传统基础上求“变”

辽剧这种新型的剧种,在继传统戏“盖州皮影戏”的基础上,为求“存”产新变。辽剧的发展历经社会的变革和当地风俗的转变,这种经历不可避免的,会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产生一些新变。同时,這也折射了影戏生存过程的演变。为了更好地满足观众不断提高的欣赏需求,在确保剧种音乐风格、特点的基础上,辽剧音乐也产生了重大改革。

如原唱腔中“女腔平唱”以表现哀怨、忧伤情感见长的,新腔“二平腔”“欢腔”的新创,则弥补了之前“女腔平唱”表现欢快喜悦、豪迈的情感不足之处。为了解决原有音乐中表现人物痛楚、伤感等特殊情感的缺憾,作曲家又尝试采取了将“男腔平唱”正调移低了四度的创作方法,而创作出了男女同腔、同度演唱的“平唱反调”唱腔。这种男女同腔、同度演唱同时也对演员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辽剧的创新改革也得到了业内认可,很多作品也都连连获奖。

(2)辽剧的衰落及求“存”

辽剧的发展尽管有政府的相应扶持,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衰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欣赏水平的相应提高,文化传播方式的转变,再加上剧团的低收入,使得尽管辽剧团属于事业单位,但也属于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60%开支,其余40%属于自收自支,这样就造成了辽剧人才流失,新老艺人更替断代。如现在盖州辽剧团,现在工作环境好了许多,以前是25间大瓦房(包括排练室、办公室、宿舍等),现在搬居到了新址,环境也大大得到了改善,但经过调研,不禁会对辽剧的发展感到忧虑。

首先,演出稀少。据副团长讲述,现阶段尽管有演出,一年有30场左右,但很多是对公的演出,愿影一年能达到十多场,收入还是不太乐观的。团里演员讲,前几日为营口市政府演了2场戏,团里的演员每个人高高兴兴地领取了100元演出费,这样低微的收入,也仅仅是维持生活而易。

再者,剧团内匮乏能挑大梁,技术精湛的演员。剧团现在各行当的演员都具备,而且营口市戏校分配来很多的中专毕业生,来补充新生力量,但剧团里还是缺乏台柱子这样的演员。在创作上,也缺乏后继力量,辽剧团的肖老师是专门搞创作的,他就曾经向有关部门发出求救,因为现今肖老师已72岁高龄,现在的辽剧团的剧本的编创也主要是他来承担,他希望能有作曲技能的年轻人,特别是爱辽剧的年轻人,来承接这样一个重担。不然,这样一门手艺就失传了。辽剧的未来创作如果没人来接替,那么辽剧未来的剧本写作也会成为一个难题。

令人堪忧的还有,市场环境较差,资金投入不足,政府的关注度不够,都使得辽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很多的困难。虽然,还有很多艺人坚守着这个剧种,但这个剧种未来还能走多远,谁也不知道,仍不容乐观。

三、辽剧的保护对策

辽剧是一种新型的戏曲形式,是在古老的影戏基础上,萌发出来的这样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的成长与变迁,见证了戏曲人努力坚守传统,不断改良创新的宝贵精神。坚守并非“固守”,保护一门传统,很难;改良一门艺术,更难。始终觉得“保”与“改”始终是并驾齐驱,不可分的。如果一味的“守旧畏难”,恐怕一门传统也难以存活。但既然要保护,就要适应时代而相应的改革。近些年来,对传统戏曲进行改革的剧目,我们也看了很多,有些剧团在实施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改良,对于听者,戏迷来说,买不买单呢?这些改良的措施到底有多少价值呢?更何况有些改良,恰恰把传统戏的特色和价值改动了,失去了传统戏原本的光彩。我想在市场经济的促生下,传统艺术必定会求“存变”,但这种保护对策不是硬性的改,并非依靠外力强行进行变革,我非常赞同张军在《滦州影戏研究》中提倡的,强调在剧种的发展过程中继承与创新自动进行磨合。只有这样的对策,才有利于辽剧的发展。

比如说,在文化传播方式多样化的今天,可由政府部门给与外推力,政府的重视以及一些具体的措施执行,会帮助辽剧的发展。例如复州皮影戏,为了让大连人喜欢复州皮影戏,2006年,大连群众艺术馆成立了群众艺术馆皮影剧团,演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当年7月,该团进入社区,学校公益演出。演出了《三只猴子》、《鹤与龟》等皮影作品。这些演出全部都是免费的,都由政府来进行财政拨款。

由于现代科技技术的发达,文化传播速度快,使得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也相互冲击着。更多的年轻人,喜欢更为新颖的,炫的文化艺术,戏曲的青年观众也越来越少。由此,演出市场也逐步萎缩,同样也威胁到这一剧中的存活。面对这种严峻的现状,要保护辽剧,就更应重视新一代的传承人的保护的培养。比如,如果可行,我们可尝试在中小学的教材中编写相关内容,让学生对辽剧产生一定的了解和兴趣,让这些学生将来也能成为辽剧传承人的后备力量。

结语

看着舞台上辽剧演员衣衫舞动的身影,仿佛看见了几百年前,辽宁艺人用手中的手签(操纵杆)耍舞皮影般,探究辽剧,就如用显微镜般,透过历史的时空,可更细微的观察辽南影人的前世今生。研究辽剧,更重要的是保护好这样一门艺术,在未来的发展中,辽剧一定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与矛盾。在未来,需要各级政府,艺人,文化工作者的长期共同努力,排除困难,尽量纵向拓展辽剧的文化空间,使得辽剧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康保成.中国皮影戏的渊源与地域文化研究[M].大象出版社,2011.

[2]张军.滦州影戏研究[M].大象出版社,2010.

[3]营口市戏剧艺术研究所.辽南戏志.

[4]肖东发.关东曲苑[M].现代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流变保护对策皮影戏
我们来演皮影戏
皮影戏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婺源县古树名木调查和保护对策建议
海南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
仡佬族语言濒危程度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浅谈民歌《茉莉花》的流变
霸王别姬:在流变中书写性别
唐宋草书流变与唐宋文化转型
中国就业版图“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