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20条”背景下《化工原理》课程的考试改革探索

2019-12-12 02:06李亚玲崔芙红
山东化工 2019年22期
关键词:化工原理流体原理

张 甲,李亚玲,崔芙红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60)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标题为“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以下简称“职教20条”)。文件对中国职业教育的未来之路拟定了系统的发展规划,制定了明确的改革方案,提出了具体的发展要求。 针对人才培养模式,“职教20条”提出了“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1]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我院石油化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成为重要课题。《化工原理》作为石油化工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不仅起到由理科过渡到工科的衔接作用,还发挥着培养学生建立工程观念,学习工程思维方式的引导作用。本文针对《化工原理》课程的考试改革,探索通过科学、有效的考核方式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落实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强化实践能力的提升。

1 《化工原理》课程的考试模式研究现状

1.1 我院开展《化工原理》课程考试的实际情况

目前我院开设《化工原理》课程的专业共有14个,涉及4个二级学院,38个班级。由于专业差异性大、学生人数多、生源结构复杂等因素,考试改革先在2个专业推行,分别是应用化工专业和煤化工专业。这2个专业的《化工原理》课程均为理实一体化课程,原有的考试方式有两种:(1)传统试卷笔试模式;(2)网络平台机试模式。两种考试方式分别运行过完整学年,前者能够较好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效率较低;后者虽然有较高的效率,运行成本也有显著降低,但不能反映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思路。而且这两种考试方式都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考查,缺失对职业需求的合理融入,也缺乏对实践能力的定量考核。这样的考试方式势必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脱离市场实际、忽视职业需求;也势必会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理轻实”,忽视实践能力培养。因此,推行《化工原理》课程的考试改革势在必行,要加强学校与企业、学校与行业的有机结合,强化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的深度契合。在教学评估上,从“重知识考试、重学科标准”转向“重职业需求、重实践能力”。

1.2 就业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笔者于2018年分别赴新疆、广东两省,5所炼油、化工企业调研。一方面做毕业生回访工作,另一方面深度调研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这5所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期望与要求有很高的一致性:(1)有系统的化工安全知识;(2)有较好的交流沟通能力;(3)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协助能力;(4)有一定的设备操作常识;(5)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6)有一定的化工理论基础。不难发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注重“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同时,笔者调研了企业对《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1)强化学生对“工程观”的认知,明确理论与实践的关系;(2)加强学生对常见化工设备的认知,能够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3)加强学生对“三传”过程的认知,能够掌握“三传”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指标,以及对技术指标的调控方法。基于上述调研,笔者认为《化工原理》课程的考试改革应该将学生的职业需求和企业的人才要求相结合,应该将对理论知识的考查与对实践能力的评价相结合,应该将对知识目标的落实与对素质目标的落实相结合。

2 《化工原理》课程的考试改革方案

2.1 修订《化工原理》课程的课程标准

针对参与《化工原理》考试改革的2个专业,修订《化工原理》课程标准。将《化工原理》课程分解为《流体输送单元》、《化工传热单元》和《化工分离单元》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均是理实一体化课程,课程内容分别由理论知识、仿真实训、操作实训构成。以《流体输送单元》模块为例,课程共有120学时,其中理论课时60学时,讲授内容有流体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化工管路、流体输送机械等;仿真实训有30学时,讲授内容有离心泵单元仿真、液位控制系统单元仿真、甲烷气体单级压缩机仿真、二氧化碳气体多级压缩机仿真等;操作实训有30学时,讲授内容有离心泵操作与特性曲线测定、流体流动阻力测定、流量计的校正、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操作、容器液位的控制与压力的控制等。课程标准修订后,每个模块的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比例为1∶1。

2.2 考试改革的具体方案

以《流体输送单元》模块为例设计考核方案,《化工传热单元》以及《化工分离单元》的考核方案与之相似。《流体输送单元》的考核由理论部分、仿真部分、实操部分、考勤和作业5部分组成,每部分满分均为100分。如表1所示。

表1 《流体输送单元》成绩组成

总成绩=L×30%+F×25%+S×35%+K×5%+Y×5%

理论部分的考试在互联网考试平台进行,由考试系统按照出题要求由试题库随机抽取题目生成试卷。试题难度有容易、中等、困难3种级别。试题类型有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多项选择题3种类型。考试成绩由系统即时生成。

仿真部分的考试在仿真实训环节随堂完成。在仿真实训教学过程中,会组织5次随堂测验,每次测验的成绩占到仿真成绩的20%。

实操部分的成绩采用三级评价机制,多元化考核。其目的在于科学、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具体情况如下:

一级评价成绩A:通过教师与学生点对点互动,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如:课堂提问、随堂测验、岗位签字等。满分为30分。

二级评价成绩B:对学生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组内成员互评。主要体现在分组讨论、团队协助、分组操作等环节。满分为30分。

三级评价成绩C:由其他小组选派代表与教师组成观察团,对被考核小组进行观摩并给予评价。满分为30分。

学习积极性系数α:该值为动态值,反映个体学生学习动态的参数。老师根据学生参与实践的表现,即时的、多次的给予评价,并每隔一段时间通报学习积极性系数。该值最高值为1.5,最低值为1.0。

额外项W:该项主要考核学生遵守实训基地安全制度的情况。有加分项,也有减分项。例如:积极打扫卫生加3分;着装不符合要求减1分;追逐打闹、大声喧哗减3分等。该项成绩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

实训部分总成绩=α×(A+B+C)+W,满分为100分。(超过100分,按满分计)

3 《化工原理》考试改革结果分析

以《流体输送单元》模块为例,从通过率和考查点两方面进行分析。

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流体输送单元》成绩分析

对考查点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流体输送单元》考查点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此次考试改革将评价机制从“重理论”转移到“重实践”,从“重知识”转移到“重素质”,从“重结果”转移到“重过程”。

4 结语

考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诊断和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良好学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2]。本次考试改革是在国务院大力推行“职教20条”的背景下开展的。改革针对职业院校发展实践,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考查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深入探索了《化工原理》课程的考试改革思路和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诊断与评价方法提供更有价值的研究信息。

猜你喜欢
化工原理流体原理
纳米流体研究进展
流体压强知多少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流体压强与流速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
数学定律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祖暅原理的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