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9-12-12 02:25袁晓晴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改革策略存在问题

袁晓晴

摘 要 现阶段,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这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对吃的食品有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吃得健康,又要吃得营养。营养与健康这门课程的开设,目的是改正广大学生在食品营养与健康饮食方面的错误观念,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本文重要研究营养与健康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具体改革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希望为营养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营养与健康 存在问题 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饮食是保证人正常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生活的必需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保证人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的前提,怎样吃得健康、吃得营养,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但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如三聚氰胺奶粉、孔雀绿鱼虾、黑心馒头等,引起人们的关注。医学研究表明,很多疾病的产生、预防、治疗与食品营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对广大群众和学生进行食品营养与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能有效预防疾病,进而提高全民体质。

营养与健康是一门研究营养、食品与人的身体健康之间关系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学生学习后,不但能了解生活中不同食品的特点,还能深入了解营养健康知识,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水平,进而有助于拥有强健的身体。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内容枯燥,学生缺少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改善全民的营养膳食结构和健康状况,有必要对营养与健康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1营养与健康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1.1有助于健康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我国在古代就有食疗的说法,即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治疗疾病,这说明健康饮食与疾病有密切关系。现代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使得人们更渴望健康长寿,迫切需要专业营养师的指导。研究资料表明,营养缺失、营养过剩、营养不均衡都会导致人们产生一些疾病,如肥胖症、冠心病、糖尿病等。这就需要人们均衡膳食、健康饮食、营养治疗来促进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因此,在学校开设营养与健康这门课程很有必要,学生能够全面深入了解营养与健康饮食的知识,有助于健康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1.2有助于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

从古至今,健康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均衡营养和健康饮食是人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营养是否均衡、食品是否安全、饮食是否健康,这直接关系到全民素质的高低,也反映出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慢。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科学营养知识未能普及,人们对食品营养与饮食健康存在错误认识。虽然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居民的膳食和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但依然存在营养缺乏与失衡的问题。营养与健康课程介绍的是现代营养科学知识和人们合理营养的需要,学校通过开设营养与健康这门课程向大学生传授食品营养与健康知识,不但能提高他们自身的健康,还能利用他们向家庭、社会传播营养知识,培养全民的健康意识,进而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

1.3是顺应时代潮流的现实需求

新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喜欢观看养生类节目,逐渐形成了养生潮流。但是养生不但要睡得好、吃得好,最重要的是要吃得营养与健康,人们未形成正确的养生观念。学校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开设营养与健康课程,这门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全新认识新时代的食品问题,深入了解均衡营养与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养生观念,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对家庭和社会都是有帮助的。

2目前营养与健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枯燥无味

营养与健康课程内容偏理论,要想学生真正掌握并内化为自己的健康意识,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很有必要。但是有些教师认为这门课程比较简单,认为营养与健康知识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学生多多少少会有些基础,学起来应该也就简单,因此并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仅仅依赖课本知识,未能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也很少搜索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实际想法的教学资源,如:在网络上搜索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新闻,将枯燥的课程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感兴趣的视频或图片等。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这些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再加上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慢慢地他们就会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出现上课不听讲、玩手机、睡觉的窘境,教学效果大大降低,失去原本开设课程的教学意义。

2.2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营养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能运用的教学技术越来越多,如:网络教学平台、微课、多媒体技术等。但目前,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缺少互动环节,这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且未能深入运用新时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氛围较差,学生很难这正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有些在课上虽然运用了信息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但也仅仅是在读课件,很少提问学生,学生很少参与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营养与健康课程学习效率的提高,就更不要说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更重要的是,营养与健康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若教学方式只停留在课堂教学,那么学生就会高分低能,很难将学到的营养与健康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很难实现均衡营养和健康饮食的目的。

2.3考核与评价标准简单

营养与健康课程考核标准太过简单,均采用统一考试的模式,而期中考试或者期末考试一般都比较简单,常常就是选择、填空与简答。针对这种考核与评价模式,大部分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一些简单的、易得分的知识,并未真正理解和掌握。等考试一过,就会很容易忘记,就更不要说在生活中健康饮食了,几乎没有什么教学效果。再者教师惯用的灌输式教学,对学生也没有随堂考核的方式,更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对学生来说不公平。根据营养与健康这门课程的性质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考核方式应重过程、重实效,考核方式應多元化,包括平时成绩、课堂小测、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等,并以一定比例来完成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

2.4缺乏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对营养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食品专业的教师具备丰富的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且拥有高学历,但是对其他专业的专业知识却了解地很少,未能将营养与健康的理论知识与其他课程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不能将其很好地传授给学生,这不利于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降低了课程教学效果。另外,很多教师认为该课程简单,不认真备课,导致教学效果很差。营养与健康是一门新的学科,课程中很多理论还在不断完善,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与该课程相关的前沿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3营养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

3.1结合生活实践来丰富教学内容

营养与健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结合生活实践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特别是讲解生活中有关营养与健康的错误观念,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解六大营养时,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减肥、美食、补钙等——融入教学内容中,这样不但使授课变得生动,而且学生也能更容易理解,进而提高知识的实用性;在讲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时,对社会上存在很多相互矛盾的养生观点,教师应结合营养学知识来正确引导学生,确保学生正确认识食品营养与健康知识,不再为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养身观点而迷茫。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非常符合学生的需要,学生对此容易产生强烈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3.2改进单一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教师可通过网络搜索网络教学资源,将社会热点新闻、图片、视频等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教师先讲解重点知识,然后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如小组合作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解“能量与营养素”时,若能附上维生素缺乏患者的照片,那么学生就会对营养素缺乏症状产生深刻印象,也就无形之中提高他们平衡膳食的意识。另一方面,若教师长时间讲解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容易理解的视频、动画,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名人的健康讲座,进而激发学生兴趣,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知识上去,提高课堂效率。

3.3采用多元化、灵活化的考核与评价方式

营养与健康实用性很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知识,不能只单纯地依赖期末考试成绩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还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进行课程考核。因此,课程考核方式应该多元化、灵活化。考核是课程教学的指示器,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进行考核,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课程考核方式如下:期末成绩(占60%)+课堂表现(10%)+课堂小测(20%)+作业完成情况(10%)。笔者认为,营养与健康与专业课的考核侧重点不同,在保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应该注重主观题的比例,深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这种考核方式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其营养与健康意识。

3.4提高教师认识,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

教师应提高自己对营养与健康这门课程的认知,应该意识到自己是对健康知识的传播者,不能因为这门课程简单就轻视这门课程,更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运用灌输式教学方式来敷衍学生。一是学校应该定期邀请一些营养与健康方面的专家来学校讲座,进而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二是教师自身应认真备课,时常关注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热会热点与前言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并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是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信息意识,不断提高自己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确保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营养与健康的課程特点与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及时更新陈旧的教学内容,灵活改变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永丽,李大鹏,王明林,李锋.以应用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0):169-171.

[2] 聂小华,孟祥河,张安强,蔡铭.大健康时代食品营养与卫生核心课程建设研究[J].发酵科技通讯,2019(02):112-114.

[3] 魏明,李安林,熊双丽,张翔,陈红春.通识课程《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现代食品,2019(05):29-31.

猜你喜欢
改革策略存在问题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