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的优化

2019-12-13 07:15张晶晶
职教通讯 2019年15期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

张晶晶

摘    要: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名师工作室不仅为名师专业优化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区域内的教师职业发展拓宽了空间。但是在运行与推广的过程中,名师工作室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基于文本分析法,选取13个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使用Nvivo11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编码,深入解析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的构建过程,并结合名师工作室的现实困境,提出可从增强学习资源支持、完善学习共同体、落实网络工作室建设及有序开展内部考核等方面优化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任务目标机制;内部建设机制;外部支持机制;考核监督机制

作者简介:张晶晶,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15-0046-06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要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培养教育教学骨干,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1]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间接表明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为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各地纷纷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探索。其中,诞生于 20 世纪90 年代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正逐渐成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借鉴的重要模式,名师工作室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本土化探索。[2]目前,国内多地根据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纷纷出台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名师工作室迅速成立。大量名师工作室的涌现不仅为名师的专业优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同时其辐射和引领作用的发挥,也为区域内的教师职业发展拓展了空间。

伴随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名师工作室已成为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职业生涯质量的重要形式。[3]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名师工作室的运行问题不断浮现,存在有牌子无组织,有组织无活动,有活动无价值,有价值无方向等四个方面的问题。[4]那么,该如何应对名师工作室运行过程中问题频出的現象?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中隐含着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的建设思路,该思路是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为建设和管理名师工作室的一切行为提供参照和准则。可见,分析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13个省市级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剖析工作室运行机制的建设理路,反思工作室的建设现状,以试图优化工作室运行机制。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13个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的文本进行分析,运用Nvivo11对文本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及编码。一般认为,文本分析法是一种自下而上、由浅入深的质性研究方法。但是,由于近年来出现了用定量方式来处理文本的研究结果,成为文本分析方法发展的新趋势,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文本分析法是一种以定性为主,结合定量的研究方法。[5]Nvivo11是一种质性研究分析软件,能帮助研究者完成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呈现工作。该软件有助于增进研究者的研究能力,节省研究时间,提高质性研究的信实度、严谨性以及趣味性。[6]

(二)研究思路及过程

本研究首先在政府官网上查找符合研究范畴的管理办法文本,最终确定了8个省级、1个自治区级和4个市级的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以这13个工作室管理办法文本作为研究对象,调整文本的字体及格式后,将其导入Nvivo11软件;随后,通过认真仔细地阅读和斟酌文本,进行自下而上的整理、分析和编码;最终,经过开放式编码得到28个子节点,随后将28个子节点归纳形成4个父节点(“任务目标机制”“内部建设机制”“外部支持机制”以及“考核监督机制”)。需要说明的是,为深入探索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本文主要对与运行机制密切相关的文本内容进行剖析。

三、研究结论

通过Nvivo11软件对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进行文本编码,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参考点数值排在前两位的是“外部支持机制”“内部建设机制”,排在后两位的是“任务目标机制”“考核监督机制”。出台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导和支持名师工作室具体工作的开展,所以在文本中对“外部支持机制”与“内部建设机制”有所侧重地进行说明,但这并不表明对 “任务目标机制”和“考核监督机制”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任务目标机制——工作室运行的向导

任务目标机制是名师工作室运行的向导,不仅使名师工作室的定位更加清晰明确,也让其具体工作的开展更具有指向性。分析文本发现(见表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是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终极目标,贯穿文本始终。在促进名师工作室成员教师发展的同时,要求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影响带动外围教师的职业成长;部分名师工作室以学科为基础而建立,围绕学科展开活动,在学科领域发挥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名师工作室关于优质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目标同样重要,通过教育成果的转化,为外围教师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能更好地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专业引领作用。同时,名师工作室成员教师及外围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直接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化。有两个管理办法还提到了名师工作室的教育咨询作用,力图使其为教育行政部门的重大决策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报告。综合而言,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形式,名师工作室以提高一批教师的职业生涯质量、优化区域内的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其主要的任务目标。

(二)内部建设机制——工作室运行的关键

“内部建设机制”侧重强调名师工作室的内部组成与结构搭建,合理的内部建设机制是工作室运行的关键。此节点文本描述较为具体和详尽(见表3),排在前三位为“内部职责与任务说明”“多样的活动形式”“具体的工作室要求”。可见,围绕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的开展,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主持人和成员的职责和义务,以量化的形式为工作室提出了可衡量的工作要求。“人员组成”“建设周期”“对名师工作室的界定”和“工作室的命名”这四项文本覆盖率较低,可能是由于其操作比较简单,管理办法并没有用过多的篇幅进行阐述。有6个管理办法提到了“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建设”,网络名师工作室对其成员的要求较低,可参与人数众多,为教师学习提供了资源平台,丰富了工作室的研修方式,有利于教学成果的共享与推广。管理办法对名师工作室内部建设机制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明确的说明,同时又给予名师工作室一定的灵活性,让每个工作室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发挥其特色。

猜你喜欢
名师工作室
带一支团队 抓一批项目 出一批成果
关于中职学校组建“名师工作室”的一点思考
名师工作室环境下,发展英语教师共同体科研能力的策略探讨
创建名师工作室 探索培训企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名师工作室”教师研修动力机制探微
青岛“名师工作室”聚焦讲堂注重社会效应
以工作室为载体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基于地理“名师工作室”主体功能和作用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