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2019-12-13 07:15闫宗平赵正宝
职教通讯 2019年15期
关键词:行业协会职业院校职业教育

闫宗平 闫 胜 赵正宝

摘    要:行业协会是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合作的桥梁,职业教育要大力发展,就必须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调查发现,在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政府、行业协会和职业院校各自的角色都存在一定的缺失。基于对其问题的分析思考上,从政府、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各自的层面提出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推动行业协会参与到职业教育发展中。

关键词:政府;行业协会;职业院校;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四川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5年度职业教育重点调研课题“落实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法律政策研究”

作者简介:闫宗平,男,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环境地质;闫胜,男,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赵正宝,男,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15-0009-06

行业协会了解企业意愿与需求,在参与职业教育方面有一定话语权,是职业院校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文件,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国发〔2019〕4号)等系列文件,都明确提出加深产教融合,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合作,全面发挥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1]为了解当前行业协会参与职业院校的情况,本文从调研入手,对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一、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行业协会与职业教育合作情况差别极大,呈现两极分化状态

据调查,近年来,职业院校与行业协会有合作的,则合作行业协会数量较多;而没有与行业协会合作的职业院校也较多。从职业院校和协会合作的比例关系来看,其中41.18%的职业院校与行业协会没有合作,23.53%的职业院校与两个行业协会合作,11.76%的职业院校与三个行业协会合作,17.65%的职业院校与四个行业协会合作,5.88%的职业院校与五个行业协会合作。与职业院校合作的行业协会主要是以地方性行业协会为主,所占比例为83.87%,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实地调查发现,行业协会表现出参与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等特点,并表示协会工作人员较少,财力不足,对参与职业教育意义不了解,有些协会对已经合作的职业院校都不清楚。

(二)行业协会与职业教育合作内容比较单一

问卷调查发现,近年来,学校与相关行业协会的合作中,100%的职业院校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内容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供实习基地;其次,50%的职业院校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内容是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其它的都是一两个职业院校有某些合作内容,例如:提供就业信息、技能考核及等级鉴定、学生技能竞赛、教学指导、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等。根据实地调研发现,部分职业院校将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仅仅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基本是围绕单一课程或实训项目展开,未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缺乏与行业协会长期合作的体制机制。

(三)职业院校与行业协会之间的了解程度有限

对于行业协会在职教发展中主要功能的问题调查中,我们列出了八个选项,其中:选择组织校企合作交流,参与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内容建设、师资培训等)的学校比例占89%;选择协调企业和学校的关系,搭建校企合作立交桥的学校比例占78%;选择制定行业标准以及行业规划的学校比例占67%;选择与学校合作开展行业调研的学校比例占45%;选择职业教育咨询,定期发布人才岗位需求与就业状况的学校比例占45%;选择参与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监督,反馈专业人才培养报告的学校比例占45%;选择维护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提供行业劳动保障咨询的学校比例占45%;选择学校科技成果的鉴定和推广的学校比例占45%。可见,职业院校对行业协会了解程度有限,但是鉴于目前校企合作的紧迫性,职业院校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到行业协会上。

从行业协会层面看,行业协会参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很多是通过熟人联系,合作内容和程度都是表面化的。行业协会对职业院校的认知是比较模糊的,主要是缺乏有效的合作,双方都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成就。

(四)行业协会与职业院校合作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到,在影响行业协会与职业院校之间开展合作的问题中,选择经费不足的学校比例是100%,选择行业宏观政策指导缺失的是90%,选择机构管理结构不合理的是80%,选择行业协会观念陈旧的是70%,选择职业院校对行业协会职能认知有限的是60%,工作人员不够职业化的是40%,同领域行业协会的恶性竞争的是10%,还有一所学校增加了一项问题是行业协会在与学校合作后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调研也发现,行业协会对于参与职业教育表现很被动,尤其是参与内容、参与方式都是根据职业院校要求进行,他们认为,当前合作最大的问题主要是法律政策文件缺乏、人员和经费不足、协会自身能力有限。

二、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基于调研结果认为,目前行业协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度并不高,并且存在诸多问题。这里主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宏观决策层面

政府在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宏观决策作用。调研发现,行业协会参与职业院校处境尴尬,量小面窄,力量分散,难以发挥应有的职教功能。从政府的角度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法律法规依据缺乏。目前,有关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也陆续出台,但是对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地位和法定义务等方面都没有明确规定,大多停留在一般性号召,导致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缺乏依据和动力。调研发现,职业院校合作的行业协会主要是以地方性行业协会为主,而关于地方性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文件目前还较少。(2)沟通渠道和桥梁不畅。职业院校主要是通过熟人关系、互相介绍等方式联系行业协会,行业协会与职业院校缺乏顺畅的协调与沟通机制。(3)参与激励措施缺位。从目前来看,行业协会与职业院校之间缺乏利益机制,导致行业协会缺乏动力,很难获得成就感和激励机制,从而呈现合作很冷的现状。对于参与职业教育的意义和影响,政府也没有进行宣传教育,致使行业协会参与意识淡薄。[2](4)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无监督措施,专门责任机构缺失,参与管理无序。

(二)中观指导层面

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的共同点是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或在职业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调研发现,行业协会参与职教处境尴尬,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影响其积极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参与职业教育有局限。 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能力是有限的,主要是行业协会自身原因:(1)人员配备情况不乐观。调查显示,当前,行业协会工作人员中离退休人员过渡型较多,源于部门分流的工作人员比较普遍,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专职人员不足等现象。其中,官办型行业协会领导人由原主管部门退休领导人担任且多为兼职现象比较普遍,政府官僚式管理烙印比较明显,这些都致使行业协会参与意识偏弱、专业化水平偏低。(2)人员数量有限,专业性较差,主要服务企业,没有过多的人力和精力去服务职业教育。(3)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仍停留在协会章程中,缺乏实践的意愿与积极性,即使参与也表现得比较被动,遭遇困难时往往选择放弃。部分行业协会认为,职业教育和自身利益没有什么关系,没有必要参与,对两者合作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重视。[2](4)行业协会对外表现出组织能力较弱,社会公信力不高。这致使政府部门、职业院校对行业协会抱有质疑,并没有将它作为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依靠主体。

2.参与职业教育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行业协会参与深度不够,有些行业协会在参与职业教育活动中只是敷衍了事,没有实质性的举动,其原因主要有:(1)目前,很多行业才刚刚建立行业协会,自身发育并不成熟,所以无法完全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发展中。[2](2)行业协会参与途径是被动的。由于对职业院校了解程度较少,每次合作基本都是职业院校发出邀请,参与方式很被动,很多合作形式呈现表面化。(3)参与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据调查,目前各职教集团的成员构成中,行业协会的比例明显偏低,有些只是挂个名,这可以看出行业协会难以在职教集团日常运营中发挥实质作用,从而导致在参与职业教育中作用不明显。[3-4]

3.制度不健全。据调查,行业协会在关于与职业教育合作方面的规章制度比较少,自律性也较差,导致很多行业协会没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这对其深入参与职业教育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对于如何联系职业院校,如何参与各种活动都一无所知,即使参与,也很少真正从职业院校的需求出发来架起合作的桥梁。究其原因,行业协会自身定位不明确,缺乏参与职业教育明确具体的制度体系。

(三)微观行动层面

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实施的平台,职业教育与行业协会合作过程中,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1.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由于职业教育与企业、行业脱节,市场适应性相对较差,不少职业院校难以避免地步入办学难、育人难和就业难等尴尬处境,培养的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行业发展对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导致其吸引力大打折扣。[5]社会上职教氛围不浓,深受“学而优则仕”“以义理为本,以技艺为末”等历史文化意识影响,社会对職业教育缺乏普遍的心理认同,甚至存在着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5]

2. 合作内容有待加深。职业院校与行业协会合作仅仅是表面化,仅限通过协会的桥梁作用来提供实习基地和就业渠道,没有从人才培养体制、课程体系、教学和师资等方面融入行业协会。(1)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完善。目前,职业院校“关起门”培养方式比较多,导致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一些职业院校将与行业企业合作仅仅视为理论教学的外在补充,未能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合作形式也较单一,多是围绕某个单一的课程或训练项目展开,连贯性不足。(2)在课程建设方面,每个院校都要承担专业和课程标准建设、联系校企合作事宜,这造成了资源的重复建设,教育低效率和职业院校压力过大。例如,在课程标准的制定上,每个学校都在制定,既增加了负担,又无自身优势,制定出的课程标准和行业发展存在脱轨现象。[6](3)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项目多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校外实习基本是安排在计划表上,没有真正落实。还有个别学校直接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理论课和职业培训没有实施。(4)目前,职业院校师资力量无论是研发、创新力量,还是实践经验都是比较薄弱,真正“双师”型教师还是比较少。

3. 有效沟通渠道缺失。职业院校与行业协会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通过调研发现,很多是通过熟人介绍等临时性渠道联系的,仅仅在需要的时候联系一下。行业协会基本是根据学校安排参与。

4.激励监督有待完善。调查发现,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动力不足,激励措施缺失,监督手段空缺,导致职业院校与行业协会合作流于形式。同时,职业院校对于行业协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缺少系统化的激励监督机制。

三、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建议

从目前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现状看,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2]行业协会是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沟通与协调的桥梁,其参与职业教育意义重大。通过前期的调研发现,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分别从政府、行业协会、职业院校的角度提出建议,以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政府积极承担主导作用

政府在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中占着主导的地位。政府要从以下几点出发做好主导作用。

1.构建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议政府通过修改、完善立法或出台权威性文件,对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起到充分调动和规范作用,明确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5]同时,优化行业协会、职业院校、政府三者之间的职权责,理顺各自的职能范围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对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

2.积极构建长效的沟通渠道。政府可通过多种方式为行业协会与职业院校合作搭建沟通渠道。例如,建立职业教育合作委员会,由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以及职业院校代表组成[8];设置合理机构为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保障,如成立全国性职业教育的行业指导机构;建立以行业协会为联络员的信息沟通与发布平台,实现学校、企业、政府无缝对接等。

3.优化利益协调机制。政府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例如,利用财政、税收等手段鼓励并引导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改变政府的经费支持方式,变直接的财政划拨为购买服务。政府可以根据行业协会的服务质量选择合作对象,并对服务采取购买方式支付报酬,促使和激励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质量得以提升和优质发展。同时,政府可以对行业协会职能范围内的事业收入采取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以提升其生存能力。[9]此外,还需要加强社会宣传,引导行业协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

4.统筹监督管理体制。政府出台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建立一个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和社会等多方主体参与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监督体系,规范和监督合作行为的开展,并对未尽到相应责任的行业协会进行合理处罚。政府可以通过差别性财政投入的方式,鼓励行业协会间建立良性竞争。[9]同时,加强考核评估,把考核结果作为政府对行业协会奖励和处罚的依据,促使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常态化, 避免短期行为。

(二)行业协会发挥协调作用

行业协会不具有行政职能,但作为中介组织参与职业教育拥有天然优势。行业协会可以从以下几点做好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的桥梁,起到至关重要的协调作用。

1.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行业协会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全面发挥自身的功能与效用。(1)人力资源能力的提升。行业协会要从工作人员的结构和配备出发,积极提高参与职业教育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首先,通过培训、招聘等方式拥有专业与管理人才;其次,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吸收行业专家兼职其中。(2)资金投入。稳定的资金支持是行业协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首先,提升自身服务能力,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其次,通过获得会费、服务性收入等方式[9],建立与会员单位良好的资金自我补偿机制;最后,通过对外宣传等方式,吸收更多的社会资本加入。

2.拓展参与力度。行业协会在参与职业院校的过程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开拓渠道,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1)直接为职业院校提供服务。行业协会通过构建信息交流、人才交流与资源交流等平台,实现学校、行业协会、企业进一步无缝对接,沟通与互动更为充分;在行业协会主导下,可以使更多的企业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实习及就业的机会。[2]以行业协会为平台,通过行业协会、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人员交流、技术开发等方式,加强合作,积极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教材编写、实习基地建设、人才质量评估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全面强化职业院校与行业联系,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10-11](2)直接参与职业教育。行业协会可以通过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学院、职业教育集团等直接参与职业教育[1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拓展产教融合深度和广度。(3)制定和实施相关行业职业标准。行业协会可以对职业院校各专业的职业岗位及职教现状进行分析和分类,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状况,构建与职业相关的专业体系,并制定统一的职业能力专业标准。行业协会可以通过设置质量保障委员会,协调校企间教学计劃的制订、教学过程的实施,组织相关考核。[7]如天津市组织行业协会直接承担了地方职业技能标准的编制工程等。行业协会应该负责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合格资格的认定。行业协会推行和实施职业资格制度,建立职业资格体系,使企业用人标准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和有效的“无缝”对接。建立劳动力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鼓励用人单位充分尊重技能型人才。[7](4)发挥监督管理作用。行业协会可以对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评价,制定本行业校企合作办学的制度和要求,监督职业院校办学过程,评价办学绩效,形成行业协会指导下的新型职业院校办学机制。行业协会能够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监管、约束功能,对合作成效加以评定和考核,并提供改进意见,使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的评估更加客观、更加公正。行业协会可以改变某一职业院校只是某种特殊行业指定人才培养基地的现状,形成任何职业院校都可以对同类人才进行培养,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有效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3.完善规章制度。行业协会急需规范化管理和参与职业教育。首先,需要制定和完善参与职业教育的相关规章制度;其次,规范参与职业教育的沟通渠道;最后,出台合作的政策和监督体制,完善组织协会管理流程。

(三)职业院校的配合作用

职业院校在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配合作用,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针对职业教育与行业协会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职业院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配合。

1.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吸引力。职业院校改变传统办学模式,加强与行业企业联系,积极发展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和先进制造企业的专业,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努力培养出能够满足行业企业需要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 [7]对外宣传招生等方面,普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10],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理念,改变传统观念。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只有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才能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职业教育才能引起重视。

2.夯实内涵建设。加强内涵建设,增强对行业企业的吸引力。职业院校的根本目的在于人才的培养与教育,要让行业协会真正长期地参与到职业院校办学的各个方面,让行业协会有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首先,行业协会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制定方面更有发言权。目前,社会的人才需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社会进入小批量生产或定制时代,进而对应更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需求。同时,学生本身具有差异性,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是不一样的。因此,职业院校需要与行业协会、当地企业合作从差异化、个性化的角度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利用行业协会平台,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将先进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等内容添加到课程标准内,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更加务实的课程和教材。第三,在行业协会的参与下,多种途径强化实践教学,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职业院校还应该建立由行业协会、企业、教师和学生组成的教学合作信息反馈平台,通畅反馈渠道,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调整专业教学内容,实现资源共享。最后,在师资建设方面,职业院校可以聘请行业企业资深人员参与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的设定,同时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从事与其专业背景相关的职务或岗位,从而,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3.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沟通交流, 密切与行业协会联系,采取主动出击的发展战略。通过双方高层领导人之间互访、中层管理人之间互动、教师与技术人员之间互帮, 加强感情, 增进双方互信。[8]积极地与相关行业协会联系,最大化地深化和完善这种合作的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成立学校与行业协会、企业合作办公室,负责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实施方案和细则,协调和监督合作的进展情况,保证双方沟通流畅,学生社会实践和理论学习不脱节。

4.制定激励监督措施。首先,制定激励机制,要让行业协会获利。资金层面上,鼓励和提倡设立合作基金。职业院校要主动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让合作的行业协会获得相应的利益,通过利益补偿来吸引其参与。其次,制定监督机制。在行业协会参与下,人才培养模式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职业院校要规范合作办学,保障合作办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建立相关的监督体系。

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一个政府、行业协会和职业院校合作的系统,行业协会是其中重要的环节,它紧密联系着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全方位促使它们之间沟通联系,为它们架起一座“互動桥梁”。[5]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政府、行业协会和职业院校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调动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根本上实现提升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因此,职业院校和行业协会合作方式要多元化、长效化,从而达到共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芹.我国企业怠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原因与应对策略——基于德国“双元制”的启示[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2(5):44-47.

[2] 侯炜征. 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动力机制研究[J]. 职教论坛,2014(11):16-19.

[3] 云娜,齐正学. 构建行会平台,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激励机制探索[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4):65-69.

[4] 张维津,李建雄. 构建我国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有效激励机制的对策分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4(9):3-6.

[5] 谷丽洁,谷海玲.行业协会和生产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探究[J].中国市场,2011(35):20-21.

[6] 王建梁,魏体丽.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6):15-19.

[7] 史可可,董芳芳.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2(3):165-165.

[8] 来永宝.高等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9):92-95.

[9] 刘晓梅.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17):29-35.

[10] 郝天聪.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必要性、内涵与重点任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职教通讯,2019(3):23-29.

[11] 邓志新,万守付.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创新——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27):68-72.

[12] 杨晶,罗晓斐.国外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 2015(37):143-145.

猜你喜欢
行业协会职业院校职业教育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行业协会腐败
行业协会改革方案出台
行业协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反垄断法视野中的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