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19-12-16 08:17
语言战略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人口民族政策

2015年以来,联合国制定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大多数都和人口问题有关。从消除贫困和饥饿、良好健康与福祉、优质教育、性别平等,到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及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等,没有相应的人口政策和策略,这些发展目标都不可能达到。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合适的人口政策和策略,而这些人口政策和策略的制定不仅要反映该国家或民族人口本身的變化,同时还要考虑到和其他领域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又是多民族、多文化的。中国人口的发展对全人类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人口结构和人口质量发生了深刻变化。高速工业化、城市化的经济发展,导致了前所未有的人口流动。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等,正在使人口结构发生新的变化。老龄化的问题也让中国人口面临重大挑战。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标志之一。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对人的语言有深刻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社团、一个家庭的人口结构如果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也必定会受到影响。所谓大语种和小语种的差别,不过是使用这些语言的人口数量的反映。而“全球语言” “国际语言”等概念,也指的是使用这些语言的人的地理分布。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相互接触,导致了双语和多语现象。语言传承和语言变迁相辅相成。某种语言的使用者彻底消失便意味着语言死亡。因科学技术发展而引起的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也影响着我们的语言生活。这些现象和问题都使得语言和人口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引起更多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从这一角度看,上面提到的与人口有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及政策也自然联系到语言问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一些西方学者发现,自然生态复杂多样的地区往往是多语地区。而这些地区常常面临着贫困、健康、交通、教育、暴力冲突等问题。语言政策、规划、管理等课题和生态发展、经济发展、教育发展、社会结构发展等紧紧连在一起,得到政府和社会各个部门的重视。国际上也成立了一些专门研究人口和语言的发展组织。

作为人口众多,同时社会经济超速发展的中国,开展语言和人口研究具有美好的前景,有许多基础工作要做起来。比如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做人口普查时都会包括语言问题,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也对地区和社团的语言现象及人们日常的语言生活,包括家庭语言使用状况等,有相当程度的重视和相应的支持。在中国的人口普查和地方调查里包括相关语言问题,对政府和社会各阶层制定相应的政策,为社团和民众提供合适的语言服务,都会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也能为把语言和人口研究建成真正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新型学科奠定扎实基础。

语言与人口的研究是个跨学科的课题,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同具,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共存。这里收集的几篇文章,旨在从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实践方面对语言和人口的研究抛砖引玉。从内容的覆盖面来说,还有许许多多重要的问题这些文章没能包括。此外,语言和人口的研究还需要跨语言、跨民族、跨国界的比较,才更能说明问题。希望国内外学者在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特有的语言和人口问题的基础上,对其他国家、民族和语言加以关注和比较,对语言和人口这一研究领域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李 嵬)

猜你喜欢
人口民族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MINORITY REPORT
人口最少的国家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坐井观天石头国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印度人口2025年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