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多元化教学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2019-12-16 08:18宋伯龙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30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多元化教学初中

宋伯龙

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提升,同样人们也更加关注健康问题,会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自身身体素质,从而体育教学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在当前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教师缺乏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学生缺少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针对以上问题,初中体育教师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开展多元化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充分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  体育  多元化教学  终身体育  方法

中图分类号:G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c)-0145-02

开展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灌输给学生体育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初中生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笔者是一名初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本文针对实施多元化教学,培养终身体育意識展开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1  引入游戏教学

学生对于游戏是丝毫没有抵抗力的,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引入游戏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这样学生才愿意自主、积极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比如,长跑训练对于学生来讲是一项枯燥、乏味的训练内容,并且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身体锻炼,根本无法在长跑训练中坚持下来,经常会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可以把长跑训练和体育游戏活动结合起来,让枯燥、乏味的长跑训练具备较强的趣味性,如,教师可以设定“接力跑”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竞赛,对于用时最少的小组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跑步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竞争意识,这对未来的工作与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同时,在“接力跑”游戏活动中,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耐力,让学生的身体处于一个运动的状态,长久坚持下来,学生就能够轻松参与到长跑训练中去。

2  注重拓展训练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仅仅把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知识内,而是要不断地展开素质拓展训练活动,让学生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培养积极的情感价值观,对体育运动有正确的认知,充分弥补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学生展现出最为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逐渐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拥有较强的终身体育意识。首先,教师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真实身体素质水平,以此来选择最佳的素质拓展项目。同时,教师要善于整合校园周边的体育教育资源,比如,在开展集体运动项目活动的时候,引入高台演讲、逢三抓手等破冰项目。其次,教师不要仅仅把素质拓展训练时间局限于体育课堂之中,而是要科学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把体育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习惯,比如,在周六、周日、课间时间用来开展体育比赛活动,这样既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3  实施微课教学

当前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在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性,同样在教育行业也出现了“互联网+教学”的模式,初中体育教师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微课教学,让学生能够拥有体育精神,引入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在初中体育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来解决难点、重点体育教学内容,但是微视频的时间要控制在5~10min左右,这样能够让教学内容更加具备针对性。教师可以在体育微视频中加入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比如,一些有趣的网络用语、图片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如,在讲解“定向越野”的时候,教师如果仅仅依靠一个指北针、一张地图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把运动鞋、定向运动服、定向计时系统、指北针、点标旗作为定向越野的组成部分展开介绍。然后再利用微视频讲解地图中的图例、地貌、比例尺,再配以精炼、简答的语言讲解,这样学生就能够充分理解所学到的体育知识。

4  渗透抗挫教育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也逐渐提升,这也就导致很多家长过度溺爱孩子,很多初中生从小缺乏生活磨炼、生活自理能力,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退缩、畏惧心理,针对以上现象,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在教育活动中渗透挫折教育,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中拥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全身心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让学生不再害怕体育运动、爱上体育运动。体育运动非常磨炼学生的意志力,在体育运动中学生经常会因为场景枯燥、身体疲累而出现消极情绪,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真实的体育学习进度、身体素质来设定相应的教学情境,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比如,在“400m耐久跑”体育活动中,总有部分学生不断面临失败与挫折,打击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自信心,这时候教师要对学生展开正确、积极的心理教育,让学生能够慢慢走出困境。同时,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心理变化来有针对性地讲解体育教学内容,比如,呼吸节奏、跑步姿势等,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并且多多鼓励、表扬学生,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闪光点,逐渐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合理设定学生的学习目标,比如,在1000m长跑训练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体、运动差异,先设定一个小目标,当学生达到了小目标之后,再提升体育任务的难度,在学生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逐渐提升运动目标,这样学生才会拥有较强的抗挫能力。

5  开展小组合作

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都是不同,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多多开展小组合体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首先,教师需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划分小组,让体育运动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带动一下运动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学生之间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其次,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划分小组,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比如,有的学生爱好跳舞,教师可以设立街舞小组;有的学生爱好打篮球,可以设立篮球小组。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爱的运动项目,激发初中生的体育运动热,这样部分学生在打篮球的时候,其他学生可以作为啦啦队在旁边同时表演,让所有的学生动起来。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课堂将要结束的时候,举办一些竞赛类体育活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对抗赛,这样既能够让学生疏通筋骨,防止体育课结束之后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意识,在小组对抗赛中增强体育运动的感染力。

总之,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需要把学生作为体育课堂的主体对象,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真实身体素质水平来设定体育教学方案,增强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感受到参与体育运动的快乐,无形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永和.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157,161.

[2] 鲁辉.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2):128,130.

[3] 杨逍.以快乐体育为导向下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9):163-164.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多元化教学初中
论多元化舞蹈教育及其方法
刍议初中物理概念的多元化教学策略
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