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高凝状态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完全血凝堵塞危险因素分析

2019-12-17 03:43储文梅施荣计高荣王文清欧阳洋王庆
疑难病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凝血凝输液

储文梅,施荣,计高荣,王文清,欧阳洋,王庆

中心静脉置管是救治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危重症患者的常用手段,此类导管与组织相容性好,留置时间长,相对安全[1-2],目前已广泛用于输液、输血、胃肠外营养、化疗、血液净化及血流动力学监测中[3-4]。但随导管应用的增加,中心静脉导管堵塞发生率逐渐上升,尤其血栓性因素所致血凝性堵管发生率较高,影响给药及抢救措施的开展,增加患者痛苦。统计报道,中心静脉导管堵塞中有超过35%均为血栓栓塞,尤其ICU高凝状态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率较高[5-6]。而明确导管堵塞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防治则可维持静脉通路正常,确保各项抢救措施的正常开展。基于此背景,现对ICU收治高凝状态中心静脉置管患者1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筛选出中心静脉导管完全血凝堵塞的危险因素,旨在为中心静脉导管完全血凝堵塞预防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ICU收治的高凝状态中心静脉置管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完全血凝堵塞分为堵塞组(n=29)与非堵塞组(n=106)。完全血凝堵塞标准[7]:回抽无血,生理盐水冲管阻力大,完全无法输入液体。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堵塞组与非堵塞组性别、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堵塞组年龄>60岁所占比例高于非堵塞组(P<0.05),见表1。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ICU中心静脉置管;②血D-二聚体(D-D)>2.0 mg/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5.0 μg/ml;③年龄18~75岁;④临床资料完善。(2)排除标准:①已发生全身重症感染者;②观察期间死亡或濒临死亡者;③近4周内接受抗凝、纤溶药物治疗者;④入住ICU前已完成中心静脉置管或入住ICU带入外院导管者;⑤ICU入住未满48 h或短期外科术后麻醉复苏或各类原因放弃治疗者;⑥中心静脉置管<48 h;⑦临床资料不全。

1.3 置管及维护方式 选择双腔中心静脉导管(4 F,美国昊朗公司生产),长度20 cm,预充容量0.97 ml,参照A-C-L原则开展导管维护[8],间隔6 h脉冲式冲管,封管液5 ml正压封管,冲管、封管均遵循生理盐水(S)+药物(A)+生理盐水(S)+肝素(H)(SASH)原则,低血小板应用SAS法封管,肿瘤及血液高凝患者SASH法封管[9],肝素浓度62.5 U/ml。

1.4 观测指标与方法

1.4.1 收集临床资料: 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资料。

1.4.2 记录中心静脉导管情况:置管类型、穿刺方法、导管留置时间、封管方式、冲封管操作手法规范性等。

1.4.3 凝血指标检测: 均于置管前采集外周血标本3 ml,离心取上清,采用日本Sysmex CA-550型全自动血凝仪测定D-D、FDP、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采用日本Sysmex KX-21血常规计数仪测定血小板计数(PLT)。

2 结 果

2.1 中心静脉导管完全血凝堵塞发生率 ICU高凝中心静脉置管患者135例,发生完全血凝堵塞29例(21.48%)。堵塞发生时间:输液间歇期22例(75.86%),全胃肠外营养期3例(10.34%),输液过程4例(13.79%)。

2.2 2组置管情况比较 2组穿刺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堵塞组置管类型为CVC、置管时间>14 d、封管方式为生理盐水、冲封管操作不规范所占比例均高于非堵塞组 (P<0.05),见表2。

表2 2组置管情况比较 [例(%)]

注:CVC.经锁骨上或下静脉置管;PICC.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

2.3 2组凝血指标比较 堵塞组D-D、FDP、PLT、Fib均高于非堵塞组(P<0.01),2组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中心静脉导管完全血凝堵塞因素分析

2.4.1 单因素相关分析:纳入年龄、D-D、FDP、PLT、Fib、置管类型、置管时间、封管方式、冲封管操作规范进行单因相关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r=0.476,P=0.000)、D-D(r=0.569,P=0.000)、FDP(r=0.483,P=0.000)、PLT(r=0.321,P=0.039)、Fib(r=0.425,P=0.012)、置管类型(r=0.415,P=0.006)、置管时间(r=0.573,P=0.000)、封管方式(r=0.317,P=0.039)、冲封管操作(r=-0.325,P=0.036)均为中心静脉导管完全血凝堵塞的相关因素。

2.4.2 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单因素相关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变量,最终进入方程变量为年龄、D-D、FDP、PLT、Fib、置管类型、置管时间、封管方式、冲封管操作规范与否,模型拟合似然比χ2=62.102,P<0.001,变量赋值见表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D-D(≥3.0 mg/L)、FDP(≥25.0 μg/ml)、PLT(≥200×109/L)、Fib(≥5.0 g/L)、置管类型(CVC)、置管时间(>14 d)、封管方式(生理盐水)均为ICU高凝状态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完全血凝堵塞的危险因素(P<0.05),冲封管规范操作为其保护因素,见表5。

表4 变量赋值情况

3 讨 论

既往统计报道,中心静脉置管完全堵塞发生率为2.5%~11.05%[10-11]。本研究所统计病例均为ICU高凝状态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完全血凝堵塞率为21.48%,高于上述统计结果,分析产生差异原因可能为本组患者普遍存在高凝血液状态,中心静脉置管进一步造成血管内皮损伤,且长期留置导管导致血流速度减慢,加剧高凝状态,增加静脉血管栓塞风险,引起血凝堵塞。对血凝性导管堵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老年(>60岁)ICU患者血凝性堵管发生风险较高,考虑可能与老年群体病情复杂,变化速度快,常合并基础疾病,长期卧床,静脉回流差,血液流速慢,且大部分需配合营养支持处理,可能造成静脉血管壁损伤,加之受高凝状态影响,更易形成血栓,堵塞导管有关[12]。对凝血指标进行比较,ICU堵管患者D-D、FDP、PLT、Fib等凝血指标均较正常值高,相对非堵管患者浓度更高,与陈林等[13]、Viana-Taveira等[14]提出血液高凝状态与中心静脉导管堵塞有关结论一致,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凝血参数D-D、FDP、PLT、Fib均为中心静脉导管完全血凝堵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其可能机制为:ICU患者长期卧床,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稠度上升,而患者自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Fib浓度高,促进血栓形成,进一步减慢血流速度,导致血液黏滞度上升,而高血小板计数促进血液凝结,导致导管附壁栓子形成,造成血凝性堵塞。

表3 2组凝血指标比较

表5 ICU高凝状态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完全血凝堵塞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陶蕾等[15]认为,置管类型差异与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发生率有关。本研究发现,CVC导管完全血凝堵塞率较PICC导管高,且CVC导管为中心静脉导管血凝性堵塞独立危险因素,与以上报道结论相同。分析原因为:CVC导管尖端为开口式,无防止反流效应,虽结束输液后进行冲封管处理,但咳嗽、用力活动等均可引起胸腔压力上升,导致血液反流进入导管,凝集后形成栓子堵塞导管。而PICC导管为三向瓣膜式导管,可依据导管与外界压力差调节向内或向外闭合或开启情况,根据压力封闭或开启导管末端,相应减少腹压上升所致血液反流而引起血凝性导管堵塞发生风险[16]。本研究还发现,随置管时间的延长,中心静脉导管血凝性堵塞发生风险上升,证实置管时间为中心静脉导管完全血凝堵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为:随导管留置的延长,导管尖端持续地机械性损伤血管内膜,导致管腔周围微栓子,随置管时间的延长,导管内壁沉积物蓄积,导管尖端形成纤维蛋白鞘堵塞血管[17]。Yamaguchi等[18]表示,规范封管,用药前后使用生理盐水冲封管,可减少堵塞发生风险。文献报道,对血液高凝状态患者应用肝素冲封管可抑制血小板聚集[19-20]。本研究发现,堵塞组应用肝素比例低于非堵塞组,进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封管方式与中心静脉导管血凝性堵塞有关,高凝状态ICU患者单纯应用生理盐水冲封管导管堵塞风险较高,故在临床工作中需根据患者凝血状态选择是否辅助应用肝素抗凝剂,对高凝状态患者,尤其严重高凝患者可考虑适当加大肝素浓度,防止导管内血液凝集,确保导管通畅[21-22]。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冲封管规范操作为导管血凝性堵塞的保护因素,本组4例患者导管堵塞发生于输液过程,均与操作不规范有关,3例PICC输液过程中短期关闭导管暂停输液而未进行冲封管,导致血液反流凝集堵塞导管,1例CVC输液过程中暂停0.5 h未进行冲封管造成回血堵管,故在输液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输液状况,严格规范冲封管操作,确保手法规范,保持导管处于正压状态,避免操作不规范所致导管内负压引起血液反流,发生血凝性堵塞。

综上,中心静脉导管完全血凝堵塞是ICU高凝状态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老年、D-D(≥3.0 mg/L)、FDP(≥25.0 μg/ml)、PLT(≥200×109/L)、Fib(≥5.0 g/L)、置管类型(CVC)、置管时间(>14 d)、封管方式(生理盐水)均为中心静脉导管完全血凝堵塞危险因素,规范冲封管操作为其保护因素;为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完全血凝堵塞,置管前需完善评估患者凝血状态,并正确执行冲封管操作,对高凝状态患者辅助应用肝素盐水冲封管,对存在高危因素群体做好带管宣教,避免剧烈活动导致腹压上升,造成血液反流堵管,告知导管冲洗维护知识,预防导管血凝性堵塞。

猜你喜欢
高凝血凝输液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泮托拉唑和血凝酶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及对止血时间影响分析
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对血凝四项结果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钠和右旋糖酐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在高凝状态复发性流产中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