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12-17 21:34陈悠
魅力中国 2019年37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思维能力初中语文

陈悠

(江西省樟树第三中学,江西 樟树 331200)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学生整个语文学习阶段的重要时期,是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因此,为了能够更加体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就要在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下功夫,帮助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思维能力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思维能力概述

人的思维能力是指人体大脑对外界变化的自动反应能力,可以具体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指,以物体表面现象和直观形象为依据的思维过程;逻辑思维指,以范畴概念为工具,将内容进行连接、组织并反映的思维过程。初中阶段语文课堂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常指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

首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梳理文章脉络并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其次,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提升学生迅速、准确做出判断的反应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创新需求,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思维能力是新时代下人才的必备素质。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促进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及深远的影响。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明确课堂目标及教学规划

若想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则应在制定课堂目标及学习规划时加入相应的训练板块。老师应当以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思维能力培养计划,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中学生应具备提炼文章主要内容并进行概括缩写的能力;具备根据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并进行补充扩写的能力;具备变换文章的表达方式及行文体裁并进行改写的能力。缩写、扩写、改写均属于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对以上思维能力展开有针对性的系统培养。

(二)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意结合具体的知识点传授学生思维方法。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应首先教会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细节。语文教学过程中常要用到观察方法是对比观察和顺序观察,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的文章的学习都建立在细微的观察上。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周期性、系统性进行有联系、有顺序地观察,也可以引导学生把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和几个同类型事物进行对比观察,并在观察中体会思考,促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协调提升。

其次,应当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好奇心,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其联想能力,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品质的同时,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新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春天魅力,并通过多媒体教学器材向学生展示顺便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散发性思维。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注意对学生迁移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课程中《春》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想象小草抽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场景,并具体解释“钻”和“偷偷地”妙用;在讲授《天上的街市》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想象盛夏的夜晚会看见怎样的景象并以夏天为题完成作文训练,进一步通过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组织方式

若想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还应注意调整语文课堂的组织方式。只有在平等自由的课堂环境中,才能有效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效地将老师的作用从“讲解”转向“引导、激发、聆听”。在民主、平等的语文课堂环境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性进行独立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有标新立异、提出质疑,最终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认真、积极参与的课堂习惯。由此可见,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与情境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学习资源与环境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除在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过程中以及组织方式上做出改变外,还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首先,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知识储备是进行思考的前提,只有在脑海中构建一定的知识框架后,学生才能展开积极、大胆、创新的思考。其次,学校应在语文课堂中提供必备的现代化、信息化的认知教学工具,如多媒体设备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全面培养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学生对事物做出迅速且正确的判断与反应,对培养新时期下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及深远的影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组织方式以及资源环境。在以上的每个阶段中,老师都应做出理念上的调整,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开拓视野、锻炼探究意识,并最终实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思维能力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培养思维能力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