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糖尿病护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价值评估及效果评价

2019-12-17 08:03于丽丽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效果评价眼科糖尿病

于丽丽

[摘要] 目的 探索眼科糖尿病护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选择120例眼科糖尿病患者为试验对象,运用奇偶数分组方式,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常规护理指导,各60例。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4.11±0.35)mmol/L、餐后2 h血糖(7.98±1.22)mmol/L、HbAIc(6.94±1.52)%、遵医行为(100.00%)、护理服务满意度(98.33%)、DKT评分(20.86±1.84)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用于眼科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显著,利于血糖水平值的控制,改善患者病情。

[关键词] 眼科;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0(b)-000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whole-course health education model in ophthalmic diabetes care.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ophthalmologic diabetes were selected from March 2017 to March 2018.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a full-course health education model and routine nursing guidance, with 60 cases each. Results Fasting blood glucose(4.11±0.35)mmol/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blood glucose(7.98±1.22)mmol/L, HbAIc (6.94±1.52)%, compliance with medical behavior (100.00%) and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ervices (98.33%) and DKT scores(20.86±1.84)points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whole-course health education model is effective in ophthalmic diabetes patients,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control of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Key words] Ophthalmology; Diabetes; Full-course health education model; Effect evaluation

糖尿病是一種临床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可因环境、饮食、遗传等因素作用下引起的血糖含量持续升高的一种异常综合征,目前已成为继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后第三大非感染性流行病,主要特征为代谢紊乱、血糖含量增高,若未及时控制、治疗,还可引起血管、心、肾、眼等全身多器官和多系统损伤,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对此在使用降糖药、胰岛素基础上,还需配合相应的护理指导[1]。而在各项护理措施中,健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其能够规范患者用药方式,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依从性,更利于疾病、血糖的控制[2]。该研究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选取120例眼科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了不同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眼科糖尿病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入选标准:①患者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且能够表达自主感受;②患者均自愿加入该次实验;③患者思维正常,神志清楚;④患者各项资料齐全,且愿意接受随访工作;⑤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眼部存在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排除标准:①排除中途失访患者;②排除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③排除存在精神障碍患者。观察组平均年龄(65.84±5.46)岁,平均病程(12.39±2.55)年;性别:男性35例,女性25例;病变分期:12例为III期,10例为II期,38例为I期。对照组平均年龄(65.59±5.23)岁,平均病程(12.45±2.96)年;性别:男性36例,女性24例;病变分期:11例为III期,12例为II期,37例为I期。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①常规健康教育,在患者提出疑问时,耐心回答,且介绍糖尿病诱因、注意事项;②用药指导:为患者正确讲解胰岛素和降糖药的使用方式、注意事项,对于使用滴眼液患者,需做好正确教导工作,规范胰岛素注射方法,告知患者低血糖的预防措施;③眼部护理:当患者血糖控制在10 mmol/L,血压维持在160/90 mmHg时,需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且在检查后嘱咐患者多饮水,促使造影剂的代谢,同时还需嘱咐患者外出时佩戴墨镜,减少强光对眼部的刺激性,对于需实施激光治疗患者,还需嘱咐其多休息,定时清洗眼部,保持局部干燥、清洁;④饮食护理和运动指导:在保证机体营养量维持基础上,注意减少糖类成分的摄入,嘱咐患者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富含纤维的饮食,每日控制食物摄入量,减少油炸食物和糖分高的食物摄入,且每日坚持散步、慢跑等运动,每周3次,每次维持30 min。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内容如下。

(1)组建健康护理小组:为了保证患者得到专业性护理,小组成员需包含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强、沟通能力强的专科护师以及科室护士长、眼科主任医师、内分泌医师、科室主任等,在条件允许下,需配有营养师、心理医师、足病医师等,由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完成护理方案的拟定,在拟定前,需根据患者性格特点、病情合理拟定。

(2)制定健康教育路径:编导糖尿病教育资料,且在拟定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前,还需查阅相关资料、根据医师自身经验,合理拟定,且结合患者不同阶段和治疗计划合理制定相应健康教育路径。同时在实施护理路径前,需在专家评审后或修改后完成。

(3)住院期间健康教育:①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包括患者学历、性别、年龄、经济状况、饮食控制、对疾病的认知、文化背景等;②可通过发放健康知识卡片、一对一宣教、开展讲堂会等方式,为患者介绍糖尿病相关知识,包括预防潜在并发症、血糖监测、运动方法、饮食原则、药物治疗方法、诱发因素等;③对于使用胰岛素患者,需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包括:不可隔着衣物进行药物注射、注射前常规消毒皮肤、注射胰岛素前需摇匀、注射后针头停留超过5 s、注射部位进行小轮换、注射后及时更换针头、勿遗漏注射胰岛素、每日更换注射部位等;④可在每周天下午举行糖尿病相关知识讲堂会,主要让患者明白糖尿病相关注意事项和配合医务人员的重要性,且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个充分了解;⑤在健康教育期间,还需询问患者意见和反馈,根据其提出的各项意见,合理更改健康教育计划,直至患者良好掌握;⑥为了激发患者参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需鼓励家庭成员,共同参与该次实验,让患者感受到爱与归属感,从而提高依从性、配合性[3]。

(4)住院时健康教育:在出院前,帮助患者安装微信或QQ等现代交友软件,并帮助其关注医院公众号,告知患者如何查阅以往相关内容发放;①告知家庭成员院外协同参与患者的糖尿病管理;②强调遵医行为,且教会患者自我管理、护理方法;③在后期随访中,需每隔1天上传1次糖尿病相关知识,方便患者随时观看;④定期举行病友俱乐部活动,主要分享个人治疗经验[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遵医行为、护理服务满意度、DKT评分。

DKT评分(中文版糖尿病知识测试量表)[5]:<15分即为差;15~20分为一般;>20分为良好,总分23分。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遵医行为、护理服务满意度用(n)和(%)表示,进行χ2检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DKT评分用(x±s)表示,进行t檢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血糖水平值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对比护理效果

观察组遵医行为、满意度、DK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发生率可随着饮食规律改变和生活模式的改变,呈上升趋势,具有病程长、病残率高、合并症多、病发率高等特点,是一种因机体代谢紊乱引起的内分泌性疾病,经研究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群,病发率高达85%,目前需通过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值。在传统健康教育中,虽能够让患者明白药物使用方法和原则,但无法提高患者依从性[6-7]。

眼科糖尿病患者大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力下降、视物模糊,一旦治疗不及时,可产生多器官和多系统损伤,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五驾五车”(即血糖监测、药物治疗、运动治疗、饮食控制、健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健康教育能够通过向患者宣教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所需知识服务,从而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在传统护理中,关键在于基础护理,不仅无法达到满意效果,还缺乏针对性,较为形式化、呆板化,而全程健康教育干预更具有个体化、全面化、系统化、持续化,从而针对患者当前不足之处,给予相应的健康知识,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活习惯和观念,满足患者教育需求,且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从而利于血糖水平值的控制,改善患者病情[8]。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够规范患者各项治疗模式,包括血糖监测、药物治疗、运动治疗、饮食控制,通过将健康教育方式贯穿于各个环节和步骤,能够让患者明白服药的重要性和遵医行为的重要性,让患者得到持续、全面、系统化的护理服务,从而在根本上控制疾病恶化[9-10]。分析该次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血糖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全程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通过多种形式让患者明白糖尿病相关知识,并将健康教育护理延续至家庭,从而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和遵医行为。同时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DK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更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度,从而更加配合医务人员完成各项诊疗工作,加速疾病康复。

综上所述,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对疾病掌握度,用于眼科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显著,利于疾病控制和改善。

[参考文献]

[1]  朱戊冲,陈文亮,黄燕杏,等.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J].广东医学,2018,39(9):1395-1397.

[2]  刘晓梅,黄亚川,王小娟,等.对糖尿病合并烧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z1):33-34.

[3]  徐向静,杨娟,李小峰,等.应用看图对话工具对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6, 32(1):58-60,68.

[4]  薛燕.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2):224-225.

[5]  付立平.同步强化健康教育在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z1):248-249.

[6]  曹慧芳,刘向阳,潘婷婷,等.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204-205.

[7]  刘莉.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4):57-58.

[8]  邓贵香.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6):147.

[9]  陈小燕,吴小燕.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9):105-106.

[10]  韩金荣.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7):256-257.

(收稿日期:2019-07-16)

猜你喜欢
效果评价眼科糖尿病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肝脏射频消融术应用全面细致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升降散加味治疗眼科疾病验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