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外阅读拓展

2019-12-17 08:00乔爱桃
考试周刊 2019年88期
关键词:网络环境课外阅读

摘 要:互联网环境下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外阅读出现新的变化,要求教师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课外拓展内容与形势,大幅度提升高年级课外阅读效率,奠定小学语文成绩提升的基础。本文分析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外阅读背景与现状,探讨网络环境下拓展语文高年级课外阅读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环境;课外阅读;拓展内容

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外阅读已经不再受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尊重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师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外阅读内容与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促进学生自主阅读水平的提升。同时教师打破传统模式限制,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 结合实际情况,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

如果只是教师一个人在课堂上讲授知识,而忽略了学生们内心真实的想法,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不高的,也不能有效地促进小学课外阅读教学更长久和深入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们去表达自我,去讲述知识,在课堂中可以适当地进行角色转换,教师更多地去倾听他们的想法。家长禁止小学生接触网络,主要因为学生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面对如海量般的信息缺少判断信息正确与否的能力。如果小学生没有掌握信息筛选能力与技巧,互联网阅读时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进而出现错误行为。互联网环境下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小学生三观正处于快速形成时期,如果被不良信息影响直接影响到一生发展,课外阅读前要让学生掌握信息辨别能力。

互联网课外阅读前,教师总结不良信息的常见特征,并将其告知学生:网页杂乱无章,充斥着色情、暴力、血腥等内容,诱导填写个人信息。提升学生警觉性,遇到这类信息时会产生警觉心理,即便无法百分百预防,也不会出现轻易阅读上当受骗的情况。当学生遇到这类信息网站时,要第一时间关闭或找家长解决,网上阅读时难免出现这种情况,要保持情绪稳定,不要受到这类网页的吸引,及时关闭,将不良信息的影响降到最低,保证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此外,互联网阅读时尽量不要点击无关的东西,降低不良信息出现的概率,现在网络阅读都可以进入“阅读模式”,这种模式下基本不会出现不良信息,家长可以帮助学生进入“阅读模式”,保证正常阅读的进行。

二、 创新阅读教学,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是要创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表明,他们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上课时的注意力。根据小学生的逻辑特点和课堂教学内容,带来新鲜的、陌生的、有趣的教学感受,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还可以感到一种渴望学习的氛围。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营造出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关于阅读的文章有各种类型的,而且数量也很多,这对学生都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且十分贴合接近学生们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可是这些都不足以支撑它固定不变的这一弊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章经常固定的那几篇,所以其知识有限,并不能让小学生们对于阅读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这种新方式,通过展示桂林的图片,播放桂林的音乐和视频等来使得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將书中文字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从情感体验中体会文章内容,加深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更好地背诵与记忆这篇文章;再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该诗生动形象地描写庐山瀑布壮丽雄奇的景色,诗人充分地表达出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师在讲授该诗之前要先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找出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于该诗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来播放关于庐山瀑布的视频或者图片,与此同时,播放一些瀑布湍急的水流声,让小学生们在感受这一美景的同时逐渐地产生对于这首诗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之后,教师可以再采用提问的方式,询问学生们是否在现实生活中观赏过如此壮丽的景色,有没有听爸爸妈妈说过庐山瀑布这一著名景点。小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奇心重,而且对于未听闻过的东西都很感兴趣,他们会想要知道这么美丽的景色在哪里,这样就会集中注意力来听教师进行讲述。

三、 结合课外阅读,掌握课外阅读技巧

课外阅读如果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就要进行适当的创新,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来有效培养起学生们的语文素养。课外阅读要在师生平等交流互动的基础上展开更深入的教学,这样才能有利于建立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向小学生们灌输自主学习的观念,让他们学会自己去探究去思考,还可以和其他学生组成小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促进自身亲自参与了实践,能更多地掌握知识并且更深入地挖掘信息,还可以形成好的阅读习惯。

根据这一现象,教师要适当地向课堂上引入一些课外的相关阅读材料,这样可以将课堂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充分和完善,让他们有效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还要让学生感受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对于有意义的阅读片段采用课外阅读的方式进行讲解,唤起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外阅读教学。比如,教师可以整理一些课外的阅读书目以便小学生去阅读。《桥的运动》《漫谈桥的美》《园日涉以成趣》《故宫三大殿》《说华表》《三峡博物馆》《中国古代的茶具》等。小学生们可以每天睡觉前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久而久之,就可以对于文章进行准确的概括,对于日后的阅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们在课后提前去为下一节课做准备,在一篇文章中挑出里面最有意义的一段来给其他学生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们一同分享阅读的心得,而且还能够营造出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一旁聆听,在讲授接受后,可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们更加理解和掌握阅读的技巧。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明白这一道理,他们是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者,也是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去进行阅读的引导者。在这个片段赏析的过程中,教师转变了自我的角色,更多的是让学生去进行讲解。这样的课堂看起来才更有活力与生机。比如,《苏州园林》这一篇文章,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们阐述和讲解一下本文的重点片段,其他的让学生自行去准备。这强调的是民主、生生互动。更多的是由学生自己去进行预习学习,教师只是进行简单的引导而已。

四、 结语

总之,一线教学工作受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影响,在丰富阅读内容的同时出现各类网络垃圾信息。语文教师要融合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内容,逐渐探索适合网络环境的阅读方式,落实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要求,提升小学生高年级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杨秀萍.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对策[J].黑河教育,2017(5):85-86.

[2]罗桂清.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8):81.

[3]杨青.信息技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开发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3):85-86.

作者简介:

乔爱桃,江苏省新沂市,江苏省新沂市北沟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网络环境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点燃课外阅读的火焰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