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临空产业互补资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2019-12-17 08:17方晓波王静瑶
创新科技 2019年8期

方晓波 王静瑶

摘 要:以郑州临空产业集群内156家具有临空产业特征的企业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采集数据,运用基本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其互补资产体系现状,同时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其互补资产可获取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提升郑州临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互补资产;技术创新绩效;临空产业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9)8-45-9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9.08.007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实验区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业收入超过10000亿元[1]。与航空运输关联度高的高端制造业是创新强度高、知识密集的临空产业。临空产业的发展为河南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河南省制造业的水平参入国际竞争。互补资产是代表着一系列与核心技术配套,辅助核心技术从创新中获利的关键性资产。因此,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郑州临空产业中的互补资产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基于此,本文以郑州临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为调查样本,探讨互补资产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1 相关概念

1.1 临空产业

时效性强、重量轻和体积小的特点。按照对航空运输的依赖程度,可将产业种类加以归纳分为机场核心型产业、机场附属型产业及机场关联型产业3大类[2]。郑州航空港作为国家批准的第一个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国家级新区,其战略定位是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航空偏好型高端制造业,现已形成航空物流、航空制造维修、精密机械、智能终端(手机)、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生物医药、商贸会展等8大产业园,逐渐发展成为临空产业集群[3]。根据临空产业的内涵和特点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行业标准分类,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的精密机械、光学仪器、医疗器材及钟表制造业、电力机械器材及设备制造业、电子零配件制造业与电脑、通信及视听电子产品制造业为研究对象。

1.2 互补资产

互补资产是与核心技术相配套的支持性资产,主要包括互补技术、制造能力、品牌、销售和服务网络等。Teece指出在薄弱的专利体制或是低跳跃式创新情况下,互补资产在获取创新产生的垄断租金上具有重要作用[4]。要从一项创新项目中成功获利,不仅需要核心技术,还需要相关的互补资产做支撑[5]。Teece把互补资产分为两大类:通用互补资产和专用互补资产,其中专用互补资产又分为单边專用互补资产和双边专用互补资产。通用互补资产指不需要为某一特定创新而改变的具有通用目的的互补资产。单向专用互补资产指互补资产与创新之间存在着单向的依存关系。双向专用互补资产指互补资产与创新之间存在双向的依存关系[6-7]。

2 临空产业集群中的互补资产体系

临空产业集群中通用互补资产主要是指融资服务,法律、政策、管理咨询等中介服务,行业协会提供的支持,企业孵化器提供的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专业人才等。专用互补资产体系主要是指制造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和销售渠道、互补技术、售后服务支持系统、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等。提供专用互补资产的集群组织成员主要有科研机构,产业链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渠道商,客户,竞争者,专业制造企业以及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8]。

3 实证分析

3.1 理论基础和假设

3.1.1 理论基础。技术能力和互补资产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两类主要资源。企业技术能力是衡量企业在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表现,即掌握、利用、适应、改变和发展技术的能力[9]。技术开发能力、技术管理能力和对关键技术的掌握情况是企业技术能力的主要体现。

互补资产是技术创新获利的重要保障,临空产业集群提供给创新者必要的外部互补资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创新者内化互补资产带来的创新周期延长、效率降低的问题。

本文以此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研究临空产业集群中的互补资产对于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主要研究框架是分析临空产业集群中互补资产和技术能力两个变量与技术创新绩效变量的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临空产业集群中各类型互补资产的可获取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为了提高模型的拟合优度,把对技术创新绩效指标有重大影响的技术能力变量也纳入模型中进行研究。

3.1.2 研究假设。研究假设主要是针对临空产业集群中互补资产与技术创新绩效的相关关系。根据互补资产的类型,将研究假设分为两个层次:专用互补资产层面和通用互补资产层面。对于这两个层面假设的检验方式,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为主、以描述性统计分析为辅的分析方法进行检验。假设1:在临空产业集群中,互补资产获取度高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高。

①专用互补资产层面

专用临空产业集群主要有制造能力、市场能力和渠道、原材料和零部件、互补技术等。这一层面的假设主要根据专用临空产业集群的类型细分为以下4个假设。假设2:临空产业集群中,供应商提供优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正向影响。假设3:临空产业集群中,制造企业提供的互补制造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正向影响。假设4:临空产业集群中,渠道商优秀的市场能力和优质的渠道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正向影响。假设5:临空产业集群中,互补技术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正向影响。

②通用互补资产层面

临空产业集群中的通用互补资产主要有融资渠道、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政府支持体系等。因此,这一层面主要分为以下4个假设。假设 6:临空产业集群中,便利的融资渠道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正向影响。假设 7:临空产业集群中,丰富的人力资源供应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正向影响。假设8:临空产业集群中,便捷的中介服务(包含行业协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提供的服务)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正向影响。假设 9:临空产业集群中,政府支持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正向影响。

基于前文对互补资产、临空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可以得出本文研究假设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下面将以郑州航空港临空产业集群为例,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

3.2 问卷设计与样本采集

3.2.1 问卷设计过程。本文参考王缉慈、魏江等人的成果,设计出的量表初稿并对量表初稿进行试调查,验证量表中指标描述和设置的合理性。根据回收结果以及与调查对象的访谈情况,调整问卷的表述方式和指标设置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剔除明显不符合逻辑和数据缺失比较明显的问卷后,问卷数据通过了信度和效度的测验,形成最终问卷。

3.2.2 问卷内容。问卷内容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企业基本信息(企业性质、规模、创新程度)、技术能力、互补资产以及技术创新绩效。对于技术能力和互补资产的指标设计中,互补资产指标所占的比重较大、变量设计较为详尽,原因在于互补资产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技术能力只是作为辅助研究指标。

3.2.3 调查对象。本文的调查对象主要是郑州航空港临空产业集群内的各类型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产品开发人员、生产人员、市场开发人员等,其中以技术开发人员和市场开发人员居多,原因在于这两类人员对于企业的技术能力和产业集群中的互补资产状况比较了解。为了提高研究的可靠性,本次调查涉及的企业尽量包含各种性质和规模的企业。

3.2.4 样本采集。本次调查一共涉及156家具有临空产业特征的企业,既有大中型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其中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居多。本次调查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发放问卷,也有一部分是通过面谈方式采集样本,发放和回收的时间分别是2018年9月和2018年11月。通过对问卷的筛选,最终获得234份有效问卷作为最终研究对象。

3.3 信度与效度分析

3.3.1 信度分析。测量变量1:互补资产,11个指标题数:Cronbachs a=0.816 3;测量变量2:技术能力,5个指标题数:Cronbachs a=0.867 70;测量变量3:技术创新绩效,7指标题数:Cronbachs a=0.929 9。通常Cronbachs a大于0.8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信度。数据显示,各类测量变量的Cronbachs a值都大于0.8,因而本文整体信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3.3.2 效度分析。我们主要从内容信度和构造信度两个方面进行效度分析。

①内容效度。本研究参考了相关文献和问卷设计,并且建立在试调查和面谈的基础上,由此推断,该测量工具满足内容信度要求。

②构造效度。本文使用Pearson相关关系检验个体项目和总体项目相关系数的显著水平。互补资产个体项目与项目总体的相关系数如表1,技术创新绩效指标个体项目与项目总体的相关系数如表2。这些数据显示测试问卷具有很高的构造效度。

3.4 描述统计分析

3.4.1 样本基本数据分析。①企业性质。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企业性质的分类,本文将企业性质分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调查的企业总数为156,其中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54家,占比34.6%;民营企业52家,占比33.3%;中外合资企业26家,占16.7%;外商独资企业24家,占15.4%。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经济区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数量占较大比重,三资企业的比重相对较少,所以调查对象在企业性质方面的结构符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实际情况。

②企业规模。对于企业规模的调查,主要是采用了2017年营业额和员工人数两个指标。被调查的企业中,2017年营业额在3 000万元以下有44家(28.2%),3 000万~10 000万元有46家(29.5%),10 000万~30 000万元有36家(23.1%),30 000万~500 000万元有30家(19.2%),不同规模的企业调查数量相对比较平均。员工人数在100人以下的有48家(30.8%),101~500人的有38家(24.4%),501~1 000人的有36家(23.0%),1 001~5 000人的有32家(20.5%),5 000人以上的有2家(1.3%)。

③企业创新技术或产品项目数。这一指标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创新程度。每年的创新技术或产品项目数量在10个以下的企业有22家(14.1%),11~20个的有36家(23.1%),21~30个的有36家(23.1%),31~40个的有40家(25.6%),40个以上的有22家(14.1%)。

3.4.2 互补资产体系分析。本文对调查问卷的互补资产部分做基本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包括平均值和标准差统计指标,统计结果如表3。

以上数据说明,专用互补资产方面,可获取度较高的是制造能力(B2_2),其次是原材料供应(B2_1);可获取度较低的是分销渠道和市场能力(B2_3)、互补技术(B2_4、B2_5)。通用互补资产方面,可获取度较高的是政府扶持政策(B2_10)、專业人才(B2_7);融资服务、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中介服务机构的可获取度相对较低。

3.5 回归分析

3.5.1 因子分析。本文涉及的变量较多,为去繁就简,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从技术能力和互补资产各测量变量中提取出主要因子,把相关的变量转换为有实际意义的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因子个数时将因子特征值大于1作为标准,提取出主要因子,采用最大变异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旋转,让因子有命名解释性。

①技术能力因子分析。通过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到,大部分变量的相关系数都较高,各变量间呈现较强的线性关系,而且巴特利特球度(KMO and Bartlett's)观测值为0.825。因子1主要解释了企业技术管理水平(B1_3)和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管理能力(B1_5),因此将其命名为“技术管理能力和水平”;因子2主要解释了企业对产业内关键技术的掌握程度(B1_1)和企业功能、设计与同业的比较优势(B1_2),将其命名为“产业内技术掌握和功能设计优势”。因子3主要解释了企业研发人员的技术经验能力(B1_4)一个变量,因此保持名称不变。

旋转后的技术能力因子载荷如表4。

②互补资产因子分析。通过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到,大部分变量的相关系数都较高,各变量间呈现较强的线性关系。因子1主要解释了B2_5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状况、B2_6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融资服务的便利性、B2_4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发明和专利的可获取性、B2_11行业协会的帮助、B2_10政府扶持政策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B2_8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中介服务的便捷性,因而将其命名为“科研、融资、政府、协会、中介服务”;因子2主要解释了B2_9企业与科技企业孵化联系紧密度、B2_7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专业人才的可获取性,因而将其命名为“科技孵化器、专业人才”;因子3主要解释了B2_2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制造企业的可获取性、B2_1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原材料供应商的可获取性、B2_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分销渠道、专业销售企业的可获取性,因而将其命名为“供应链上下游互补能力”。

旋转后的互补资产因子载荷如表5。

3.5.2 聚类分析。假设1的分析和验证。“在临空产业集群中,互补资产获取度高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高”,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把调查样本区分为互补资产高位势企业和互补资产低位势企业。第一类命名高互补资产群,共有68个调查对象;第二类命名低互补资产群,共有88个调查对象。将高互补资产企业和低互补资产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指标均值做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互补资产的技术创新绩效指标均值为3.928 6,低互补资产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指标均值为2.987 4,可见互补资产可获取度较高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相对较高。以上分析验证了理论假设1的成立。

高互补资产企业各类互补资产可获取度如表6。低互补资产企业各类互补资产可获取度如表7。

高互补资产企业和低互补资产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绩效对比:高互补资产企业,数量68家,技术创新绩效平均值2.987 4,技术创新绩效标准差0.505 22;低互补资产企业,数量88家,技术创新绩效平均值3.928 6,技术创新绩效标准差0.472 80。

3.5.3 线性回归分析。①线性回归分析过程。本文将互补资产和技术能力提出的主要因子作为自变量,把技术创新绩效指标作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这些因子与技术绩效指标间的线性关系,并且进行显著性分析。

主要分析步骤为:

第一,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因变量为企业技术创新绩效(Y),变量值采用技术创新7项指标的均值。自变量为互补资产和技术能力指标的各个因子:“科研、融资、政府、协会、中介服务”(X1),“科技孵化器、专业人才”(X2),“供应链上下游互补能力”(X3),“技术管理能力水平”(X4),“产业内技术掌握、功能设计优势”(X5),“研发人员技术经验能力”(X6)。

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Y=A·X1+B·X2+C·X3+D·X4+E·X5+F·X

(1)

Y:企业技术创新绩效;X1:科研、融资、政府、协会、中介服务;X2:科技孵化器、专业人才;X3:供应链上下游互补能力;X4:技术管理能力、水平;X5:产业内技术掌握、功能设计优势;X6:研发人员技术经验能力。

第二,解释变量的筛选策略采用了逐步筛选策略(Stepwise),并做拟合优度分析和多重共线性检测。解释变量一共经过了4步筛选,每一步的目标都是选择与因变量关系显著的自变量进入模型,模型4为最终模型。由表8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模型4中的全体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是显著的,可以建立线性模型。

第三,观测每一步检验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残差分析和强影响点探测。残差分析主要采用了标准化残差的非参数检验结果以及标准预测值和标准残差的Spearman等级相关关系两项检验方法。模型4的库克距离小于1,且杠杆值较为平均,没有明显较大的点,说明没有发现明显的强影响点。

第四,回归方程模型建立。上述分析结果说明模型4较为合理。最终建立的回归方程为:

技术创新绩效=0.261·X1+0.246·X4+0.191·X3+0.149·X5+3.518          (2)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逐步筛选策略),限于文章篇幅,整体回归分析结果的列表略去。在互补资产体系方面,“科研、融资、政府、协会、中介服务”因子(回归系数为0.261)以及“供应链上下游互补能力”因子(回归系数为0.191)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且达到了显著水平。在技术能力方面,“技术管理能力、水平”因子(回归系数為0.246)和“产业内技术掌握、功能设计优势”(回归系数为0.149)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且达到了显著水平。

②假设分析和验证

在专用互补资产层面,得到验证的假设有:

假设2:供应商提供优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正向影响。假设3:制造企业提供的互补制造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正向影响。假设4:渠道商优秀的市场能力和优质的渠道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正向影响。

部分得到验证的假设有:

假设5:互补技术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正向影响。互补技术指标由“发明和专利的可获取度”“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状况”两个变量解释。其中影响关系显著得到检验的是“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状况”与技术创新绩效正向影响。

在通用互补资产层面,得到验证的假设有:

假设6:便利的融资渠道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正向影响。假设8:便捷的中介服务(包含行业协会、科技企业孵化器提供的服务)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正向影响。假设9:政府支持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正向影响。

没有得到验证的假设有:

假设7:丰富的人力资源供应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正向影响。从上述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产业集群中,外部互补资产体系对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专用互补资产体系中,“互补制造能力”“市场能力和渠道”“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及来源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互补技术”显著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这说明集群内产业链上下游的完善程度、配套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发展对于技术创新成果商业化具有重要影响,也证实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雄厚的科研实力对于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是,互补技术的另一指标“发明和专利的可获取度”与技术创新绩效的线性关系并不显著。

在通用互补资产方面,产业集群中的“融资渠道”“中介服务”“政府支持体系”显著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说明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产业集群中,融资渠道广、能获得便捷的中介服務以及政府支持政策倾向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高。

3.6 研究结论

3.6.1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产业集群中的互补资产体系现状。

总体而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产业集群内已经建成了初步的互补资产体系,但各互补资产发展不均衡、发展程度不高。

在专用互补资产方面,可获取度较高的是“制造能力”和“原材料供应”,“分销渠道和市场能力”及“互补技术”可获取度较低。这说明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产业中,配套的制造企业和原材料供应商能力较强,能够满足创新企业对于互补制造能力和原材料的要求,很好地支撑了集群内其他企业的技术创新。但是下游的渠道商和市场运作者则表现不佳,存在市场能力不足、专业能力不强的问题。与此同时,互补技术可获取度较低反映了企业间技术合作不够紧密,而且与科研机构和大学合作较多的主要是大型国有企业,而小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与科研机构和大学之间合作较少。

在通用互补资产方面,可获取度较高的是“政府扶持政策”“专业人才”,可获取度较低的是“融资服务”“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提供的中介服务。这说明,一方面,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以政府为导向的高新园区,政府扶持政策在吸引企业入驻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附近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智力来源。但是,在融资和中介服务等方面相对较弱。

3.6.2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产业集群中互补资产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产业集群中,外部互补资产体系对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与企业技术能力的作用不相上下。这说明了开放式创新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流模式,产业集群这一中间组织给集群成员带来的互补资产效应,促进了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

其中,专用互补资产体系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它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商业化成功与否和最终的利益归属。“互补制造能力”“市场能力和渠道”“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及来源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互补技术”等专用互补资产有利于显著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这说明集群产业链的发展阶段以及创新者与产业链中其他成员之间的合作状况最终决定了专用互补资产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在临空产业集群中,通用互补资产为企业提供了专业化的服务、各种便利的融资渠道和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是核心技术商业化不可或缺的服务型互补资产。通用互补资产主要有“融资渠道”“中介服务”“政府支持体系”和“人力资源”等,其中“融资渠道”“中介服务”“政府支持体系”有利于显著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这说明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产业集群中,融资渠道广、能获得便捷的中介服务以及政府支持政策倾向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高。

4 对策与建议

一是政府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政府应该充分发挥推动和引导作用,在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思路的指导下,有目标地引进有产业带动优势的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重点发展具有强大市场能力的下游分销渠道,实现规模扩张和产业链的延伸。

二是企业应当强化对专用互补资产的投资。建立与技术创新配套的关键性互补资产,企业也应当与产业集群中的各类型互补资产所有者积极合作,充分共享资源和能力,抓住技术创新商业化的良机。

三是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高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是临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保障。郑州市虽然集中了河南省内不少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但这些单位大部分都不在郑州航空港的地理区域内,因而迫切需要出台政策激励这些机构为郑州临空产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四是发展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实证调查结果显示,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便捷的融资渠道”获取度较低。而且根据《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报告(2018)》,企业自筹和向银行贷款是高科技产业化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风险投资、国家或地方资金等其他资金来源相对较少[10]。因此,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应当引进国内外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进一步完善技术产权交易所等融资平台,发展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五是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鼓励公共中介服务企业化与民间中介服务自主化发展,提高中介机构人员素质和专业服务质量,当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少、单个孵化器的规模小、服务能力弱,需要重点扶持、促进其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EB/OL].(2013-04-22)[2019-07-27].

http://www.ndrc.gov.cn/zcfb/zcfbghwb/201304/t20130422_588370.html

[2] 曹允春,踪家峰.谈临空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99(3):60-63.

[3]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区情概揽[EB/OL].(2019-07-27)[2019-07-27].http://www.zzhkgq.gov.cn/general.jhtml?#s

[4] Teece D J.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mplication for integration, corporation and public policy[J].Research Policy,1986:285-305.

[5] Marco Ceccagnoli and Diana Hicks.Complementary Assets and the Choice of 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 Large Sample of U.S.Technology-Based Firms[J].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13(1):99-111.

[6] Ceccagnoli M, Graham S J H, Higgins M, et al.Productivity and the role of complementary assets in firms demand for technology innovations[J]. Ind. Corporate Change, 2010:839-869.

[7] Zhang H Y, Lv S.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e Mediating Role of Supply Chain Lear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Science, 2015( 3):199-210.

[8] 中國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打造完整创业生态系统[EB/OL].(2015-01-15)[2019-07-27].http://www.tj.xinhuanet.com/xhzjgr/2015-01/05/c_1113878859.htm

[9] Wong J K. Technology transfer in Thailand: descriptive validation of a technology

Transfer mode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5(7-8):788-796.

[10]金真,王国安,王文光,等.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报告(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Complementary Assets and Technologic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Zhengzhou Airport Industries

Fang Xiaobo, Wang Jingyao

(Business Schoo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Henan 464000 )

Abstract: Taking 156 companies with airport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in Zhengzhou Airport-Oriented industrial cluster (AIC) as the samples, data were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 and in-depth interview,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were utilize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mplementary assets system in AIC. On the other h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vailability of complementary assets and technologic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AIC,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made. Based on that,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technologic innovation ability of Zhengzhou AIC from the two perspectives of enterprise and government.

Key words: complementary assets; technologic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irport-oriented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