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县域经济均衡发展政策优化研究

2019-12-17 08:17李小珍张雨倩
创新科技 2019年8期
关键词:均衡发展县域经济浙江省

李小珍 张雨倩

摘 要: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基本支柱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其均衡协调发展是促进各省(区市)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浙江省整体经济发展强劲的势头下,县域经济之间差异不断扩大,这将导致浙江省整体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只有多管齐下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教育和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以及相关制度政策优化创新,才能为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提供制度支撑,从而促使浙江省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浙江省;县域经济;均衡发展;政策优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9)8-38-7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9.08.006

1 引言

我國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存在着显著的东西和南北区域上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而且存在着全国各省(区市)及其县域经济分化发展的现象。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我国经济转型的空间核心。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正处于加速分化的时期,对于经济发展迅速的浙江省来讲,县域经济分化发展问题愈加凸显。2017年浙江省县域生产总值达到了22 354.57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3.2%,比1978年增长了226倍。2018年全国百强县中浙江省有22个县市入围,占52个县市总数的42.31%,说明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成绩显赫。但查看入围全国百强的22个县市所处地理可知,有13个位于浙东北,9个位于浙西南。这表明浙江省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县域经济发展呈现西南—东北带状发展的格局。从2017年浙江省52个县市的生产总值排名来看,排名靠前的县市多位于浙东北地区,如慈溪市(1 532.57亿元)、诸暨市(1 165.38亿元)、余姚市(1 007.86亿元)和位于东南沿海的温岭市(990.36亿元)、浙中地区的义乌市(1 158.18亿元),而排名最后五位的县市全都分布于浙西南地区。这表明经济发达县市主要集中在浙江东北地区和温台沿海一带,欠发达县市主要聚集在浙西南地区。浙江省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从浙西南到浙东北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即浙东北县域经济发展整体优于浙西南,这表明浙江县域经济分化发展态势明显,长远来看,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不利于整个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鉴于此,本文在对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程度衡量分析的基础上,探析县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优化建议。

2 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程度衡量

衡量地区经济差异的指标很多,这里用人均GDP衡量浙江省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过计算各县市人均GDP的极差和标准差衡量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绝对程度,计算泰尔指数的变动率来衡量各县市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

2.1 各县市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

区域经济绝对差异是各区域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绝对量的非均等化现象,反映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等级水平差异。这里将采用极差和标准差两个指标来衡量浙江省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极值是指某一指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反映该指标变动的最大幅度,极值越大浙江省各县市之间的绝对差异越大,可以用计算公式[R=Xmax-Xmin]来表示。式中,R是极值,Xmax是浙江省各个县市中人均GDP 最大值,Xmin是最小值。标准差可表示研究对象在研究范围内的离散程度,反映样本远离总体平均值的程度,标准差越大浙江省各县市之间的绝对差异越大,其计算公式为[SDti=1nXit-Xt2n]。式中,SDt是标准差,Xit是第t年第i个区域的人均GDP,[Xt]是第t年各区域人均GDP的均值,n是浙江省县域总数。计算2008—2017年浙江省52个县市的人均GDP的极值和标准差并绘制成曲线图(如图1),可以看出,2008—2015年期间浙江省52个县市的人均GDP的极差和标准差都呈不断增长的趋势,2015年的极差和标准差是2008年的2倍,浙江省各县市之间的绝对差异呈不断变大趋势。但2016年极差和标准差比2015年分别减少了14.7%和30%,浙江省各县市之间的绝对差异近年来首次有所减小。究其原因,发现其与同期人均GDP排名倒数的文成县和泰顺县在2016年的快速发展有关。2016年文成县和泰顺县的人均GDP环比增速分别达到82.87%和67.61%,实现了超快速增长,而同期经济发达县市的人均GDP增长相对较为缓慢,该变化说明浙江省近年来实施的促进县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有了一定的成效;但2017年极差和标准差又有所增加,虽然数值仍低于2015年,但近十余年来浙江省县域经济总体上呈现差异化发展趋势,这表明浙江省县域经济整体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

2.2 各县市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

绝对差异能够直观地描述地区经济的差异程度,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但却受到地区经济发展基数大小的影响,而相对差异消除了总量大小的影响,反映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使不同的时间点具有可比性。因此,本文使用泰尔指数(Theil index)的变动率来衡量浙江省县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泰尔指数是泰尔提出的可按加法原理进行分解的不平等指数,反映相对差异的大小,T值越大浙江省各县市之间经济差异越大。其计算公式为[T=i=1Nyjlogyipi]。式中,T是泰尔指数,yi是i县域GDP占浙江全省的份额,pi是i县域的人口数占浙江全省的比重,N是浙江省县市总数,计算2011—2017年浙江省52个县市的人均GDP的泰尔指数并绘制成曲线图(见图2)。2011—2016年浙江省52个县市的人均GDP的泰尔指数呈上升趋势,同期浙江省各县市之间的相对差异不断变大,但2017年泰尔指数有所降低,相对差异减小。究其原因,与近年来实施的促进浙江省县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关,科学的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浙江省欠发达县域的经济发展,如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的实施,使得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得到一定的增强。

4.2 大力推动教育科技创新发展

浙江省政府应尽量避免财政投入不均衡,在综合评估各县市财政收入水平、支出水平、人口数、土地面积等因素的基础上,对财政困难县市给予重点倾斜,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充分利用财政促进欠发达县域教育资源优化、科学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要加大对欠发达县域科技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进一步发挥该地区科技教育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教育方面,贯彻落实财政配比支持办法,对欠发达县域科教事业的配比资金进行倾斜,足额安排该区域内中小学公用经费,建立优质高等教育省内对口帮扶机制,切实加大财政对欠发达县域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入;另外,积极鼓励周边教育资源丰富的县市横向支援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欠发达县域,实施教育捐赠奖励政策,对提供援助的发达县域给予财政上的奖励,以此来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和均衡,加快为欠发达县域培养充足的人才。在科技方面,应该充分发挥财政对于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加大对欠发达县域产业集聚区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财政投入;对欠发达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施行财政补贴和贴息政策。

4.3 优化各项财税制度政策改革

财税政策具有重要的政策引导作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方向,因而促进浙江省县域经济均衡发展需要一系列财税配套政策的实施。

首先,根据现行财政体制“扩权强县”改革和“省管县”行政体制改革,强调两种体制的相互配合和良性互动,实现二者和谐推进。如杭州市下辖的淳安、建德等县市,经济相对落后,难以完全依靠省级政府的财政支持而实现自身经济的协调发展,而杭州市级政府有能力和财力来支持其下辖县市的发展,因此可以参考杭州市上一轮行政体制的调整,将其下辖县市改为区,但在财政上仍保留省管县的财政政策,以此来促进欠发达县域发展。此外,实现县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是解决县域财政分化发展的起点,要合理划分县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建议根据受益范围、县级政府的实际财力、公共产品的性质等划分事权。属于省、市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嫁给县级政府尤其是欠发达县级政府;对于省、市政府和欠发达县市政府共同承担的事务,要尽可能降低财政困难县的财政负担比例。

其次,浙江省政府应加大对欠发达县域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并对其转移支付的结构和形式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和完善,以缓解县级财政的压力。譬如针对浙江省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过低的问题,实施差异化转移支付政策,可以根据欠发达县域的具体情况适当扩大对其一般转移支付的比例。考虑建立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制度,不断规范分散在省、市政府各部门的专项资金,并将其完善到一般转移支付中,按一般性转移支付性质下到县级政府,使得专项拨款更加科学、公正、有效益。或者探索激励型的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将部分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与欠发达县市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挂钩,以此鼓励欠发达县市进一步推行财税改革,重视培植财源、增收节支。同时,考虑建立发达县域支援欠发达县域的横向资金转移机制;完善鼓励发达县市参与横向转移支付的激励机制,将区域间横向转移支付的规模、绩效评估结果纳入考核体系和地区发展评价体系中,进而提高发达县市帮扶欠发达县市的积极性;均衡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横向转移资金的方法,还可以通过经济合作的方式加强地区间的横向往来,给予欠发达县域科技、人才、教育方面的帮扶,变“输血”为“造血”,着眼于提高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如在欠发达县域投资兴办高质量学校或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等。

此外,“营改增”后,地方固定财政税收收入骤降,长期来看,欠发达县域政府财政压力和风险增加。建议尽快建立健全地方税收体系,科学确立地方主体税种。结合浙江省52個县域经济发展排名,整体上看可以考虑建立以改革后的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或者消费税等税种作为地方主体税种。同时,允许省级政府结合不同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有权利调整地方税的税目和税率,并允许其制定实施细则。

参考文献:

[1] 曹前满.极化效应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进路、瓶颈与出路[J].经济与管理,2016 (5):46-53.

[2] 蒋天颖,华明浩,张一青.县域经济差异总体特征与空间格局演化研究:以浙江为实证[J].经济地理,2014(1):35-41.

[3] 陈翊,冯云廷,俞杨安.浙江省县域经济格局的空间演化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3):16-20.

[4] 高菠阳,王萌,任建宇.财政转移支付的空间格局及其对中国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效应[J].经济地理,2018(11):30-38.

[5] 贾敏,雷显兵,赵卫权,等.贵州省县域经济增长差异分析[J].科技创新,2017(6):28-30.

[6] 张国兴.制度创新视角下县域财政协调发展研究[J].中州学刊,2012(7):49-52.

[7] 沈玉平,王攀学,丁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政策研究:基于浙江县域经济视角[J].财经论丛,2014 (2):22-29.

[8] 靳媚,蔡延泽.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作用研究[J].科技创新,2018(3):9-12.

[9]胡月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开发研究, 2014(2):20-23.

[10] 王曙光,李金耀,章力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财税规制的主体与路径[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5-94.

[11] 周腰华,王振华,张广胜.基于八大经济区视角的中国县域经济增长差异与趋同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7(2):55-60.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Policy of County Economy in Zhejiang

Li Xiaozhen, Zhang Yuqian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 County economy is the basic pillar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and an important link of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alanc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s an important path to promot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provinces (cities or autonomous regions).Under the overall strong momentu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county economy are expanding, which will lead to the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Zhejiang province to be lagged. Only a multi-pronged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optimizing and innovating related systems and policies, can provide institutional support for the county economy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Province to realiz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so as to realize its sustained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Zhejiang; county economy; balanced development; policy optimization

猜你喜欢
均衡发展县域经济浙江省
欢天喜地过大年
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