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实践及经验探讨

2019-12-17 08:07苏海明董健
商情 2019年52期
关键词:众创空间广东高校

苏海明 董健

【摘要】本文概述了众创空间的定义及发展历程,探讨了数所广东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实践,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广东工商职业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制度与组织建设、空间硬件与平台软件建设、师资团队建设、多方合作、众创空间活动与创业比赛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广东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经验。

【关键词】广东 高校 众创空间

1.众创空间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众创空间是以科技型创业项目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团队孵化为主要任务,通过提供联合办公和“前孵化”服务,提高创业团队素质和技能,降低创业成本和门槛,引导和帮助创业团队将科技创业点子转化为实业创业的各类科技创新创业场所。[1]众创空间的功能是为创业者、创业团队、初创企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孵化服务。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曾说:“众创空间不仅是装载创新者、创业设施的载体,更是承载创新内容、创业服务、创新文化和创业精神的载体。”

众创空间的发展历程如下:

2010年,深圳柴火空间正式成立,这是深圳第一家创客空间,也是中国众创空间的先驱;

2013年底,17 家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授牌;

2014 初,众创空间纳入国家级孵化器管理系列,众创空间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重视,管理機制大大完善;中关村创业大街面世;科技部火炬中心将关于创新型孵化器的调研报告上报科技部;

2014 年 9 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举措,“双创”热潮全面展开;

2014 年底,前科技部万钢部长在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等地作专题调研,并报国务院;

2015 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李克强总理走进深圳柴火空间调研,为“双创”事业“添柴”;

2015年3月,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颁布,全面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意见》明确抓好加快构建众创空间,降低创新创业门槛,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支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丰富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等8个任务。[2]

自诞生以来,我国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事业蓬勃发展,数量迅速增加,据统计,截至2018年,全国创业孵化载体 11808 家,其中孵化器4849 家,众创空间6959 家;国家备案创业孵化载体 2928 家,其中孵化器980 家,众创空间1948 家;国家备案专业化众创空间 50 家。

2  广东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实践

众创空间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是一种开放式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面向大众创新创业者的综合性服务平台。[3]众创空间与当地的产业基础存在紧密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增强当地对高端人才的吸附能力,有助于汇聚创新资源与分散创新风险。众创空间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因此广东许多高校都建设了本校的众创空间。

2.1  中山大学众创空间

在中山大学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创新服务与管理,致力于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链条,以支持高校学生实习和创业实践为目的,设立了“中山大学众创空间”。

中山大学众创空间以科技型创业项目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提供创业孵化服务,提高创业团队素质和技能,降低创业成本和门槛,引导和帮助创业团队将科技创业点子转化为实业创业,设有初级孵化区(含虚拟单元)、高级孵化区、公共会议室、交流区、展示区等。中山大学众创空间在学生创业就业服务和创新创业培育方面获得显著成效,获得了多项资质。

中山大学众创空间与中山大学团委、就业指导中心及相关院系等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建立了从创业教育系列培训、创业大赛到大学生创业园较为完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链。中山大学众创空间参与承办了“广东创新+ 海珠梦起航”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众创杯”大学生启航赛暨“赢在广州”大学生创业大赛、广东“互联网+旅游”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创业大赛。

2.2  华南理工大学众创空间

华南理工大学原众创空间名称为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位于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于2014年挂牌成立,总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基地旨在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多渠道多措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华工已有上百只创新创业队伍。

2017年11月,华南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旨在为本校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创业初期的办公场所、创业指导咨询、创业团队培训、创业投融资对接、创客互动交流等相关指导服务,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多渠道多措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创新创业基地与大学城校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一起,南北相衬,砥砺前行,共同推动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实践的发展。

2.3  华南农业大学众创空间

2015年12月,“广东省高校创新创业联盟”成立,华南农业大学任首届理事长单位。华南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践两大体系,形成了以“立体式、链条式、递升式、全程化”为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系,打造了燕山区创业孵化基地、泰山区创客空间、启林区创新创业展示基地共20000平米的三大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目前已经有101个创业团队正在创业孵化基地以及创客空间孵化,近三年来,华南农业大学学生注册成立公司92个,带动了近500人就业。

2.4  广州大学众创空间

广州大学“三创营众创空间”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是以服务广州大学师生为主,辐射整个广州大学城、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开展“创新、创造、创业”三创人才培育和创业项目孵化的实体与虚拟空间相结合的国家级众创空间。三创营众创空间坚持立足公益性,为入孵团队提供链条式服务和递进式资金支持。众创空间为入孵企业或创业团队免费提供独立办公场地或工位,以及接待室、头脑风暴室、路演厅等公共设施。同时,众创空间提供创业培训、孵化培育、融资对接、协助注册公司等创业服务,为创业团队举办导师问诊、创业讲座、项目打磨会等活动。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青创社区是“开放式联合办公+高能级创业资源+复合型股债融资+精准化多层次社交+全链条创业服务”的低成本、全要素、一站式创业服务综合体,2019年6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青创社区被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评为2019年度优秀中国青年创业社区。

3.  广东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经验

3.1  制度与组织建设

通过对上述数所广东高校的调研可以得出,广东高校众创空间在建设伊始,就首先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以此规范众创空间的管理,这些规章制度详细列明了众创空间入驻团队的条件、在众创空间内的考核标准及毕业条件。在组织建设方面,高校一般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学院等专门机构来管理本校的众创空间,有的还成立了众创空间管理委员会,此外还依托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部门等负责开展创业实践教育,开展创业讲座、组织创业培训训练,[4]有条件的高校甚至成立专门的公司来管理本校的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基地或孵化产业园。

3.2  空间硬件与平台软件建设

空间硬件建设是众创空间建设的基础,经过调研得知,高校的众创空间场地首先是在学校校园内选址一块区域,用来作为众创空间,开展各项活动。有条件的高校会与其他机构进行合作,在校外获得场地来建设众创空间。平台软件建设是众创空间拓展深度广度的必要补充,许多高校都通过网络建立了创新创业平台,整合各项资源。

3.3  师资团队建设

众创空间的发展需要一支强大的师资团队,师资团队包括了几个方面的人员:一是学校校领导挂帅,领导学校众创空间建设,学校有关部门协同,部门负责人参与工作小组;二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的本校教师,尤其是有丰富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及学识渊博的教授;三是聘请的校外导师及专家,负责学生的产业思维指导,向学生传授创业实践经验;四是具备众创空间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

3.4  多方合作

众创空间的建设需要多方的合作,从调研可以看到,除了本校以外,众创空间的建设還需要得到政府、其他学校、企业、科研机构、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等的帮助。只有通过多方的紧密合作,众创空间才能得到多方面的资源,取得快速的发展。

3.5  众创空间活动与创业比赛

从调研得出,广东高校众创空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所有高校都开展或参与了各类创业比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许多高校众创空间成功孵化了一批企业,达到了众创空间建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增栩.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对比分析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14):38-41.

[2]张崴,李航,陈奡册,卢湖川,杨雪岩.基于“三创融合”的高校众创空间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20): 72-75+92.

[3]李璐.广东众创空间发展的战略思考[J].新经济,2016(34):51-53.

[4]刘桂芳,余国兴,郑木溪.基于众创空间的高职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研究与探索——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4):110-113.

【基金项目】2017年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人文社科)(项目编号:2017GWQNCX027)

【第一作者】苏海明,男,硕士,馆员

【通讯作者】*董健,男,硕士,讲师

猜你喜欢
众创空间广东高校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粤来粤美”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众创空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