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商埠区经四纬六地段保护更新策略探析

2019-12-19 10:09
山西建筑 2019年22期
关键词:连续性片区济南

刘 一 丹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山东 济南 250061)

0 引言

商埠区作为济南市的老城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变迁和济南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商埠区历史上的繁荣景象已不复存在,街区历史风貌也几乎渐渐消失而变得特色不明。目前,如何实现商埠区的繁荣和振兴,已成为许多学者和政府部门关心与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处于商埠区中心区域的经四纬六地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现状及城市空间要素的分析,提出了一些保护更新策略。

1 商埠区经四纬六地段现状分析

1.1 区域规划现状分析

商埠区位于济南古城以东1.5 km,面积约4.08 km2,街区为小方格网布局形式。经四纬六地段为济南商埠区历史古城保护地段,南起纬五路,北达经三路,东起小纬六路,西至纬七路,约为0.12 km2。目前商埠区有“三经六纬一园十二坊”和《商埠区街道设计导则》等规划策略,但事实证明实施的并不全面。此地缺少活力,特色不明显,尽管有“西市场”和“大观园”两头的节点,但缺少了中心经四纬六地段的融通,资金只能在小圈子里流动。若将此地激活,将有利于带动商埠区的发展。

1.2 建筑现状分析

1.2.1建筑风格

商埠区的建筑多数为折衷式风格,中国人将外来的建筑元素与济南当地的建筑风格相融合,最后形成了独特的商埠区建筑风格。特色建筑有小广寒电影院,基督教会礼拜堂,宏济堂等。

1.2.2建筑空间布局

此地经路与纬路将商埠区切割成大小不等的棋盘状街区,沿街可安排商铺,街区里则建设里弄或别墅。从功能上看是为了给当时的中西方商人提供商业空间,从而形成这种特殊的建筑群,这种布局是西方近代商业城市常用的一种规划手法。如街区内的瑞蚨祥绸布店为前店后宅,中西合璧布局,合院式建筑,正立面的西式塔楼拥有中式攒角四方亭屋顶。

2 内外部环境要素分析

2.1 场所感知

首先对商埠区经四纬六地段进行场所感知,发现并记录出一些富有特色的记忆元素,如特色立面、黄色与绿色裸露管子,红砖材质等。对于众多的元素,在更新时需提取最有特色的记忆元素,进行保护与改善,并有效组织纳入改善策略中。

其次运用统计学、类型学等方法对经四纬六地段进行空间环境要素的调研与分析。商埠区经四纬六地段内聚式公共绿地普遍偏少,视觉舒适性低;建筑密度大,空间利用率低下;可供人们停留休憩的公共空间几乎没有,公私空间隔绝;停车空间少,步行环境差,乱停乱放占用人行道现象严重,管理机制不健全;立面连续性被破坏,风格不统一;功能定位不明确,虽丰富但杂乱等。

最后通过宏观到微观的社会生活感知,了解当地风貌和人文特色信息以及所面临的困境和发展潜力发现。当地的特色建筑、空间、活动被时代发展以及乱搭乱建掩盖和破坏,并且以老年人使用为主,路人和少数游客为辅。然而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当地老年人非常喜欢种花,也喜欢和人交流,尤其是年轻人,所以更新策略中需要有这样的互动来增加活力。

2.2 突出的优势与特色

2.2.1深厚的历史文脉

片区中特色的历史建筑就是当地的标志,如老济南饭店、基督教堂、商埠博物馆等,它们反映并见证了一个地区的繁华与衰落,蕴含着此地区深厚的历史文脉,它们的风格、材料、结构、颜色等都是独一无二的。

2.2.2特色的日常交往活动

通过调研发现,当地民众对于种植花草有着独特的热爱,几乎家家窗台上都摆有盆栽,有的甚至还在有限的平台上自己砌了花台。由此,盆栽及其周围便自然而然形成了民众互相交流的空间场所,这种聚集效应使生活气息浓厚,弥漫着热爱与坚持的精神。这是此片区的优势,如加以引导,则能以与时俱进的形式吸引人流,拉动经济增长(见图1)。

2.3 明显的劣势与问题

2.3.1肌理及立面连续性破损

据图底关系可知(见图2),此地段由于时代变迁与缺少立面保护,立面连续性遭到破坏,仅有少量街区残存着特色立面。对立面连续性进行修补,可以改善街区完整性,增加人们在街区中行走时的心理安全感与舒适感,从而吸引更多人群经过此区域,促进城市血液流通并拉动经济增长。

2.3.2公共空间边缘化

根据对此区域的实地调研,街区内的公共空间边缘化,基本存在于十字路口或道路边缘。此类空间让人很难停留较长时间,不如内聚式公共交流空间给人的舒适感和安全感高。同时发现此区域道路边缘开有很多进入内部庭院的入口。若合理选择并将街区之间的入口打通,与合理选择的内聚庭院串联起来,则可疏散交通,引入人流,激发街区活力,让老城新生(见图3)。

3 保护更新策略

3.1 保留建筑风格与空间布局

小方格网规划方式,前店后宅的街区布局,折衷式建筑风格等都是此片区独一无二的特色,不仅在外观上,更在内涵上承载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与记忆。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些特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我们应该保留和发展下去的元素。

3.2 肌理修补

此片区街道的立面连续性随着时代变迁遭到破坏。文献《城市街道侧界面连续性的控制研究》指出街道的建筑立面连续性不应小于地块长度的80%。所以对立面连续性残缺厉害的地块界面进行肌理修补,与特色地块界面形成呼应。最后对建筑密度大的区域进行内部局部拆除,使主要街区地块内的围合感更好,并且保持160×160 m的清晰街区尺度(见图4)。

3.3 庭院公众化

在修补肌理的基础上,选择特色街区并合理将其内部部分庭院打开,使庭院公众化,吸引不同类型的人流进入,打通血液循环经脉,促进内外人员的人文交流和经济融资(见图5)。

3.4 设计多维丰富空间

为了改善交通拥堵和杂乱现象,完善清晰的各类分流系统,可对此片区设计新的空间形式即多维系统,不仅注重水平空间的改善,同时也对垂直空间进行充分利用,分层设计。如在垂直空间上增设二层平台,加建下沉广场,给人们更丰富的空间体验和精神娱乐方式。使人们的生活路径更加安全、清晰、方便,促进整个商埠区的过渡与融资。

3.5 定位正确业态特色

利用特色社会文化构建情感场所来引导人流聚众融资。在风貌上通过引入种花平台,使特色风貌再现,改变微气候,增加产业特色,可以得到很好的经济收益。种花的老人们表现出了对生活满满的热爱,这是现如今快速发展社会中备受压力的人们所缺少的东西。

4 结语

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老城需要被关怀,在老城里活动的人们更需要被关怀。与时俱进固然重要,而如何带着记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新的手法使其重生更加重要。上面提出的几条保护与更新策略,即是用新的手法基于当地创造当地,不仅使人们有新的体验模式,又延续了以往的生活习惯,从而可使此片区更健康,更舒适地可持续发展下去。

猜你喜欢
连续性片区济南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连续性
联合疗法治愈连续性肢端皮炎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