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养护维修技术探究

2019-12-19 10:10CHANTHASOUKVANPHOUANG
山西建筑 2019年22期
关键词:轨枕铁轨钢轨

CHANTHASOUK VANPHOUANG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0 引言

作为中国对外基础设施连接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老铁路有利于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有利于中国与老挝现代化综合交通骨干网的建设。有利于缓解中国与东盟国家交通不畅的困难,对提高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3]。

中老铁路工程是国家发展的长远大计,除了针对施工方面的探究,对于铁路运营后的养护维修也一样需要重点分析探究。因此,本文根据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中老铁路的运营特点及养护要求,对修建完成后的中老铁路的养护维修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究。

1 中老铁路运营后的工务养护维修主要特点

1.1 中老铁路概况

从中国云南省玉溪市出发,到中老铁路路以北,经过西双版纳和普洱市,中国和老挝的边境口岸磨憨,最后经由著名的旅游胜地琅勃拉邦到达老挝首都万象。中国段:玉磨铁路干线长508.53 km。其中,玉溪至西双版纳段为双轨,西双版纳至磨憨段为单线。老挝段:从磨丁到万象的铁路长418 km,将由中方建设。它将采用国际技术标准。这是一条客运速度为160 km/h、货运速度为120 km/h的客货共用铁路。其中,76条隧道长195 km,154座桥梁(包括2座横跨湄公河的桥梁和31个车站)。该项目占地3 058 hm2,对环境和社会影响不大。中老铁路是老挝拟修建的第一条工程浩大、地质复杂和地形困难的山区铁路,也是我国国际合作的重要工程,对于中国—南亚半岛经济及区域联动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发挥铁路在国际通道基础设施中的联通作用,构建高效的铁路运作方式,图1为万象铁路桥梁段。

1.2 中老铁路运营特点

在运营管理方面,中国铁路列车在安全性、舒适性和准时性方面已达到世界领先地位。中国铁路运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路网规模大,沿线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复杂;大运量、高速度、高密度、高负荷条件下的运输组织;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和舒适性以及列车运行的准时性要求严格[7],表1为中老铁路客货运量。

表1 中老铁路客货运

1.3 中老铁路线路养护维修主要技术特点

中老铁路建成投产,投入运营后,除了针对常见线路问题和常规养护维修技术以外,中老铁路还包含一些自身特有的技术特点,主要包括:

1)中老铁路建设期间,其分区段的铁路线建设采用的铁路轨枕、道床皆为规范设计标准,其施工方案较为统一,需要定期进行集中修理,优选热塑性较好的弹性垫板,以提高普通高速铁路轨枕的承载能力和钢轨的使用寿命;

2)由于中老铁路分区段较多,对于钢轨接头问题,需要特别重视,桥涵两头、路基下沉地段作为养护重点,进行及时补砟措施,同时对于区段合并路段设计需要加强检查和后期监测;

3)中老铁路跨度较大,在面对曲线钢轨问题时,需要特别的注意,尽量使行驶的列车中心与铁轨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或采用特殊的施工油料涂抹,提高曲线钢轨的顺滑度,以提高铁轨的运行年限;

4)为了保障铁路的正常运营,铁路的监测标准和范围相较于基础更加广泛;

5)中老铁路作为长路段铁路,线路中的特殊地质条件较多,需要采用监测的方式及时的更新线路运营情况。同时,中老铁路是双方按照7∶3的股比合资建设的重大项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双方的沟通联系是必要的一环。因此,除了施工的进度要求、技术要求等方面外,双方的合作沟通,技术合作等也是整体规划的一部分,因此,在铁路养护维修部分,还需要及时沟通安排,对双方负责路段的合作事宜进行妥善处理,这亦是中老铁路合作共赢的首要一步。

2 中老铁路线路可能出现的病害及原因

铁路线路设备是铁路运输的基础设备,由于机车车辆的动力作用和大自然对铁路线路的影响,经常裸露在自然下的轨道随时可能会造成变形、磨损,从而给铁路线路带来很多伤害。强度分布不均匀,维修方法不高效,还有一些周期性的维修人员,未能按时完成维修工作对铁路线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害。火车启动后,那部分铁轨的损坏比其他线路更严重。现在根据实际情况了解到,铁路结构破坏主要是线路爬行、钢轨和接头联接零件病害和曲线病害偏多。在运营过程中,铁路受到列车运行的影响,磨损程度会非常严重,可能会导致地基不均匀下沉、轨道变形严重等问题。根据灾害发生的地点,可分为:曲线上的钢轨病害、钢轨的接头病害、铁路道床脱空、破裂病害和铁路枕木病害[8-10]。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发展,应找出这类问题的影响因素,实施有效的管理,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确保线路设施的完整和优质。在规定速度下安全、稳定和连续运行。运行过程中灾害的主要原因是:线路运行的负担十分繁重、维修护理的不够充分、维护的系统也不太完善。在中老铁路工程中,除了具有我国一般铁路的灾害外,同时还有两点是特殊的:其一是跨越长路线所面对的技术难题,包括对复杂地质条件和多路段施工的技术问题;其二是协作分工中各个工种的合作融合,协作工程特别是国际协作需要考虑双方的文化、技术等差异。

3 中老铁路运营常见问题及特殊问题的养护维修技术

3.1 中老铁路运营中线路常见问题的养护维修技术探究

按照问题发生位置的分类,可以将一般铁路常见的问题分为四类,并针对这四类问题设计合理的养护维修技术[11]。

3.1.1曲线钢轨

为了减少曲线钢轨的病害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调整外轨的高度和钢轨的底坡,使运行列车的中心和钢轨的中心线尽可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或采用特殊的施工油料涂抹,提高曲线钢轨的顺滑度,以提高铁轨的运行年限。在运营后,工作人员还需要安排定时对铁轨进行检查,及时更新铁轨,进行维护保养,主要是调整铁轨角度和抛光检修,图2为钢轨曲线段。

3.1.2钢轨接头

为了减少钢轨接头病害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加强扣件压力检查,确保扣件及时紧固和更换,同时在钢轨接头处安装加强夹板,提高钢轨接头处的钢轨强度。在运营后,工作人员还需要安排定期的对铁轨进行螺栓去锈涂油作业。面对运营过程汇总钢轨接头方面的问题,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强化轨道底坡整修;铁路铝热焊处理;接头打磨或更换钢轨处理等方式。

3.1.3铁路道床

为了减少铁路道床的病害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铁路道床整修工作量大的特点,施工人员可以将桥涵两头、路基下沉地段作为养护重点,进行及时补砟措施。同时,根据道床板结的情况,可以定期进行筛网清洗,以提高铁路道床的弹性,恢复普通速度铁路道床的几何状态。运行后,工作人员还需要安排定期检查铁路道床,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图3为中老铁路道床。

3.1.4铁路轨枕

铁路轨枕的维护和修理主要集中在更换故障轨枕和优化轨枕应力状态上。同时,为了保证轨枕的弹性状态符合普通高速铁路的运行要求,铁路维修人员需要进行定期集中维修。对于重载线路轨枕的更换计划,应优先选用热塑性较好的弹性垫板,以提高轨枕的承载能力和普通高速铁路钢轨的使用寿命。

3.2 中老铁路特殊问题的养护维修技术

3.2.1特殊地质环境

面对长路段中特殊的地质条件,例如纳文村隧道,隧道轨道表面上方的有效净空面积为42 m2,隧道地质结构复杂,多为粉质粘土、砂岩、泥岩,围岩条件极差。在运营过程中,面对特殊地质路段需要进行即时监测,包括沉降监测、变形监测等监测项目,以降低自然条件下特殊地质条件的影响。

3.2.2线路爬行

缓慢爬行病害的养护措施对于沿线铁路的危害,必须从铁路线路开始,从预防和控制入手:在施工过程中,应保证铁路道床的厚度,确保铁路线路具有一定的爬坡阻力;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铁路线路抗蠕变装置用于控制外部条件下的线路蠕变疾病。对于已经引起线路蠕变的铁路线路,应及时更换和修理。

3.2.3合作协商

铁路的建设常常是多个区段不同企业的合作项目,因此合作协商问题常常需要考虑,主要包括有技术和工期上的协作。技术上需要双方针对施工方法进行恰谈,避免出现工程灾害,工期上需要跟进进度,避免出现衔接问题。

3.2.4线路管理

我们还必须在铁路线路管理方面努力下功夫。铁路管理部门应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明确员工的权利和责任。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最合理的工作程序,以保证铁路线路的维护和修理有条不紊地进行。当然,我国铁路线路管理部门也需要充分借鉴前人的经验。对于已经发生的铁路线路病害,或我国经常发生的铁路线路病害,应尽可能进行检查、维护和修复,从根本上控制铁路线路病害。

4 结语

为维持中老铁路的稳定运营,其铁路的养护维修是工程的重要一环,本文探究了中老铁路的运营特点及可能产生的病害原因,并且对目前的铁路养护维修技术,以及基于其特殊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探究认为中老铁路在建成后,可以采用现有的养护维修技术,并且针对具体的铁路病害和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养护维修措施,其有利于提高中老铁路的使用寿命以及应急处置能力,减少运营成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猜你喜欢
轨枕铁轨钢轨
轨枕空吊动态演变规律
铁轨之间:一战停战百年鉴
复合材料轨枕力学特性仿真分析
钢轨焊后双中频感应加热工艺研究
有砟轨道枕下支撑不均匀对道床支承刚度的影响
铁轨接口处为什么有缝
高速铁路钢轨疲劳过程的超声非线性系数表征
国内外高速铁路钢轨性能对比研究
减缓高速铁路钢轨波磨的仿真分析
薄轨枕的效力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