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视域下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策略研究

2019-12-19 02:14林赛男孙邱华姜娜吴进
中国西部 2019年5期
关键词:共生理论协同发展乡村振兴

林赛男 孙邱华 姜娜 吴进

[摘要] 都市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心城市发展农业产业的重要方向,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新动能,是协同推进高质量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共生理论为依据,从“成都一西控区”共生系统入手,探讨都市现代农业实现城乡互利共生的作用机制,总结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经验。研究发现: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和带动农村经济以及农民收入增长方面卓有成效,有利地推动了乡村振兴,但是仍面临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三产融合形态单一、城乡要素流动受阻等难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产业绿色化、农产品品牌化、完善基础设施、强化主体培育、健全长效机制等促进中心城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都市现代农业;共生理论;协同发展;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19)05-0026-10

[作者] 林赛男 硕士研究生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成都 611130

孙邱华 助教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德阳 618099

姜 娜 助理研究员 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成都 610041

吴 进 研究员 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成都 610041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伴随着我国各大中心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乡村地区发展面临要素流失、农业衰退和经济落后等问题,中心城市城区和边缘区发展普遍呈现失衡状态,是我国当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2]中心城市如何发展农业产业的问题,引发了政界和学术界的广泛思考和关注。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正是旨在解决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农业一体的可持续发展。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方阵,是新時代协同推进高质量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目前,有关都市现代农业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内涵特点和地区发展经验总结等方面。学术界普遍认为都市现代农业是都市农业的延伸,是现代农业的细化,[3]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开放性和多功能性等特点。[4]蔡辉(2015)以西安灞桥区都市现代农业带为典型案例,分析灞桥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5]吴琳(2015)以晋安区为例,说明都市现代农业对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6]在以往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都市现代农业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市场需求和农业生产要素供给发生转变,有关新时代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需要转变思路和新的探索。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成都市作为我国成渝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国家级中心城市之一,早在2006年,就已成为继北京之后中国第二个由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选定的国际都市农业试点城市;2013年,成都市召开首届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至今,以城乡融合为路径、共建共享,打造都市现代农业,成为乡村振兴先行与示范的样板。本文将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引入到对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以成都市为例,通过分析“成都市一西控区”共生系统,探讨都市现代农业实现城乡互利共生的作用机制,总结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经验和难点,提出促进中心城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充分发挥都市现代农业对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引领作用,为我国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提供借鉴。

二、共生理论指导下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能够加强中心城市都市区和边缘区联系,有力地促进中心城市“都市区”和“边缘区”互利共生关系的形成,向着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中心城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探索可以以共生理论为基础。

1.关于共生理论概述

“共生”属于种群生态学中的概念,最早于1879年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提出,其认为不同种属生物按某种物质联系生长在一起的一种状态即“共生”。[7]随着“共生”研究的深入,生物学家将“共生”定义为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形式形成的关系。由此可知,共生理论包括三个要素: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和共生环境,三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反映着共生系统的动态变化方向和规律。[8]共生理论的研究表明,共生现象是一种自组织现象,是共生单元竞合关系的动态平衡状态;[9]共生关系反映了组织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关系,这种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能使组织向更有生命力的方向演化。中心城市“都市一边缘区”生态系统中,都市区与边缘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内在兼容性,[10]存在相互依存关系,这与共生理论具有匹配性。都市区和边缘区在不断地“抢夺”资源要素的过程中达成互为支撑和带动的动态平衡状态,形成城乡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推动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都市现代农业特征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业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不断发生改变,中心城市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从量到质的转变,对农村休闲、生态和文化等功能需求增加,都市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是中心城市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出路。

新时代都市现代农业既具有都市农业的一般性,又具有现代农业的特殊性。都市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在于:一是布局于城市边缘,且边缘区有较优的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二是利用都市区的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要素优势,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三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四是发展集生产、生活和生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为城市提供高品质农产品、休闲娱乐、农耕文化和改善生态等服务。

通过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处理中心城市都市区与边缘区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时,既要考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良好基础、为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提供保障,又要考虑为城市人群提供休闲放松、旅游度假等服务;同时,还要关注并改变都市和城市边缘区发展相对速度不均衡的现状,采取多维举措,逐渐实现对称性互惠共生。

3.共生理论下的都市现代农业

传统的“都市一边缘区”共生系统中,“都市区”和“边缘区”为共生单元,其各自拥有的区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构成共生体的外部环境,“都市区”和“边缘区”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更加稳定的互利共生关系(详见图1)。

乡村战略实施背景下,将都市现代农业作为“都市一边缘区”生态系统的共生界面。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中心城市都市区和边缘区间物质、能力及信息的流通和交换提供了更为顺畅的通道,实现了都市区和边缘区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了边缘区经济发展水平,加速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推进了“都市一边缘区”互利共生关系形成。因此,都市现代农业是中心城市边缘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协同推进的重要路径,是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三、“成都一西控区”都市现代农业共生系统分析

1.成都市西控区建设背景

四川省正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Ⅲ要求农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近5年来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得到了重大提升,但是农业的发展依旧存在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农业产业链条过短、乡村要素全面流失、绿色资源开发滞后、农业科技支撑乏力等发展短板。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休闲观光农业的市场需求大幅提升且尚未全部得到满足。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级中心城市,2017年4月,成都市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十字发展方针(以下简称“十字方针”),对成都市城市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其中,西控区农业资源丰富,是成都市国家级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城市重点建设区域,加强该区域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有利于加强成都市城乡优势资源互补,强化城乡互为支撑的作用,打造乡村振兴成都样本,提升成都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加快四川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步伐。

2.共生单元与共生环境

在“成都一西控區”共生系统中,成都市城区子系统和西控区子系统作为“成都一西控区”共生系统中的两个共生单元,分别拥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短板,共同构成了共生体的共生环境:成都市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国家12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拥有丰富的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总体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且发展水平较高。

2016年,在成都“十字方针”提出之前,成都市全市GDP总量为12170.2亿元,在全国城市GDP排名中位列第八。但是成都市产业结构比例明显失衡,农业发展较为薄弱。2016年,成都市一二三产业结构为4∶43∶53,常住人口有1591.8万人,但农业劳动力人口仅152.6万人,为总人口的9.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0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8605元。

成都市西控区位于成都市西部,覆盖面积较广,拥有丰富的土地、水、森林、文化等资源,生态涵养功能凸显,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其涉及彭州、都江堰、郫都、温江、崇州、大邑、邛崃和蒲江等8个区(市、县),总面积达7185平方公里,占成都市全市总面积的50.1%;区域内水资源丰富,是成都市主要的供水水源所在;森林植被覆盖较高,林盘数量占全市的56%;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数量占成都市总数的75.7%;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其中平原面积约占43.7%,农业总产值占成都市的比重超过50%。①但是西控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2016年,区域内GDP总量为2360.4亿元,仅占全市的19.39%,人均GDP约4.8万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缓慢,2016年,该区域平均城镇化率为51.2%,低于成都市71.5%的平均水平。②

3.共生界面与共生关系

成都市西控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依托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现西控区乡村振兴为目标,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施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发展战略。通过打造生态涵养功能区、农产品供给功能区、天府文化重要展示区和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四大功能区,将生态、旅游、文化与农业发展结合起来,优化共生界面,合理布局区域产业,加强共生体密切联系。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大力拓展农业的生态功能、休闲和文化传承功能,做大做强农业服务业;通过培养新农人,丰富农业形态,延伸农业服务链条,农产品品牌化经营,提升农业产业整体效益;通过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城乡人口、资金、文化等资源双向流动,为西控区文创、旅游、休闲和康养等农村新业态的形成提供产业和服务支撑。成都市西控区都市现代农业共生界面的打造,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保障边缘区服务质量,推动“中国休闲之都”城市休闲与乡村休闲双轮驱动,促进城乡间“互利共生”关系形成,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四、成都市西控区现代农业发展成效与难点

1.发展成效

自成都市“十字方针”提出以来,西控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有了新突破,文创、康养、体育、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西控区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有力地推动了边缘区一二三产业融合,为西控区农业和乡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成都市城乡发展向一体化迈进。

①数据整理于网络公开信息。

②西控区指标数据由彭州、都江堰、郫都、温江、崇州、大邑、邛崃和蒲江等8个区(市、县)2017年的相关指标进行简单计算得到,下同。

一是现代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产品消费需求得到有效保障。2016年,成都市启动100万亩菜粮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行动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50万亩;西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占全成都市耕地总面积的63%,极大程度保障了成都市城乡居民的农产品消费需求。此外,西控区都市现代农业在成都市农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17年,成都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878.87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7%;西控区201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431.60亿元,比上年增长4.55%;①西控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成都市的比重有所增加。

二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业多功能不断拓展。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引领和带动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生产、生活和生态融合,优化了成都市和西控区的三产结构,提高了农副产品价值。截至2016年,全成都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高达1300亿元,农产品加工率为47.5%;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261亿元,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1亿人次。201 8年,成都市三产结构比为3.4∶42.5∶54.1,西控区的比例为8.78∶49.35∶41.86,对比而言,西控区第一产业占比达到8.78%,高于成都市整体水平(3.4%),且西控区农业总产值(261.03亿元)将近占成都市(522.59亿元)的50%,即西控区是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区域。②

三是打造农业品牌,带动地区经济增长。西控区农业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形成了一批如蒲江雀舌、都江堰猕猴桃、蒲江杂柑等全国知名品牌。在产业化和品牌化的带动下,农业产出效益提升较快,耕地单位面积农业产值达到5866元/亩,高于成都市5600元/亩的平均水平。农业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自2016年以来,成都市和西控区GDP总量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2017年“十字方针”提出后,西控区的经济有了显著的提升,从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2360.4亿元增长到2705.5亿元,增速为14.62%,比成都市GDP增速高0.5个百分点。⑧

四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减小。西控区通过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和服务体系与网络,形成以“土地股份合作社十农业职业经理人十农业综合服务”为核心的“农业共营制”,以及“生产全托管、服务大包干“土地预流转十履约保证保险”和“大园区十小农场”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经营主体共建共营、经营收益共管共享。从2014年至2017年前三季度,西控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收入水平略高于成都市,2017年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151元,是四川省(9778元)和全国农民(9036元)平均收入水平的2倍左右,收入增长速度达到9.6%,略高于成都市(9.4%)和四川省(9.6%),明显高于全国(8.7%)。④如表1所示,从2014年至2017年前三季度,西控区城乡居民收人差距明显小于成都市、四川省和全国,并且仍在逐步缩小,2017年前三季度,其城乡居民收入比2014年降低了0.22。

资料来源:2014~2018年全国、四川、成都市及其各区县统计年鉴和经济运行报告。

2.发展难点

从成都市西控区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和取得的成效来看,都市现代农业在协调中心城市都市区和边缘区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地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但是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仍面临诸多发展难题。

一是绿色发展要求高,产业升级难度大。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划定了成都市开发边界,对城乡空间结构进行了优化,实施以控促优,提升边缘区生态功能和绿色产业发展能级。但与此同时,提高了西控区产业发展门槛,一系列严控污染举措,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无污染、清洁、环保、低排放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对二产而言,实现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的跨越难度较大。

二是三产融合形式单一,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是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模式。三产融合可以是统一产业不同行业的渗透、交叉、融合,也可以是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渗透、交叉、融合。但目前就西控区来看,三产融合形态主要是种植业、养殖业和旅游业的有机融合,同质化较为严重,让农民分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红利任重道远。

三是融合发展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难度大。有关部门采取了产权改革等系列措施和政策来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但是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仍然受到限制,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因此面临瓶颈。比如,相较于成都城区,西控区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水平仍较为落后,没有良好的吸引劳动力和人才扎根农业和农村的外部条件,新生代农民来源不足,培育新型农民主体难度大。

其他诸如资本下乡切实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技术自主向农业农村扩散传导等机制,对要素双向流動的促进作用仍较为有限,对中心城市“都市一边缘区”共生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五、对策建议

基于共生理论,结合成都市西控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和发展难点,从打造有利于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环境着手,选择合理的共生机制,对共生界面的优化设计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充分发挥都市现代农业的桥梁作用,正向促进中心城市都市区和边缘区间的密切联系,维护“都市一边缘区”共生关系的持续稳定,以此推动中心城市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1.走产业绿色化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都市区和边缘区的资源优势显著不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要立足区域优势资源,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分工合作提升产业效益,营造促进共生体可持续发展的共生环境。一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要以特色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资源为依托,深入挖掘资源禀赋优势并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走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之路,促进农产品提档升级;二是二三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都市区科技资源优势,加强都市区对边缘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转变农村产业发展方式,不断探索节约用水、监管与激励环保设施运行机制,实现绿色发展。

2.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品牌农业

创新融合发展模式,差异化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高效益环节,全面提升农业产业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巩固“都市一边缘区”共生关系。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多规合一”为规划理念,充分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培育“农业+”产业发展新业态,探索多形式的三产融合绿色发展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增值,发挥农业多功能性;二是加强生态保护、循环农业、农产品标准的制定与统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支持,着力保障和提升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益;三是发展特色优质高效品牌农业,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产品营销水平、增加销售渠道、探索销售模式,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将都市现代农业的产品和服务转化为农民的现实收益。

3.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增加投入力度,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边缘区居民就地城镇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都市区和边缘区的协同发展。一是按七网合一标准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农业行业、规模经营特点规划农用地布局,为循环农业、三产融合预留发展空间;二是宽带、WIFI接入农村和田地,解决农业物联网、信息化和社会服务问题;三是完善道路建设,一来提升区域形象,二来为农产品流通提供必备条件;四是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加强房屋改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引导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扎根,鼓励城市居民在边缘区进行养老。

4.强化主体培育,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着力培育新型主体,充分发挥新型主体的带动作用,加强主体协作,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助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都市一边缘区”共生关系的形成。一是完善人才计划,鼓励返乡创业者优先从事农业,培养或引进各类农技人员,提高职业农民比例,稳定技术管理人才队伍;二是设立农产品加工推广总站,培育各类协会或产业联盟等组织,做大、做强农业市场经营主体;三是推动小农户与各类经营主体结合、与各类生产要素相结合、与市场相结合,实现边缘区农业的发展动力变革、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四是创新经营模式,构建农户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农户收益可持续增长;五是提升农业变革能力,通过开展培训、建立行业交流平台,提高农民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农民生产管理水平、经营水平、提升品牌意识和服务意识;六是大力支持涉农技术的引进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提升技术创新与新技术应用能力,提高都市现代农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5.健全长效机制,加大支持力度

健全都市区和边缘区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大政府对都市现代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推动都市区和边缘区要素平等交换,维护“都市一边缘区共生系统的稳定性。一是继续完善市场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成立农交所,让农村资源变资产;二是搭建农业走出去平台,提供信息、服务,促进区域合作,提升农业競争力;三是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平台建设,扩大农业信息覆盖面,完善涉企收费监管机制,降低企业发展隐性成本,创新服务方式,实现政府服务范围、质量的突破;四是加强财政金融支农力度,创新农业金融保险,试点农业三产融合价值链金融,促进涉农投资循环,降低融资成本,拓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五是创新涉农资金整合利用,探索农业及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渠道;六是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制度,健全激励、分配制度,调动农技人员积极性;七是健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人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公共安全等政策,有效促进要素资源在都市区和边缘区的双向流动。

参考文献:

[1][2][4]顾吾浩,改革创新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J].上海农村经济,2018,(04).

[3]方志权.对都市农业若干问题的再思考和再认识[J].上海农村经济,2012,(04).

[5]蔡 辉,余侃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安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策略研究——以西安灞桥区为例[J].陕西农业科学,2015,(09).

[6]吴 琳,培育都市现代农业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以福州市晋安区为例[J].吉林农业,2015,(19).

[7][10]温兴琦.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新系统结构层次与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 (14).

[8]曲 亮,郝云宏.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05).

[9]罗湖平,朱有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共生机理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05).

[11]赵颖文,吕火明,四川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8,(04).

(责任编辑 张 筠)

猜你喜欢
共生理论协同发展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互动机理探究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财务战略拓展及实践路径研究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共生理论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