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护理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探讨

2019-12-20 09:26赵荣
智慧健康 2019年34期
关键词:程序化癫痫病情

赵荣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云南 曲靖 655000)

0 引言

癫痫属于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大都采用正规药物进行治疗,虽然短期治疗效果较好,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病情复发。为了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大部分患者都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和护理。病情的反复发作不但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还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等造成障碍,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1]。由于社会上对癫痫疾病的认识不足,大部分人甚至存在有偏见心理,导致癫痫患者不能与正常人一样获得自由工作的机会以及同等的待遇,久而久之,患者的自信心降低,逐渐失去了与外界人际交流的能力,甚至得不到社会相关部门的支持,使得患者脱离社会趋于自闭。有研究人员发现,给予此类患者有效的干预护理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抑郁情绪均有着较好的效果[2]。本次就对程序化护理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 年11 月至2018 年12 月在我院治疗的102 例癫痫患者,纳入标准:(1)均符合癫痫诊断标准,且均被确诊;(2)意识清醒,认知正常;(3)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合并视听感知障碍;(2)合并智力障碍;(3)合并精神性疾病障碍;(4)合并慢性代谢疾病障碍。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 例。对照组中男30 例,女21 例,年龄22~60 岁,平均年龄(39.52±10.21)岁,病程4~11 年,平均病程(8.3±2.1)年;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9:22,患者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61岁,平均年龄(39.68±10.39)岁,患病时间最短3 年,最长12 年,平均病程(8.31±2.2)年。本次在本院伦理学要求下进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将常规护理实施于对照组患者。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说明患者的病情情况、治疗方式、用药方案、治疗措施及处理措施等,对患者以及家属的提问要耐心的给予解释,嘱咐患者家属多鼓励患者、多关心患者,并遵照医嘱按时用药。

1.2.2 观察组

将程序化护理应用于观察组患者。具体如下:(1)护理人员根据本组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在本科室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小组成员需包括主治医生、护士长、护理人员等人,由其共同讨论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病情查阅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等,对患者的病情现状进行调研,并设计相应的调查表,并做好相应的调查,可咨询一些专家,做好相关的调查以及效度检测。使用制定好的调查表对本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通过查询相关的文献、资料、书籍等了解更多的护理措施和方法,并做好详细的整理,最后将整理出来的护理措施和方法与本院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制定适合于患者康复的个性化护理路径。(2)从对患者实施第一次治疗开始,就将程序化护理应用在其中,如在第一次对患者实施癫痫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患者出院后对其实施院外延续护理等,按照护理的整个过程,给患者构建一个由家庭-社区-医院等机构共同组成的一体化社会支持体系,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次的护理工作都需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护理,并按照护理的进程做好相应的标注。在护理路径实施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以患者为中心,及时记录患者反馈的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护理措施进行调整,以便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3)患者首次就诊时,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向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根据患者以及家属的具体受教育情况、对疾病的认知情况、自身对疾病的理解程度等对并护理路径进行调整,为其选取适宜的宣教方法,采用多元化的宣教方法,让患者回家后按照护理路径表进行自我护理,护理人员定期对其进行随访和复诊,了解患者发作的情况、服药情况等。嘱咐患者如出现特殊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采用生活质量量表(WHO-QOLIE-31-P)对所有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其中包括发作担忧、生活质量、精力/疲乏、情绪健康、药物影响、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7 个项目,每个项目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在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时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将其中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均数标准差和%表示,并分别用t 和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为判断标准。

2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癫痫患者在发病时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工作、生活等均造成较大的影响。对患者的家庭以及社会均带来了严重的负担。临床上对其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物以及治疗方法的完善和改进上,以此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将复发率降到最低。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癫痫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等的改善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3]。有研究人员发现,对其给予程序化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改善患者心理情绪状况均有着积极的作用[4]。

程序化护理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需求等进行调查,根据患者的病情查阅相关的文献、书籍等资料收集患者在护理服务方面的需求,进而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进行评价,找出其中影响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护理路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与胡铭[5]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将程序化护理模式应用于癫痫患者,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建议将此种护理方式应用在更多的临床上。

猜你喜欢
程序化癫痫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程序化操作在调度运行中的应用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基于Houdini的VEX程序化建模高效搭建数字孪生虚拟工厂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疗效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
程序化护理操作管理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