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乡村振兴的心理精准扶贫:内生动力的视角

2019-12-20 08:47傅安国黄希庭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内生贫困人口动力

傅安国 吴 娜 黄希庭

(1.海南大学 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0028;2.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系,海南 海口 571127;3.西南大学 心理学部,重庆 400715)

一、问题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要“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①(1)①参见人民网:2015减贫与发展论坛今日举行 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016/c1001-27706189.html.。这一重要论断为构建长效脱贫动力机制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提供了遵循。扶贫不扶志,到头一场空。②(2)②参见人民网:习近平的“三扶”脱贫论,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911/c1001-27573776.html.一方面,近年来国家的扶贫工作投入了巨量资源,取得了扶贫攻坚的阶段性胜利;另一方面,脱贫家庭“自愿”返贫、“自甘”贫困、挥霍浪费扶贫资源的现象屡屡发生。个体贫困也许可归因于偶然因素,但群体世代贫困甚至人人争当贫困户则是一种“病态”,是长期以来不良环境、不良思想和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恶果。当前扶贫实践所面临的一些不良现象,与心理扶贫工作不重视、不得法密不可分。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志”;授人以“志”,关键还在依托心理精准扶贫构建长效脱贫内生动力机制。当前,我国扶贫实践多强调制度建设、项目运行、环境改善等外力推动的作用,较少关注贫困发生与治理的心理动力机制,更缺乏对贫困人口心理资源的帮扶。心理精准扶贫归属精准扶贫的下位概念,是对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1]的深化与发展,其本质是针对贫困人口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现状,有的放矢地扶持积极心理资源,使贫困人口焕发积极主动的内生动力,构建从下到上的长效脱贫动力机制,以打通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打牢乡村振兴的基础。

二、为什么要重视心理精准扶贫

贫困肇始于外部资源(如教育资源、家庭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等)的匮乏,这些不利的外部资源会造成个体心理资源的贫乏。对富人来说稀松平常的经济决策,在穷人看来就显得异常困难。贫困个体进行决策的结果,即受到外部资源匮乏的限制,又受到心理资源贫乏的影响,是心理资源与外部资源共同影响的结果。[2]国外新近的研究亦表明,贫困个体的心理特质会对其选择行为产生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如,贫困个体承袭祖辈安于现状的价值观,将提高他们接受新生产方式的机会成本;脱贫意志的增强有助于贫困个体选择更具长远利益的脱贫方案,放弃眼前小而快的收益;积极进取的心态促使他们搜寻更多的脱贫方案;贫困的儿童成年后更容易产生反社会行为等。[3-6]这就表明,忽略心理因素,单从物质层面采取帮扶可能事倍功半;反之,将外部因素和心理因素整合起来,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从系统的角度构建长效脱贫机制,则可能事半功倍。[2]目前与贫困有关的心理学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贫困文化视角、行为经济学视角与认知心理学视角。

(一)贫困文化的视角

美国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刘易斯(Lewis)最早提出贫困文化(culture of poverty)的概念,他认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群体会形成所谓的“贫困文化”,它由穷人创造并维系着,是贫困阶层所具有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是长期处于贫困生活中的群体的习惯、风俗、生活风格、行为方式、价值观和心理定势等非物质形式”[7,8]。贫困文化形塑着在贫困环境中长大的个体的人格和基本特征,并使得他们与其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出现隔离,脱离主流社会文化的贫困亚文化就由此产生了。此种亚文化通过“圈内”互动而被强化,进而被制度化,并进行着贫困的弱势累积,生长于其中的子代会自然习得这一文化,造成贫困文化的世代传递。[8]故而,贫困具有代际传递效应和累积效应两大特征,其中代际传递效应使得贫困在世代之间得以延续,累积效应使得家庭的贫困程度渐趋加深。此外,研究还发现贫困具有“疤痕”效应:尽管个体成功脱贫,但以往的贫困体验还能为其带来持续性的伤害,减弱他们当下的主观幸福感。[9]长期贫困会使贫困地区的人们习得贫困文化,譬如不重视教育、注重眼前利益、不敢冒险,这些均为贫困的加深提供了便利。从本质来看,贫困文化理论持特质论的观点,只不过是对贫困现象的再描述,它忽视了穷人为摆脱贫困而进行的努力,这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穷人的负面刻板印象,不利于贫困治理。[10,11]

(二)行为经济学的视角

行为经济学研究发现,短视和贫困是互为因果的,与富裕的人相比,低收入者更倾向于做出短视的决策,关注短期而忽视长期的回报。[12,13]贫困能使个体在诸如健康、生育、教育、消费、存款、环保、投资和贷款等一系列行为上表现出短视的抉择。首先,与富人不同的是,由于生活资源匮乏,穷人把大多数的认知资源都用来应对眼前生活急需的经济问题,如吃饭问题、医疗问题等,导致其没有足够的认知资源去思考学习、投资与储蓄等影响未来收入的事项,进而使其难以摆脱甚至加剧贫困。[11]这样就使得短视和贫困之间形成一个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3]其次,个体的决策还会受到情绪的影响。消极负性的情绪使人目光短浅,而积极正性的情绪能使人主动规划未来。[14]因为正性情绪能提高个体的认知灵活性,使其建构更高的思维水平,进而目光更加长远。[15]贫困往往给人带来负性的情绪,而减贫却有相反的效果。[16,17]研究还发现,仅对未来情境进行消极想象(如,想象即将歉收亏本)就会使人目光更加短浅,而对将来情境进行积极想象(如,想象将要丰收致富)则会令人眼光长远。[18]最后,较强的信任感使得个体更加关注长期的投资。研究者指出,在跨期决策中选择延迟的结果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确信眼前迫切的经济需求在考虑长远目标的情况下也能得到充分满足,二是确信将来的长期收益会兑现。[19]在信任缺失的情境中,舍弃未来不确定的大利而追逐眼前有保障的小利也是一种理性选择。[17]增强信任能够改变个体的动机、价值观和目标,使其更加积极努力地规划未来。[20]此外,充满信任的氛围有助于减少压力和负性情绪,进而提升个体长期决策的质量。[12,13]然而,在所有情形中,信任缺失可能是短视决策的潜在驱动力。[21]

(三)认知心理学的视角

认知心理学认为,贫困消耗或占据了个体有限的心理资源,而干扰了个体的认知决策。贫困削弱个体决策能力的心理学解释有三种基本视角:首先,注意力损耗论认为,贫困个体会将注意力这种有限资源集中于贫困诱发的各种匮乏和稀缺问题上,注意力被过度占用后,导致其他更加重要的问题被忽略了,进而引起个体的非理性行为;其次,意志力损耗论指出,贫困个体面临的各种匮乏引致的稀缺性心态,使其不得不消耗大量的意志力去抵制诸多欲望的诱惑并抑制很多行为,而意志力的耗竭往往又会诱发非理性行为;最后,与行为经济学的观点较为一致的是,认知控制损耗论认为,处于贫困中的个体要做出与经济有关的决策会比其他问题的决策更加困难,在富人看来很稀松平常的经济决策,对穷人来说,就需要在更有价值的选择和更少的错误之间做出艰难的权衡,此类困难的决策需消耗大量的认知控制资源[16,22],而缺少认知控制资源常常导致非理性行为。这三种有限心理资源(注意力、意志力和认知控制)的损耗均会削弱贫困者的认知表现而诱发非理性决策,使得贫困个体更倾向于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导致他们更难以脱贫。[23]

纵观文献,国外学者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分别对贫困心理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究,虽然它们在面对国内的贫困心理现象时也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关于国内贫困群体脱贫或致贫的内生动力问题,始终没有合适的理论进行解释。近期有研究指出,脱贫的内生动力就是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 system)。[2]与外在价值观(external value system)不同的是,核心价值观往往与个人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核心价值观是根植于一个人灵魂深处的信念和准则,是与核心自我(core self)、核心人生目标(core goal)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贫困个体行动的核心动力,为其自认为正确的行为提供理由支持,贫困个体选择何种生活方式和人生目标都由其核心价值观决定;核心价值观浸透于整个人格之中,是在个体脱贫的过程中,支配其理想、信念、态度、观点和行为的一种内心尺度。[21]最新的实证研究还发现,“有钱人是坏的、穷人是好的”这种补偿性刻板印象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一直是根深蒂固的,并且在今天的网络、电视和电影中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内容在提升民众公平感的同时,反过来又塑造着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并形成刻板印象,不利于个体的脱贫。[24]一旦贫困个体形成消极被动的核心价值观(比如,信奉“人生就是这样,落地八分命”“穷有穷的快乐,富有富的痛苦”),那么脱贫与否也就无所谓了,进而丧失了脱贫的内生动力。因此,心理精准扶贫应以培育和践行积极主动的核心价值观为抓手,来激发贫困个体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21]那么,心理精准扶贫要瞄准的内生动力有哪些?心理精准扶贫的路径又有哪些?下面逐一厘清这些问题(见图1)。

图1 心理精准扶贫的瞄准目标及治理路径

三、心理精准扶贫的瞄准目标

从贫困个体自身的因素来看,其能否脱贫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脱贫的能力,即相关技能;二是脱贫的意愿,即内生动力。而“能力”是能通过一定的教育培训加以提升的,但“动力”的激发却要复杂得多。毋庸置疑,心理精准扶贫对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等均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是“造血式”扶贫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这里,扫除阻碍内生动力(积极主动的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因素是心理精准扶贫要瞄准的目标。

(一)着重消除贫困人口的稀缺性心态

更通俗的来说,贫困的主要心理问题其实就是缺钱,金钱的匮乏往往造成个体的稀缺性心态。所谓稀缺性心态,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某段时间内所拥有的资源数量不能满足其需要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会阻碍个体的认知功能。[12]对贫困人口来说,其往往因为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食物、药品及衣物等得不到满足而诱致稀缺性心态。与富裕群体相比,贫困人口更可能做出短视的决定而忽视长期的收益;具体来说,由于贫困人口经济资源匮乏,使得他们把大部分的认知资源(而人类认知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都用来解决攸关当下生存的吃饭、住宿等经济问题,而缺少认知资源去思考投资、教育及储蓄等与将来发展相关的问题,进而导致贫困不断恶化[12],如不少贫困户过早宰食扶贫猪苗、牛崽而等不及出栏变现。这样就产生一个恶性循环:贫困导致短视的选择,短视选择反过来又造成贫困。[12,13]

即便是普通人每天都在进行的日常生活选择,对具有稀缺性心态的穷人来说,就需要不断地思考把钱花在什么地方才是用在了刀刃上,心理学研究发现,此类艰难的抉择消耗了有限的认知资源。[21,25]科学家对印度南部的蔗农研究后发现,这里的甘蔗种植者循环经历着收获前的贫困和丰收后的宽裕,蔗农在收获甘蔗前的认知测验表现不好,但在收获甘蔗后其认知能力却显著提高。[12]也就是说,同一蔗农在宽裕条件下的智商明显高于贫困时的智商,且其在宽裕时眼光更加长远。因此,心理精准扶贫要首先消除稀缺性心态,使贫困个体不因眼前基本生活物质的匮乏而看不到未来,进而具备理性追求脱贫目标的核心价值观(内生动力)。

(二)重视完善贫困人口的家庭功能

完善的家庭功能可为贫困个体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其应对困境。[26,27]家庭视角中的贫困并非以单一的经济指标为参考,而是以家庭功能的正常运转为准绳,因而贫困往往被看作一种家庭功能的丧失或缺位。鳏寡孤独貌似在描述一个人,实际上是在描述其家庭状态。幼而无长、丁而无婚、壮而无劳、老而无养、家有残病,此类家庭功能的缺失往往使家庭陷入困顿。[28]课题组在对某些地区的贫困村调研发现,不少贫困人口因病、因残致贫,贫困家庭中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和空巢家庭的比例接近70%,主要男性劳力不顾家计。家庭不仅是个人社会化的最重要、最初始的环境,而且也是代际关系的重要桥梁,在世代贫困及贫困代际传递的探究中,重视家庭相关变量就显得尤为关键。[29]这些陷入世代贫困的家庭,在家庭的贫穷历程中,虽然有来自政府和民间组织的扶持不断提供拉拔的力量,但是缺乏来自家庭内部的推力配合,亦即缺少积极的内部心理资源,外来的资源逐渐被抵消,家庭就会错失回归社会正常轨道的机会,形成外在资源失灵的现象。

但在功能完善的家庭中,其家庭资本诱发的效能,可以催生家庭内部成员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资源。当外部资源出现时,家庭内部积极的心理资源就会活化家庭资本并发挥适时的衔接功能,形成与社会生活重新接轨的机会。内部心理资源与外部扶持资源形成合力,使得家庭能够跳出贫困的陷阱。研究还发现,父母向孩子传递“努力才能改变”“公正世界信念”的价值观,即相信个人能通过自身努力而取得成功,那么他们的孩子就更有可能通过刻苦学习摆脱家庭贫困,改变自身的命运。[21,30]积极正向的核心价值观是脱贫致富并获得幸福的源泉。因此,精准心理扶贫还要在家庭中扶持勇争上游、改变家庭命运的内生动力,这也是一个家庭的积极核心价值观。

(三)着力培育贫困人口的现代性心理

贫困人口对扶贫政策是否接纳取决于其现代性心理。所谓现代性心理是指,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而诱发个人适应现代化所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31]人的现代性心理集中体现为“开放、开明、自信、自新、变化、变革,主动选择的内在动力和行为倾向”[32]。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克尔斯(Alex lnkeles)极富远见地指出,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转型都必须经历国民心理和行为的现代化转型,要真正实现现代化不可能仅仅依靠经济、技术和社会制度。[33]亦即,社会现代化必然涵括国民心理的现代化,精准扶贫理应重视培育贫困人口的现代性心理。现代性心理可以有效地促进人的现代化,但长期封闭、变化缓慢的贫困地区往往具有传统性格倾向,其群体心理会对新注入的生产方式、公共政策、价值观念等产生强烈的抗拒,如有些贫困村还有不少近亲结婚导致后代智残体弱的家庭,有的贫困群众排斥“改水改圈”的推行。任何一个本地群体都会很自然的排斥外来群体,越是贫困落后的传统村落越是如此,其群体心理必定会对新引进的生产方式、公共政策、价值观念等产生激烈的排斥。假若本地人部分或完全缺乏现代性心理,就会造成不良的互动,产生以封闭、冷漠、排斥、反对、拒绝为表现的抗拒或防御的心路历程;假设本地人具有较强的现代性心理,就会形成良性的互动,促成以开放、欢迎、配合、支持、接纳为表现的顺应或同化的心路历程。[34]

政府部门应通过快速而有针对性的心理扶贫与教育扶贫来提升贫困人口的心理现代性,促进他们对新事物的接纳度,进而激发其积极追求幸福生活的潜力。乡村振兴的根本要义在于快速激活当地人的现代性心理,使其具备主动性人格而采取主动行动,毕竟只有内生性的发展才能永葆乡村振兴的动力。作为政府在贫困治理方面所应重视的是,加大心理扶贫和教育扶贫方面的投入,加强贫困人口尤其是青少年的现代性教育,并对其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扶贫,使其普遍拥有积极适应、主动选择的核心价值观(内生动力)。

(四)注重培植贫困人口的市场理性

协助贫困人口创收是“造血”式扶贫的重点。创收则代表市场经济的引入,而贫困人口在低收入的自然经济中,并无市场竞争意识,如浙江义乌群众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忙着“鸡毛换糖”了,但今天不少贫困地区的群众售卖自家的水果、鸡蛋还显得很难为情。因而要大力培植贫困个体的市场理性,即竞争与效益意识。要达成治贫、脱贫的持久效力,首要的任务是在贫困地区广泛传播市场理念。应该让贫困群众理解、认同并接纳市场理性,把市场意识切实落实到具体的生产行动中去;国际上成功的治贫经验显示,让贫困群众参与到扶贫开发项目中去,在群体的影响下使其获得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是贫困治理获得成效的保障。[35]

农村人的市场理性总是伴随着农业产业化而萌生。但是要在贫困地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难度还不小,贫困地区的市场规则尚未建立,较之一般的农村地区更为落后,农户还远未构成真正的市场主体。农业产业化就是遵循市场的供求规律,组织农户将分散的小生产转变为集约的社会大生产,实现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和经营,它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控生产,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让农户取得较高的经济回报,是传统农业简单化生产的一大进步。[35]但广大贫困地区还远远停留在农业简单化生产的基础上,产业化进程严重滞后。为破解小农户遭遇的大市场难题,现行的产业扶贫项目往往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围绕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品进行生产、加工及销售;并把贫困户纳入到现代产业链中,探究各种联结贫困户利益的机制。[36]贫困人口对市场观念的认识有一个渐进和适应的过程,可通过心理精准扶贫使其树立符合时代的新思想和价值观,逐步接纳市场化的理念,培植市场理性,树立起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勇于求变求新,使其具备合作创收、力争效益的核心价值观(内生动力)。

综上,贫困个体的稀缺性心态、家庭功能缺失、现代性心理及市场理性的缺乏是导致其内生动力匮乏的肇因。心理精准扶贫就是要有的放矢地进行积极心理资源的扶持,使贫困人口具备理性追求脱贫目标、积极适应并主动选择,合作创收与追求效益以及勇争上游并改变家庭命运的核心价值观(内生动力)。

四、心理精准扶贫的治理路径

当前的脱贫攻坚应根据系统论的观点,面向乡村振兴,以心理精准扶贫为抓手,以致贫的关键肇因为着力点,激发内生动力,使内部心理资源与外部扶贫资源协同发力,形成内外共治、标本兼治的扶贫格局。为了既有助于政府与社会选择高效的扶贫政策及路径,又有利于公共行动与公共政策的执行与落实,本文根据前述内生动力所涵括的主要内容,拟提出如下心理精准扶贫的治理路径。

(一)制定干预并促进内生动力的政策

要做好心理扶贫,首先要有相应的政策作为保障。对于深度贫困家庭,除了要充分培育其能力并保障其发展机会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并塑造积极正向的核心价值观,心智双扶地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可通过制定政策细化下述内容:1.通过榜样宣传激发心理资源,利用教育强化心理资源,提供社会支持巩固心理资源:如采用电视、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宣传脱贫致富典型,弘扬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传统美德,引导培育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2.采用科学的心理测评工具,对贫困群众的心理资源进行评估和分类,使心理扶贫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发力;3.针对心理资源贫乏的个性问题采取一对一的心理干预进行心理帮扶,如采用理性情绪疗法改善个体的消极自我概念;4.针对心理资源贫乏的共性问题采用团体心理辅导进行集中心理帮扶,如采用动机激励手段纠正某一群体安于现状的价值观;5.针对心理资源贫乏表现出的常见问题,可以编制规范化、专业化、高效化的心理扶贫操作手册,使常见的心理帮扶工作流程化,提高心理扶贫工作的效率。[2]此外,乡镇、村干部、驻村扶贫干部和社会扶贫力量要扎根基层,善于与贫困个体打交道、交朋友,了解其心理资源贫乏的症结所在,“一户一策”对症扶持心理资源;还要用“六个精准”①(3)①“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要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来尽快落实“五个一批”②(4)②“五个一批”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及“两不愁三保障”③(5)③国家确定“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两不愁、三保障”:即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使外部扶持资源与内部心理资源形成合力,构建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机制。

(二)创设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项目

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以下简称CCT)项目能有效消除贫困人口的稀缺性心态,塑造主动、理性的脱贫行为。CCT项目主要是针对贫困家庭提供定期的现金津贴,前提是这些家庭需满足一定的行为要求,如儿童入学、改善营养和健康以及参加就业培训等;换言之,CCT项目的理论基础是附加条件的现金转移支付,即“以金钱换取行动”。[37]它不仅能快速减缓家庭暂时贫困进而消除稀缺心态,而且还能通过促进家庭成员人力资本提升来缓解长期贫困。CCT项目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变传统贫困治理中的政府单方面责任为贫困家庭与政府的共同责任,把脱贫跟脱贫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进而储备长效脱贫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38]此外,CCT项目是目前公认的扶贫效用最大、贫困群体受益最大、资金浪费最少及干部腐败最少的一种扶贫形式。[37]除了传统的CCT项目外,政府还可以设立一些新的项目,如对养好扶贫猪牛、管理好农作物的贫困户进行现金转移支付。此外,还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创新CCT项目,开设“以购代捐”的消费扶贫模式,比如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直销政府、事业单位及企业,像高校食堂、政府食堂、航空餐食等对肉禽蔬菜等的需求量就不小。只有当贫困人口摆脱了迫在眉睫的基本生活压力,才能消除他们的稀缺性心态,进而才有理性追求脱贫目标的核心价值观(内生动力)。

(三)完善贫困人口的家庭功能

贫困若被当作一种家庭功能的缺位或失败,世代贫困正是缺乏功能完整的家庭配合所致。健全家庭功能是阻断贫困世代传递的关键着力点。要认真贯彻落实健康扶贫工程和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减少病残对家庭功能的破坏。尽可能开辟一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确保贫困家庭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有些村设置护林员、村保洁员和渠道管理员等公益事业岗位扶贫的做法就很值得推广,脱贫效果很显著。各村还应成立专门组织来协助完善家庭功能,如指导新婚夫妇规划新家庭建设计划,倡导婚育新风尚、杜绝近亲结婚、创建文明幸福家庭,教育家长科学健康养育子女。其中,引导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培植家长的教养能力,是完善家庭功能的两个重要抓手,更是激发子代潜能、阻断贫困弱势世代传递路径的不二法门。尤为重要的是,功能完善的家庭能够给孩子传递勇争上游、改变家庭命运的正向核心价值观(内生动力)。

(四)出台多元文化教育与干预政策

引导本地文化与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现实需求相适应,促进本地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求相融合,尤其要重视民族贫困地区。要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配置多元文化教育资源等方式,不断加快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实现贫困人口文化构成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变。还要以社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以贫困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社区提供各种教育资源,祛除落后的文化陈疴,助其学成好本领、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此外,还应加大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的力度。要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之为民族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服务;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落后生活方式、积极适应商品市场文化的同时,要提炼并保护好民族文化精髓。教育是使贫困群众具备现代性心理和市场理性的有效手段,亦是激发内生动力(积极正向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着力点。

(五)设置专业的社区心理扶贫工作岗

遵照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驻村扶贫工作队中设置社区心理扶贫工作岗位。选派一批具有一定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工作等专业知识的村(社区)扶贫干部和一线教师,选拔一批心理专业知识过硬的支农支教大学生,选聘一批从科教文卫岗位退休的城镇职工,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和考核,针对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匮乏的具体表现提供心理精准扶贫服务。[2]有研究发现,通过提高社区信任水平,低收入者的短视行为就会减少,并可能帮助他们改善其财务安全感,旨在提高社区信任水平的干预措施能有效地将贫困个体的眼光变得更加长远。[19]社区心理扶贫工作者的基本任务是抓好村庄“软建设”,改变社区陈规陋习和落后心理观念,培育社区居民的现代性心理及市场理性,其工作岗位职责包括:弄清楚村庄的传统和历史;了解村庄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及其内在权威结构;掌握各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发展困难的原因;针对社区落后心理观念和陈规陋习提出具体干预措施和改进方案;争取社会捐赠资金或申请财政资金执行心理精准扶贫的具体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进展及时完善、调整心理精准扶贫的项目和具体方法。[39]使贫困群众积极适应并主动选择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及生产、生活方式,具备合作创收与追求效益的内生动力(核心价值观)。

此外,还应鼓励心理学者加强国内外贫困心理研究成果的运用转化,提出高效可行的精准心理扶贫措施,以丰富贫困治理的心理学路径。虽然针对贫困心理干预的技术与方法才刚刚起步,但其取得的效果却是十分明显的。例如在肯尼亚,贫困人口不愿购买必须的卫生防护用品已成公共卫生难题。但是当研究者给他们罗列出所需卫生预防用品的清单与价格账本之后,再为其配备一个带锁的小箱子,民众在这方面的消费马上就增加了。其逻辑是通过这种有形的形式(账本及能上锁的小箱子),让其把专门用来开支在卫生预防用品的钱放在这个“心理账户”里,引导他们产生一种自动思维(这些钱就是专门用来购买卫生预防用品的),进而促进他们分配好资金,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40]此外,研究者还尽量让周期性贫困的群体不在他们最为贫困的时段(此时心智带宽最窄)做出重大决策,并尽量简化他们决策时的认知任务(简化办事流程),因而显著地改善了贫困群体的决策水平。[41]新近的研究提出通过给贫困群体赋权,使他们能共同参与社区的建设,增加社区成员的互动,增进个体的社区信任感,也能使他们更加理性地重视未来重要的目标。[19]近年来此类成功干预的案例不少,采取的干预措施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非常好地体现了精准心理扶贫的本质要求,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综上,为取得脱贫攻坚决胜阶段的全面胜利,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议政府部门有必要就贫困人口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现状,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扶贫,使贫困人口焕发积极主动的内生动力(核心价值观),构建从下到上的长效脱贫动力机制,以打通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打牢乡村振兴的基础。

猜你喜欢
内生贫困人口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隐形贫困人口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