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9-12-22 13:44岳若蒙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超星磁共振

岳若蒙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基于智能手机App的移动学习”走进人们的视线,成为新趋势。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于智能手机App的移动学习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教育研究的新热点。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是医学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因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师生交流有限,教师不能及时解答学生的疑点,也不能全面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顺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考虑到目前高职生手机依赖性高的现状,笔者提出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教学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基于超星学习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1)课前,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状况,可选择性给学生推送视频、音频、课件、PDF、Word文档、微课、动画等教学资源。学生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学习,教师通过手机上的“测验”“问卷调查”检查学生学习情况,以便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活动。

(2)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选人、抢答、投票/问卷、分配小组任务、测验、布置作业、直播、评分、主题讨论、在线课堂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并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过程性评价,使考核成绩评定客观科学。

(3)课后,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数据,掌握学生的出勤、活动参与、测试成绩等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利于实现对学生个性化教育。

2 基于超星学习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本文将以“磁共振成像”为例进行说明。

(1)课前探索: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整理教学资源,并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向学生发布磁共振成像工作流程、磁共振(MRI)成像原理、磁共振成像序列、磁共振特殊成像、磁共振图像质量等基本学习资源,提出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学生领取学习任务,登录超星学习通App,查看学习任务,观看MRI成像流程和原理的动画、微课视频,通过在线测试加强对MRI工作原理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系统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参照测试结果和预习反馈,聚焦MRI成像原理为教学难点。

(2)课中导学:本阶段包括3个环节。环节一:案例导入,明确任务。教师播放“某患者因腰疼来医院就诊,疑似腰椎间盘突出,临床医师开具检查单行MRI检查”的视频导入学习任务:磁共振所产生的图像是切面的,但是任意切面的,一幅磁共振图像的建立方法和基本过程完全不同于X线和CT,要获得人体内部有关原子核的空间位置分布,需要采用许多巧妙的方法和精确的技术。磁共振图像是如何获得的?磁共振图像与X线图像有什么异同点?磁共振检查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环节二:知识点拨,原理讲授。首先,小组代表结合课前探索阶段中所学,讲解MRI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检查流程及注意事项。然后,教师依据学生讲解情况,针对性地进行点拨。MRI设备由主磁体、梯度线圈、脉冲线圈 、计算机系统、其他辅助系统组成。主磁体提供均匀稳定的静磁场,脉冲线圈提供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并进行MRI信号的接收,梯度线圈实现空间定位及产生梯度回波等,计算机系统是MRI成像仪的大脑。最后,学生再次登录超星学习通App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较课前明显进步。整个环节层层深入,旨在破解MRI工作原理这一教学难点。

环节三:总结评价,拓展思维。首先学生分小组进行自评与互评,然后教师对本次学习任务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表现情况进行点评,最后结合本次任务的特点,给出课堂寄语:学会知识的融会贯通。

(3)课后拓展:课后,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数据,掌握学生的出勤、活动参与、测试成绩等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最新研究成果对磁共振成像相关内容进行补充,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利于实现学生个性化教育。

3 讨论

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7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1、2、国教班作为试点班级,采用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教学,现总结如下。

3.1 优势

(1)突破时空限制,拓展教学空间。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传递,忽略知识的内化,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则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借助于网络、手机等,突破时空限制,将教学空间从课堂、教室延伸至生活中的各个场所。教师上传教学资源至平台后,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根据自身情况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最终实现“知识传递在课外,知识内化在课堂”。

(2)实现教学互动多元化,优化教学评价体系。积极有效的互动是教学活动顺利实施和教学效果如实反馈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课堂教学,受时间所限,师生互动有限且形式单一,学生的疑难点无法及时得到解答,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情况也无法全面了解,教学反馈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较差。在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学互动更为多元化,教学反馈更为科学化。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随时随地开展选人、抢答、投票/问卷、分配小组任务、测验、布置作业、直播、评分、主题讨论、在线课堂等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教师还可以查看和导出测试的统计分析结果,包括平均分、平均用时、百分制各区间人数、分布走势、单个题目的正确率等,对教学效果进行整体评价。学生之间也可通过学习通的讨论、群聊功能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如文字、语音、图片等,分享学习心得,开展协作学习。

(3)提供自助式学习资源,满足按需学习。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学生对知识理解与领悟能力存在个体差异,使课堂教学效果很难一致;加之受教师资源的限制,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疑问在课后也难以得到针对性的辅导,遇到问题无法立刻求助,容易挫伤学生主动学习、自主练习的积极性。在基于学习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下载教师上传的学习资源,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手机上对某段特定内容反复学习,并自我调控学习进度,如观看操作视频时学生可以进行暂停、重播等操作,对于已经掌握或理解的内容可以跳过,没有掌握或尚未理解的内容可以反复观看,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控,可按需学习、自主学习。

3.2 存在问题

目前,免费的Wi-Fi在很多高校尚未得到普及,而移动数据的网络资费相当昂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移动学习的开展。学校应与通信部门合作,建立优质的移动学习无线系统,建设覆盖全校的免费Wi-Fi,将有助于基于超星学习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推广。

4 结语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也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改变,“互联网+职业教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教学中应用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解决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评”各环节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交流互动,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超星磁共振
《中国医学影像杂志》稿约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常见专业名词缩略语及符号(Ⅰ)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Rotation of dust vortex in a metal saw structure in dusty plasma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