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专业教师兼任实验员的实践与意义
——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为例

2019-12-22 13:44刘修树范高福方丽波付恩桃龚菊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实验员青年教师实训

刘修树,范高福,方丽波,付恩桃,龚菊梅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8000)

传统上,实验员常由一些学历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教师担任,主要工作是实验前准备和简单的实验指导[1]。自《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发布以来,职业院校越来越注重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各职业院校积极以行业发展为标准,不断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购进新设备,推动校内实训项目与行业岗位能力需求有效衔接,许多职业院校甚至建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中厂”。面对更专业的教学,更大规模的实训基地,更多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实训项目的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传统实验员逐渐不能适应实验室工作。而新进青年专业教师虽然高学历、理论基础好,但多数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工作,存在实践能力、实训指导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严重缺乏问题[2]。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强调“双师型”教师培养,即专业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我院本着提升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和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则出台相关规定:从2012年开始,凡是新引进青年教师均要到实验实训岗位见习一年。药学专业以此为契机,优化教师资源,制定青年专业教师兼职实验员制度,选拔优秀青年专业教师兼任实验员。

1 青年专业教师兼任实验员的内涵

1.1 制定青年专业教师“双导师”制度

凡是新进青年专业教师分配两名导师,要求导师具备讲师(至少3年)及以上职称,其中一名导师教学经验丰富,另一名教师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导师指导周期为两年,第一年青年专业教师主要在实践导师指导下参与实验实训教学,考核合格后第二年聘为兼职实验员,除完成一定量的教学任务外,还要指导实践教学。

1.2 形成“兼职实验员+学生实验员助理”管理模式[3]

青年专业教师独立指导实践教学,形成“兼职实验员+学生实验员助理”实验实训室管理模式,即青年专业教师兼任实验员,同时根据管理的实验实训场所规模或工作量,从本专业选聘1~2名工作认真负责、具有敬业奉献精神、能力突出的优秀学生作为实验员助理,协助兼职实验员完成日常实验实训工作。

1.3 打破“一室一员”的传统

过去一般一个实验配备一名实验员,但随着实验实训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模式已经不适用了,必须进行改革。根据青年教师专业背景、实验实训场所功能及课程安排,采取模块化管理方式,即兼任实验员负责两个及以上实验室或整个实训场所。

2 青年专业教师兼任实验员的意义

2.1 快速提升实践水平

一方面作为实验员在实验前要进行大量试剂溶液配制、耗材准备、预实验及仪器设备维护工作,另一方面作为专业教师需要指导实践,通过反复操作演示使学生迅速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特点,掌握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对于实验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使自己的实践水平不断提升,也让自己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赢得学生的尊重。

2.2 进行实践锻炼的有效途径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药品生产企业是药学专业教师了解药品生产过程和工艺、进行顶岗锻炼的主要场所,但是药品生产车间对于进出人员有着严格的要求,企业往往不愿意接受外来人员,以免扰乱生产秩序,这对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带来了不便。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各高校建立“校中厂”,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工艺流程都与真实生产过程相似,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入生产线进行实际操作,在短时间内提高实践能力。

2.3 深化对课程内涵的理解

教材中对生产技术方法、工艺流程和仪器设备使用等的介绍往往是概括性的,无法展现每一个细节,但在实践中任何一种生产技术方法或工艺流程都包含了诸多单元操作,而每个单元操作又涵盖了很多细节操作。要想掌握生产技术方法或工艺流程具体操作,就需要反复实践,深入理解其内涵。青年专业教师多数没有一线工作经验,所以对授课过程中涉及的生产技术方法或工艺流程不能深入理解,教学中照本宣科,缺少与实践的联系,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通过实验实训方案制定、准备、预试验和过程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复实践,然后进行经验总结,慢慢领会生产技术方法或工艺流程的要点,深刻理解课程内涵。

2.4 优化实验室管理,节约资源

药学类专业课程实践性很强,一门专业课程一般都有对应的实验室,传统上都要安排一名专职实验员,这样有授课任务学期实验员才有工作量,没有任务时就比较清闲,导致实验员人力资源浪费。实际上多数专业课程安排都有时段性,这样可以根据课程安排优化实验员管理。如药剂学和药剂学实训课程安排在一个学年上、下两学期,实践教学分别在普通药剂实验室和制剂实训室、制剂仿真模拟软件室进行,一个实验员可以同时负责管理;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也安排在一个学年上、下两学期,因两门课程使用的仪器设备有许多相同之处,可以安排在同一个实验室进行教学;药物分析和药物分析实训课程安排在一个学年上、下两学期,其中普通仪器分析设备(如酸度计、旋光计、熔点仪、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阿贝折射仪等)和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相关实训实施模块化管理,化学分析部分实施模块化管理。同时,不同实验中一些使用剩余的试剂材料,可以互相调剂使用,变废为宝,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如剩余高浓度的酸碱转为低浓度酸碱使用,剪裁的剩余滤纸可以用于定性分析显色反应或做成滤纸浆助滤剂等。

2.5 促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

受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往往是主体,注重理论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听讲,学习兴趣不高;实践课也多是开设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与岗位能力培养相脱节,与现代职业教育目标不相符。因此在教学中,青年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将教学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制作精美的课件,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翻转课堂、第二课堂等,通过微视频将仪器设备操作方法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把实验室搬进课堂。同时,开展教学做一体化,将自身科研思维融入实践中,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这样不仅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培养岗位能力和创新思维[4]。

2.6 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

青年专业教师兼任实验员指导实践教学,不仅要熟练使用仪器设备,还要分析解决实验实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要熟练掌握实验实训原理、方法,熟悉每个操作细节和影响因素。青年专业教师只有熟悉各种实验方法并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同时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

3 青年专业教师兼任实验员存在的问题

3.1 双重身份管理和工作量要求

我院现行管理制度对专业教师与实验员的要求不完全相同,主要在坐班和教学量方面,而青年专业教师兼任实验员具有双重身份,增加了管理难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本着开放、有利于专业教师发展的原则,我院制定了以下规章制度:在教学任务量方面青年教师兼任实验员与实验员一致,在坐班制上与专业教师相同。这能给予青年教师更大的活动空间,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3.2 教学任务与实验员工作冲突

青年专业教师既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又要参与实验指导,容易产生时间上的冲突。可采取以下措施:教学任务量不能过多,在教学计划中统筹安排授课与实验实训指导,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实训准备、预实验。

4 结语

青年专业教师兼任实验员,不仅解决了实验员不足问题,还使青年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提升,并快速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学校应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支持青年专业教师兼任实验员,并在学习培训、职称晋升方面给予一定倾斜,为青年专业教师成长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实验员青年教师实训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地方高校专职实验员队伍建设现状探析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用人文关怀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高校实验员队伍稳定性思考
高校实验员队伍问题分析及建议思考
浅谈高校实验员队伍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