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式微课在药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9-12-22 13:44黄金兰吴登攀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后遗药理学效应

黄金兰,马 行,吴登攀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4)

药理学是医学基础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的桥梁[1]。作为药理学教学资源建设的一分子,改革教学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医药人才,是最重要的任务。药理学基本概念多、理论性强、内容繁杂易混淆,很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面面俱到,不少内容只能依靠学生自学,然而,学生普遍认为药理学枯燥乏味,存在畏难情绪,因此,寻找适合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微课[2]作为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以其短小精悍、集中学习者注意力等优势正以迅猛之势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当下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自然,也是我校药理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我们对药理学微课的录制形式进行探索与总结,为推动药理学网络资源建设打下基础。

1 课堂实录型微课

课堂实录型微课就是对教师现场教学过程进行实时录像[3]。此类型微课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借助教师语言表达以及多媒体来呈现内容,阐明、分析知识,具有操作简单、应用广泛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有教学互动环节,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形式微课适用于抽象概念知识的讲解。以名词解释后遗效应为例,后遗效应的定义为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定义很简单,但熟记并吃透则需要下一些功夫。为了让学生理解其内涵,我们将微课设计成几个环节:(1)为何会产生后遗效应。产生后遗效应的机理是什么。(2)后遗效应的利弊。(3)后遗效应的持续时间。(4)后遗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5)如何减少后遗效应。若学生能清楚地回答这5个问题,说明其对后遗效应也就掌握了。当然,理解和记忆的深刻程度,还与教师的表达及微课PPT的设计有极大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在录制微课前对语言、肢体动作、PPT展示方式(如动画、3D等)进行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实验型微课

药理学实验课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严谨科研思维,提高实践、创新及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环节[4]。本科医学生接触药理学实验前,已有一定实验操作基础,但印象不深,对实验动物的恐惧心理使其不知从何着手,因此,制作实验型微课非常必要。如药理学实验第一节课实验动物基本知识与操作,传统教学模式是任课教师先介绍药理学实验基础理论知识,然后对每种实验动物的固定、捉拿及给药方法进行示教,最后由学生自行练习。此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消化理解理论知识并掌握各种给药方法。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知识量太大,记忆困难。不仅如此,由于实验材料的特殊性,学生只能在课堂上操作,课后无法练习、巩固。假如将实验关键内容制作成微课,课前一天让学生观看,对重要理论知识和各种操作方法有个直观的认识,教师在上课时就可以大大减少示教时间,增加学生动手练习的时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 自学型微课

药理学理论知识繁杂,课时有限,课堂上教师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只能设置自学章节,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如将自学章节的难点、重点内容制作成微课让学生观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习第七章抗胆碱酯酶药第二节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时,章节前半部分有易逆行抗胆碱酯酶药物的理论讲解做铺垫,让学生按照教师教学思路自学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制作微课时,从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解救病例入手,让学生观察病人临床表现后,提出问题(为何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会使人中毒?中毒病人为何出现这些症状?有何解救药物、如何用?)。带着这些问题观看微课视频,最后返回教材巩固理论知识,定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4 案例型微课

案例教学法是模拟或者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融入其中,通过讨论来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用于管理学、法学等学科教学,如今也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通过分析真实病例,增强学生操作能力,实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5]。从2014年起,我们一直尝试案例反转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学习抗高血压药物时,选取一个高血压病人案例,将教学内容分为3部分,第一节课学习第一部分内容,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课程结束时发布第二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下次课上继续讨论分析,第三部分内容同样如此。传统案例教学由学生分析讨论与教师引导总结两个环节构成,基本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但会影响知识的系统性,将案例内容制作成微课,由教师进行系统分析,让学生课后观看,可以弥补现场案例教学的缺陷。

5 推演型微课

药理学的药物效应动力学和代谢动力学内容涉及公式推导和计算,如稳态血药浓度(CSS)、清除率(CL)、表观分布容积(Vd)、生物利用度(F)等,特别是受体药物反应动力学(占领学说)公式的逐层推导。教师在带教中发现,医学生对数学推导内容并不感兴趣,每次讲到这部分内容时,学生的反应均不佳,似懂非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此部分内容制作成白板式推演微课,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边学边记。这种教学方式现场感较强,对于推演性质的内容是行之有效的,而且此类微课制作成本较低,一部手机、一块白板、一支笔即可完成。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是大势所趋,且收到了较好教学效果。微课录制形式多样,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合适的录制形式,针对不同需求进行混合录制。无论是何种录制方式,均以表现力强,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随着现代教育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录制形式也会不断推陈出新,而这对于药理学教学资源建设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后遗药理学效应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金化浊方治疗慢阻肺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消痔灵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作用机制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冬虫夏草治疗膜性肾病的作用机制
懒马效应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治新生儿黄疸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