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职天然药物学教学设计

2019-12-22 13:44张海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川贝母药学药材

张海红

(江西卫生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52)

天然药物学是一门融合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和中医学基础等学科知识,研究天然药物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别、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的综合性学科[1],涉及面广、内容繁杂、易学难记。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学生掌握了常用药材的性状、真伪鉴别、功效和临床应用,并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根据医药行业人才需求,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面向药品生产、经营、使用与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2-3]。为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设计应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和职业性。

1 教学分析

1.1 课程分析

天然药物学是高职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前置课程包括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正常人体学、医学概要,后续课程有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中药制剂学等。天然药物学的内容包括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两部分,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研究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的形态、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分类鉴定等的学科[4-5];生药学是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品质评价及开发利用的学科。天然药物学将这两门课程优化整合,成为一门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天然药物学是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毕业后从事中药生产、药品经营管理,参加各种药学类职业资格考试奠定基础。

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常用重点药材的性状、真伪鉴别、功效和应用;熟悉重点生药的来源、产地、加工、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了解常用药物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用药注意事项。(2)能力目标:能对常用药材进行鉴定,掌握常用药材的性状,显微、理化鉴定技术。(3)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设计思路

2.1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

为适应高职教育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着重培养学生工作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就业岗位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和补充,增加实践课时比例,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体现现代职业特点,紧跟时代步伐。

2.2 模拟演示,创设学习情境

为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授课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模式,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以技能训练为主线,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药品销售等,使学生熟悉药品零售服务和医院药房工作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培养学生药品经营、管理和医院药房工作能力。

2.3 工学结合,培养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学设计应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职业能力培养,结合职业技能考核和职业资格认定。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鼓励学生到相应的药品生产与经营企业、医院药房顶岗实习,在药师指导下,进行药品服务工作,掌握药品经营、管理方法以及用药咨询、宣传等技能,巩固理论知识,为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 教学方法

3.1 直观教学法

采用多媒体、挂图、新鲜植物标本、中药标本等教学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讲授药物性状、鉴别方法时,利用直观教学法,以腊叶标本和药材标本示教,要求学生观察、描述药材性状特征。以“马头蛇尾瓦楞身”“铜皮铁骨狮子头”等直观、形象、有趣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少学生当堂就能记住药材性状鉴别术语,且经久不忘。

3.2 趣味教学法

利用药材的传说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记忆。如何首乌因一何姓祖孙三代皆服此药,达耄耋高龄,发乌少而得名。杜仲因杜家老二采回“丝棉木”树皮治好乡亲腰膝酸痛而得名。又如利用民间谚语,“认识千里光,一世不生疮”“家有半边莲,能与蛇同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长知识,同时方便药名、功效记忆。

3.3 实例讨论式教学法

课程教学应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养成。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搜集药物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结合书本知识寻找答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在问题探究中形成药材鉴别能力。

4 教学过程

现以川贝母教学过程为例,做一介绍。川贝母临床疗效显著,但药源有限,近年来价格节节攀升,市场上存在许多混伪品或掺杂品。本次课的重点是掌握川贝母的性状鉴别要点及功效,难点是药材性状的描述。

4.1 课前自学,课堂导学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送网络学习资源,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结合教材,利用板书、药材实物等进行讲授,利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注意力,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

4.2 引入案例,启发思维

案例:一位老人在市场上花了200元钱买了半斤川贝母,原以为捡到了便宜,哪知回家一看,里面有一大半是薏苡仁。提出问题:(1)川贝母与薏苡仁的性状要点是什么?(2)川贝母与薏苡仁的功效是否一样?

4.3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师把中药川贝母、薏苡仁标本发给各小组,要求学生观察后鉴别区分,描述两种药材的性状特征。教师抽查提问,各组派代表回答,其他学生补充,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5 教学评价

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把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与期末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采取多种考核形式,考核内容既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还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综合素质。此外,通过问卷调查、邀请同行专家听课等方式,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教学方案。

6 教学反思

随着药学事业的发展和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用人单位对从业药师业务素质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应摆脱传统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的束缚,突出天然药物学在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地位,通过对相关课程的优化整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就业技能培养为目的。结合天然药物学课程特点,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开发,丰富教学手段,满足社会发展以及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建设要求。

猜你喜欢
川贝母药学药材
川贝母栽培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川贝蜂蜜粥可清肺化痰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中药止咳有川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