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自主管理中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2019-12-23 07:13徐艳春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传统美德班级管理

徐艳春

摘 要:传统美德教育一直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但是,如何使之常态化,又能够润物无声地让孩子自然而然的接受,却并不容易。因为生硬的说教是学生不容易接受的,又需要恰当的时机。

关键词:传统美德 班级管理 小学德育

学生自主管理,简言之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监督管理下自主管理班级。不是几个人,是大多数,甚至是全体。具体做法就是把班级方方面面的工作细致划分,全班几乎每位同学都要负责其中的一部分,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有管人的,有管物的。学生每天除了做好自己的事情之外,还要管理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每天,每个学生的综合表现会量化成一个分数(这和前一段时间看到的一个美国教师给学生设立账户有异曲同工之处),每周进行总结表彰。学生互相监督管理,以规范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展制造了无处不在的机会。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尝试多种方法,终于找到了一种方法,那就是“在自我管理中实现传统美德的传承”。

一、在自主管理中培养责任意识。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名言。大到国家、民族、社会;小到家庭、他人、自己,都需要责任。责任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任务,更是一种使命。然而当今社会的特殊环境,使得人的责任意识淡薄,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们更是对责任缺乏概念和认识,这就使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班级的自主管理就有效而自然地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孩子都有喜欢表现的特点,喜欢管别人,这让他(她)很有存在感和成就感,也是小学生喜欢做班级干部的原因。在我的班级里,人人都是班级干部,人人都是管理者。不同的是在享受管理者荣耀的同时,必须承担责任。在任命之初,我会给他们适当的权力,同时告诉学生必须要善于动脑筋,把自己的那一份工作做好。在管理过程中,要对自己做出的每一个决定负责。比如说,给某个同学加分要有依据,扣分要有说服力。如果有人提出申诉,必须有理有据,不能模棱两可。到了自己的管理时段,就必须到岗,不能缺席;出现问题,比如说没有及时记录和总结,要承担责任。就是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班级学生个个眼中有人,心中有事:负责多媒体的同学早晨到校后会把电脑打开,并在一天中根据不同科目老师的不同要求开关投影、白板等,直到放学关机断电;生活委员负责开门开窗,根据情况开关电灯,直到放学断电关窗锁门离校;早自习班长要负责点名,各科代表要收作业,学习委员开始带领晨读;间操有体育委员;眼保健操有卫生委员……在学生管理的同时,班主任做的是及时的指导、帮助和纠正。在指导帮助和纠正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二、在自主管理中学会善良宽容。

善良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学生的相处和交往过程中,更加需要这种美德的传承。在班级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种现象:加分的时候首先会想到优秀的学生,扣分的时候稍差一点的学生总能毫不意外地出现在他(她)眼中……而这恰恰给了我们教育的契机,帮助学生学会善良宽容。

在班级的学生自主管理中,我们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则,就是以加分为主,扣分为辅。这一原则实际就是引导学生多看别人的优点,而不是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尤其是在操作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引导管理者关注那些自控力较差的弱势群体,要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一旦有了积极上佳的表现,绝对不能错过,一定要给予肯定和奖励;他们出现问题,也要多给机会,容他改错。这样给他们前进的机会、信心和动力。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学生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班里有一个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干什么都特别慢。每天中午大家都开始盛饭了,他的桌面上还是第四节课的书本用品,乱七八糟;饭盛得晚,吃得又慢,别的同学都出去玩了,他还有很多很多没有吃完。规定时间到了,看到要扣分了,才想起抓紧来,可是那么多饭,一分钟两分钟哪能吃得完!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扣分的话,那就天天都得扣,结果可想而知。中午负责的同学是这样处理的:每天中午都特别关注这个学生,并且加强督促;表现稍有起色便表扬加分;到规定时间还没有结束用餐,只要看到他在积极努力地“完成任务”,就会适当地给他延长几分钟。这样的关注、帮助、宽容,一段时间下来,这个孩子已经能够和别的同学一样了,并且辐射到其他方面,有非常明显的进步。这就是善良宽容的力量。

三、在自主管理中保持正直勇敢。

说到在学生自我主管理中保持正直勇敢,就必得提一提“打小報告”与“为同学负责”的关系和区别了。很简单,他们的区别就在于出发点的不同,这里不想详说也都能理解。在我的班级里,没有“打小报告”,只有“为同学负责”。尽管是学生自主管理,也有看不到的死角;学生有分工,有的时候“铁路警察——管不着这段”。只有调动学生互相监督,互相提醒,互相帮助,才能真正地实现班级的“全方位育人”。这就需要同学敢于直言,不怕报复,拥有正直勇敢的美德。

因为有“为同学负责”这样的指导思想,班里的学生对于同学中或同学身上存在的问题,能第一时间反映给老师,老师可以及时作出处理:又因为对于学生的错误,老师有宽容的态度,所以出现问题的学生不需要说谎,承认、改正就好,也不会有不友好,报复的情况出现。班级正气足,满满的正能量,师生携手,不断地向一个又一个目标迈进。

在班级学生自主管理中,还有很多传统美德的传承,如管理时有礼有节,不蛮横粗暴;实事求是,公正,不偏私;自强不息,谦虚礼貌;严己宽人,敬业尽责等等。这些都融合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在教师的引导、自我的行为感悟里。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有效促进了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时乐晓.关于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03)

[2]沈吉刚.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渗透研究[J].亚太教育.2016(29)

[3]高永生,高健.探析创新班级管理内容完善高中班级管理的对策[J].吉林教育.2015(08)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传统美德班级管理
身边的传统美德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