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2019-12-23 07:13黄志超娄磊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具体措施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

黄志超 娄磊

摘 要:高中化学是重要的理科科目,是最具实验性质的一门科学,化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也在实际生活和国家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生活化教学模式被普遍运用到高中各学科中,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不仅课堂内容变得生动丰富,也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 生活化教学 具体措施

化学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息息相关,比如用来治病的药品是通过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合成的,很多食品是根据化学的理论生产的,还有建筑材料、生活用品等,可以说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的作用。学习好化学,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从国家发展的角度还可以促进我国的科学进步。学习化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而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不能够充分的满足这个目标,过于关注学生的分数,忽视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限于表面的公式和理论,灵活运用程度较低。因此,高中化学老师应该改进教学措施,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提升学生对化学进行学习和探索的兴趣,生活化教学对于改进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生活化教学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

高中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很多化学试验中的现象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很大帮助,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把化学知识和试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生动的现象来体现具体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高中化学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非常有必要。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创造便利、美好的生活,比如研究新型药品来维护人们健康、丰富制衣面料的种类,加强面料性能来为我国的防汛工作者提供安全保障、研究安全性更高的建筑材料等。但是,化学也可以在生活中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影响,比如现在最受国家关注的雾霾天气,主要是因为汽车尾气和化工气体大量的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的,雾霾导致了我国呼吸类疾病的高发;还有造成白色污染的大量塑料垃圾,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等烯类化合物,在平常状态下自然分解的难度大,对河流及农作物生长有不利影响;还有各种食品添加剂和烂肉粉等化学物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更加有犯罪分子用化学反应的方式来实施犯罪活动,比如氰化钾。化学可以帮助人,也可以伤害人。高中化学教师在传授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必须要引导学生利用化学来创造生活帮助他人,同时提高对不良现象的识别能力,约束自身行为,避免他人伤害。化学考试中结合实际生活的题目越来越多,不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固有知识体系,因此生活化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考试内容,提升考试成绩。

二、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1.生活化情景教学

化学知识是比较枯燥的,但是与生活联系起来,就会更加具体形象,便于理解。高中化学教师授课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搜索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物品或者现象,构建生活化的情景模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化学的价值,研究化学的应用,从而调动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增强生活中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化学物质甲醛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列举出生活中容易产生甲醛的物品,同时通过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让学生了解甲醛的危害,比如新的家具或者刚刚装修的房子中甲醛的含量很高,生活中要注意通风一段时间后才可以入住,还有像洗碗布等生活用品中也会含有甲醛,使用前要先用水浸泡才能降低其含量。甲醛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可以诱发癌症或者造成妇女不孕不育等。通过这些生活现象让学生认识甲醛,同时提醒学生关注生命健康,在生活中避免甲醛带来的伤害。

2.生活化探索活动

生活化教学是把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形象化,以具体的形态来加深学生对化学的认识,提高化学的教学效果。由于化学是一門变化性较强的学科,只有在变化中才能发现化学的意义,而课堂中只有试验能够直观的体现化学的变化现象,缺乏生活化的展现。化学的变化是多样的,两种物质的反应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湿度作用下,甚至不同的剂量比,都会生成不同的其他物质,出现不同的反应。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把化学概念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的从日常生活环境中探索化学变化的奥秘,比如在讲氧化反应之前,教师可以留下一个问题“切开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变色呢?”并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或者请教家长以及在网上查询等方式来进行解答,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在正式讲氧化反应的课程时,教师再对问题给予适当的引导,原来苹果中含有多酚类化合物,容易被氧气氧化成褐色的醌类化合物。这样的探索活动既能培养学生探索生活的能力,又加强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3.生活化课外作业

化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化学的合理应用,服务于社会。教育体制的改革中素质教育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爱护社会的品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制约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新的课改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高中教师要通过生活中的素材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生态环境恶化这个话题,可以让学生观察和寻找哪些生活现象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引导学生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水质污染的原因等,并指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来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结语

总之,生活化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在化学教学中值得广泛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张苧丹.立足生活感悟化学魅力--浅谈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J].化学教与学,2016(7):32-33.

[2]张忠.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原则和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6(26):66-67.

[3]王智.浅谈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华少年,2017(25):126-126.

作者简介

黄志超(1994.05—),男,汉族, 哈尔滨宾县人,学士,中学二级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毕业院校:牡丹江师范学院。

娄磊,(1989.03—)男,汉族,佳木斯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毕业学校:牡丹江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具体措施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防范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的具体措施分析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麻江县渠道防渗改造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