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级管理的润滑剂

2019-12-23 01:23张国军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人际关系创新策略

张国军

摘 要:班级工作是一项人文工作,即师生、教师和家长之间的相关工作。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如果善于沟通与合作,就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同时,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班级积极健康发展的基石。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人际关系;创新策略

琼斯认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为“良好关系存折”,就像一个人在从存折中取钱之前必须先在存折中存钱一样。如果老师要求学生改进他们的行为,并期望后者做出积极的反应,他必须先有“存折”。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健康发展的有益条件。一般来说,教师的爱岗敬业态度、稳定幽默的情绪、民主领导、学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构建和谐、团结、温馨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一、树立亲切开放的形象

通常学生和老师之间会有一种因恐惧而疏远的感觉,而现在的“00后”甚至认为“老师属于人类的老一代,他们不理解我们的想法”,因而更排斥老师。为了使学生快乐、敢于与教师沟通,教师应努力在日常工作中树立开放、友好的形象。老师平时应该微笑,和蔼可亲的微笑是学生公认的最喜爱的老师之一。在征求意见时,要多采纳学生的意见,这也是尊重学生的一个标志。教师应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要敞开心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情和期望,这样才能互相接受。教师可以设计问卷来表达与学生交流的诚意,接受学生的批评和建议,在学生面前树立民主开放的教师形象。

二、发挥幽默的力量

面对沟通困难,大多数人都会表现出不适和尴尬,而幽默的人善于通过自我营造一种放松的氛围,巧妙地化解尴尬,减轻自己和对方的心理负担。幽默和乐观是教师人格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懂得幽默和乐观的老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和无压力的学习环境。即使学生犯了错误,被老师“纠正”了,他们也可以接受并努力改进。相反,如果教师的行为呆板、严肃,不能忍受学生的玩笑话,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遇到问题时不敢与教师沟通,从而导致各种问题。

三、重视鼓励和表扬

鼓勵和赞扬是人们获得勇气和自信的有效途径。鼓励也可以更好地利用彼此的优势,由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过于注重自我克制和谦虚,人们往往会忽视自身的优势,构建消极的自我认同和评价,因此真诚的赞扬能立即赢得对方的青睐。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中,教师往往会批评学生,因为教师每天都很忙,只有当学生做错事时才会对学生说:“这不好,那是不对的”,甚至有更严厉的批评,但很少有老师当学生做得好时,会对他说:“你做得很好,老师很高兴。”过去,学生害怕和老师交流,认为老师找他的目的是“审问”,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重视表扬和鼓励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进步,除了口头和书面的鼓励外,即使是拍肩膀、微笑或点头等小动作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和自尊。在学校生活中,教师的“爱的鼓励”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该在工作日练习说鼓励词,每天,他们都能以学生为对象,让自己练习说鼓励的话。

四、善用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虽然无声,但是往往蕴涵着更丰富的意义,它无形地揭示了人们内心的世界。例如,眨眼和不敢看对方,可能表示内疚和缺乏自信;微笑本身传达了“我喜欢你”和“我很高兴见到你”的语言信息,给人一种亲切的温暖感觉;姿势僵硬,眼神接触少,它可能表示说谎。适当的肢体语言,能够促进双方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师生可以用一个眼神来表达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用一次微笑或一个点头来表达对学生的关心。这些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不容易做到。有时老师在课后与学生交流,由于时间短或繁忙的事情,他们经常在与学生交谈时看着手头的工作,这会使学生感到老师无法与他沟通。有些内向、拘谨的学生甚至对占用老师的时间感到内疚,所以他们不会在下一次与老师主动交谈,如此粗心大意的小动作也会影响沟通的连续性。因此,在与学生交流时,教师应保持微笑,目光柔和,千万不要交叉双手和胸部,表现出防御性的拒绝姿态,这是很难接近的。在与老师和学生交流时,肢体语言比实际语言传达的信息更丰富。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不要做出任何与口头表达不一致的动作,使学生收到一种“前后矛盾或内外冲突”的信息,从而导致教师不信任,减少下一次与教师之间交流的可能性。

五、因材施教,鼓励学习

学生上学最重要的活动是学习,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学习。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不放弃任何孩子,站在第一线的教师更有责任,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各种适当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有教无类的精神,因材施教,培养专业知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帮助学生自我认同和自我发展,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师生关系好,在班级管理中,师生之间就容易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疏远,甚至厌恶对方,班级管理将难以走上健康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吴昊文,吴志敏.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创新策略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8(5):38-39.

[2]骆舒洪,周卫红.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1(6):26-29.

猜你喜欢
初中班级管理人际关系创新策略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