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漂浮导管对心脏泵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2019-12-25 08:55吕珊珊豆亚伟闫晓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21期
关键词:血氧饱和度主动脉

吕珊珊, 豆亚伟, 赵 荣, 贺 清, 闫晓丽, 田 磊,郑 云, 张 平, 冯 波

(1. 解放军空军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西京医院 心脏外科监护室, 陕西 西安, 710032;2. 陕西省人民医院 胸外科, 陕西 西安, 710068)

心脏主要是通过心肌收缩将回流到心脏的血液有效地泵入主动脉和肺动脉,故又可将心脏称作心脏泵[1-2]。心脏泵衰竭主要是由急性心肌梗死引起,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左心衰竭和心源性休克[3]。心脏泵衰竭一旦发生,由于心肌进一步缺血,梗死范围还会扩大[4]。心脏泵衰竭发生时,左心室充盈压增高,心输出量降低,每搏输出量降低。在代偿阶段,左心室充盈压增高、心率增快,但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均减少,左心室扩大,心肌氧耗量增加[5-6]。此时,通过神经反射机制产生大量儿茶酚胺,使心肌收缩增强,心率进一步增快,周围血管收缩,心肌进一步缺氧。由于心脏泵衰竭时周围循环血流减慢,组织缺氧,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使心肌收缩力进一步减弱[7]。长时间的心脏泵衰竭可导致微循环血流减慢,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肺功能衰竭等严重情况,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对于心脏泵衰竭的患者,可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来改善心功能[8-9]。本研究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漂浮导管对心脏泵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心脏泵衰竭患者。排除标准: 伴有其他心脏以及肾脏等重大疾病的患者; 主动脉重度关闭不全、主动脉夹层以及主动脉肿瘤患者。纳入标准: ① 符合IABP手术适应证者; ② 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2~65岁,平均(51.1±1.3)岁; 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5~67岁,平均(53.1±1.6)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IABP治疗,观察组采用IABP联合漂浮导管治疗。IABP: 采用股动脉穿刺,将1根带有气囊的导管通过股动脉插到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下1~2 cm的降主动脉内。穿刺过后,可通过胸部X光片观察导管尖端是否位于第2~3肋间,若位置不正确则进行调整。漂浮导管: 医生的左手食指与中指触摸到颈动脉表面,并将其推向内侧,使之避开胸锁乳突肌前缘,在其前缘的中点,采用食指、中指与额平面呈30~45 °角进针,针头向尾侧指向同侧乳头,待穿刺针进入皮肤抽到静脉血后证明穿刺成功。放入引导钢丝后拔出穿刺针,穿刺口用刀片稍扩张,以钢丝引导方向,利用扩张器将外套管置入颈内静脉中。退出引导钢丝及扩张器,再经外套管置入心导管,使导管快速进入心腔。再通过X光机追踪导管插入位置,直至进入肺动脉。气囊充气后,导管即进入肺动脉远端; 气囊放气后,导管又迅速退回原肺动脉位置,证明位置良好。

1.3 观察指标

监测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观察2组患者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动过速、血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死亡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

2组患者术后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指标显著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比较

与术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心脏泵衰竭患者因心功能受损而导致心脏负荷不断增加,影响心脏的供血功能,同时对体循环和呼吸功能也有较大的影响[10-11], 可通过IABP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同时在此基础上采用漂浮导管来改善心功能,监测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12], 对患者病情发展以及预后进行判断。

IABP又称为主动脉球囊反博,属于机械性辅助循环方法[13-14]。在心室舒张期将气囊快速充气,从而升高主动脉内的舒张压,提高冠状动脉灌注; 当心室收缩时,将气囊泵内的气体排空,进而促使主动脉内压力下降,左心室在低阻力下排空血液,减少了心肌的耗氧[15-16]。该方法通过物理作用产生双重血流动力学效应,降低体循环阻力,升高主动脉内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供血,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心肌功能,同时也降低心率,对改善心脏泵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17]。漂浮导管则对心功能的改善有辅助作用,可以对患者的心室起搏以及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监测[18], 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能及时发现危重患者,对其进行抢救治疗,进而降低患者病死率。

综上所述, IABP联合漂浮导管可显著改善心脏泵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猜你喜欢
血氧饱和度主动脉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糖臬之吻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超声诊断CTA漏诊DeBakey Ⅱ型主动脉夹层1例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胸科手术中脑血氧含量下降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