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侧或外侧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在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2019-12-25 08:55杨勇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21期
关键词:A型远端胫骨

杨勇胜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胫骨骨折是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约占四肢骨折的3.77%, 占全身骨折的9.45%[1]。由于胫骨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外力高能量冲击如交通意外、高处坠落、摔倒等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导致血运破坏和软组织损伤,若处理不当,不仅骨折愈合困难,而且易发生感染、畸形愈合等并发症。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是胫骨骨折的常见类型,根据胫骨干骺端的粉碎程度可分为A1、A2和A33个亚型。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是目前治疗此类骨折的主要术式,为骨折愈合提供生物学环境,临床应用广泛[2],但受软组织条件较差和血运破坏等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仍难以避免,引起临床思考最佳钢板放置的位置(胫骨内侧或外侧)[3], 但目前并未形成统一定论,相关研究报道也较少。本研究对88例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开展前瞻性随机分组对照试验,探讨内侧和外侧MIPPO的短期手术疗效,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6年2月—2019年6月收治的88例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纳入标准: 经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并参考AO分型标准确诊为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未见其他骨折部位; 患者年龄18~65岁,精神意识正常,配合研究并愿意接受随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病理性骨折、代谢性或内分泌性骨病、严重外伤或骨质疏松; 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免疫系统缺陷,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或恶性肿瘤者; 哺乳期妊娠期妇女; 入院前接受过相关治疗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内侧固定组和外侧固定组,各44例。内侧固定组男29例,女15例; 年龄21~63岁,平均(41.25±10.34)岁; AO分型: A1型(单纯型)20例, A2型(粉碎型)13例, A3型(严重粉碎型)11例; 骨折发生原因: 交通意外伤17例,运动意外伤14例,砸伤8例,坠落伤5例; 骨折发生至接受手术时间2~11 d, 平均(3.59±1.02) d; 合并腓骨骨折19例。外侧固定组男31例,女13例; 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39.25±10.34)岁; AO分型: A1型19例, A2型15例, A3型(严重粉碎型)10例; 骨折发生至接受手术时间1~12 d, 平均(3.61±1.03) d; 合并腓骨骨折17例。2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上述资料分布均衡,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抗炎消肿等对症治疗,待骨折处皮肤出现褶皱后行MIPPO技术联合LCP内固定术治疗,手术均由本院骨伤科具有3年以上经验的外科医师操作,围术期护理均相同。术前常规持续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合并腓骨骨折者先行复位和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处理,恢复患肢长度。

内侧固定组:自内踝尖下0.5 cm处行长度约3 cm的弧形切口,骨膜剥离器沿胫骨方向推开软组织,在骨膜和皮下组织间建立软组织隧道,选择合适型号的钢板沿隧道插入,钢板远端位于内踝尖近端约1 cm处,由远端至近端置入螺钉。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对骨折端进行手法复位,复位完毕后,将钢板剩余各孔进行体表定位,采用锁定螺钉固定远近端钉孔,固定完毕后透视下观察骨折端对位、螺钉长度等是否满意,内固定后常规冲洗缝合切口,放置引流管。

外侧固定组:于踝关节面胫骨嵴外侧旁约1 cm处做长度4~5 cm纵向切口,分离软组织,钝性分离胫骨前肌外侧缘至骨面,向外侧缘紧贴骨面进行剥离,建立软组织隧道,由远端至近端插入合适型号钢板,近端显露钉孔,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对钢板剩余孔钉行螺钉固定,然后冲洗缝合切口,术后处理同内侧固定组。2组患者术后均抬高患肢,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止痛消肿治疗,在医师指导下接受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治疗,术后均通过门诊复查形式随访至少6个月。

1.3 观察指标

统计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等,其中VAS评分为患者自评,总分0~10分,根据主观疼痛感受进行赋值评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明显,反之愈轻。骨折愈合标准: ① 患肢可完全负重,无局部疼痛; ② X线检查提示有连续骨痂线通过骨折断端,同时满足①、② 表示骨折愈合。术后末次随访行踝-后足功能AOFAS评分, AOFAS评分总分100分, 75分为合格,得分越高表示踝-后足功能恢复越好。2组术后随访期间记录手术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2组临床手术指标比较

内侧固定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外侧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术后1 d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2组术后随访并发症及末次随访AOFAS评分比较

2组术后均成功随访≥6个月,内侧固定组随访6~10个月,平均8.35个月。外侧固定组随访6~9个月,平均8.29个月。术后并发症有切口感染、钢板弯曲、延迟愈合和踝关节疼痛,均无钢板断裂和畸形愈合发生。切口感染者经3~4次换药和抗感染治疗后愈合。钢板弯曲和骨折延迟愈合者嘱咐患肢不负重,石膏固定后逐渐愈合。踝关节疼痛者摘除钢板后疼痛缓解。2组切口感染、钢板弯曲、延迟愈合、踝关节疼痛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末次随访AOFAS评分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2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比较

VAS: 视觉模拟评分法。与外侧固定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患者随访并发症和AOFAS评分比较

3 讨 论

MIPPO是目前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术式,优点在于可避免暴露骨折部位,保留骨折部位血运,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减少并发症[4]。董磊等[5-6]报道, MIPPO技术能最大程度保护软组织和骨皮质,促进骨折愈合。临床经验表明,内侧或外侧MIPPO均具有显著疗效,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率高,足部疼痛和前后足活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但不同固定方法MIPPO的手术效果比较尚需大量研究论证。朱兴建等[7]报道指出, LCP应用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与内侧入路比较,外侧入路术并发症率更低,手术时间、出血量和畸形愈合率也明显减少。但石伟哲等[8]报道显示,内侧或外侧MIPPO治疗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的短期疗效并无显著差异。

本研究显示, 2组患者术后1 d 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内侧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更具优势(P<0.05), 与文献报道[10]相似,说明内侧固定能显著缩短MIPPO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分析原因认为,胫骨远端钢板外侧固定虽然能改善软组织覆盖条件,减少软组织并发症发生,但此固定方法对软组织的剥离程度较严重,而且术中需要严格保护腓深神经和胫骨前动脉,造成手术时间延长和出血量增多,增加患者手术生理痛苦[11]。相比而言,胫骨内侧放置钢板操作更加简单,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缓解患者手术不适感,而且胫骨内侧固定更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钢板与肌群张力相互平衡,营造理想的生物力学生理环境。有研究[12-13]指出,置入胫骨外侧的钢板易受外侧、后侧的肌肉牵拉作用,骨折部向内侧成角,造成愈合延迟和踝关节疼痛,严重时发生钢板断裂和畸形愈合。此外,相对外侧固定,内侧固定对局部血运的破坏较小,钢板置于胫骨内侧能有效保护外侧骨膜血管系统,促进骨折愈合和术后功能恢复[14]。本研究随访显示, 2组术后均无钢板断裂和畸形愈合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组间切口感染、钢板弯曲、延迟愈合和踝关节疼痛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且末次随访踝-足功能均恢复良好, AOF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提示MIPPO术中采用2种固定方法的短期疗效和并发症率接近[15]。

本研究也存在研究准备仓促、纳入样本量偏少、随访期偏短以及缺乏影像学测量数据等不足。此外, MIPPO手术疗效还受软组织损伤程度、术后康复锻炼情况等因素影响,对本研究结论可能造成一定偏倚,在后续研究中需进一步完善。总之,内侧或外侧MIPPO治疗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均安全有效,但胫骨内侧放置钢板固定手术操作简单,可节约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而且更符合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环境,建议临床优先选择内侧固定方法。

猜你喜欢
A型远端胫骨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验 血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A型肉毒素在注射面部皱纹中的应用及体会
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在面部整形切口的应用
AZA型号磨齿机工件主轴的改造
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