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探析

2019-12-25 01:13高红艳程传利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3期
关键词:学术政策

高红艳 程传利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是由政策-制度话语体系和学术-理论话语体系共同构成的,两种话语体系的互动与合理性转化既是该思想体系日臻完善的外在条件,也有利于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地融入学校教育,进而有效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并入脑入心。

关键词:政策-制度话语;学术-理论话语;转化与融合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年》在战略任务中指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头脑,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中小学教育,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健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成果传播机制。”该文件虽是2019年2月颁布,但其酝酿并臻于成熟却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背景,亦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作的针对教育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加快教育现代化起到促进作用。

一、两种话语体系之辨析

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年》之要求:“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可知学理化其本义乃将政策-制度话语学术化和理论化,即借助于学术规范和学术话语,为政策-制度话语提供学理上的解释、阐释或系统化、一般化的说明,故此,学理化具有某种灵活性和普遍性。因之,政策-制度话语和学术-理论话语在高中政治课本中并存,高中政治课本的编排亦在政策-制度话语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编排,课本的编排既要坚持增长学生知识见识的目标,还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更要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唯如此,高中政治课本才能真正实现其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进而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为此,课本采用两套话语即政策-制度话语和学术-理论话语,以此体现出政策的指引性和导向性,同时又能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学术-理论话语加以阐释,且教师在讲课时实时补充最新时政材料加以讲解和阐释,进而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更加灵活的形式走进学生的头脑。

若只重视政策-制度话语而未充分重视学术-理论话语的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虽则有其方向性的指导作用,但其千篇一律的模式及其必要灵活性的缺失使得该思想的宣传效果并未能如人所愿,此类状况其实并不真正适合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亦削弱了政治学、经济学话语体系对社会的总体影响力。反之,若只承认学术-理论话语的重要性,甚至试图在放弃马克思主义、引进西方理论的前提下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学术-理论话语,则此态度因其直接导致方向的迷失或错失,危害更甚。那么,“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在认可两种话语类型的差异的前提下,寻求在两者间实现创造性转化的可能性,进而达成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和整体性,即形成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

二、政治课本编排中两种话语体系之体现

两种话语的内容、特点和关系,在高中课本编排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尤其是高中政治必修三2018年版本《文化生活》中更有直接的学理化解释,只是是以学术化的形式加以展述。如《文化生活》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的第二框题“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例子:

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同样,在2018年版本的《文化生活》的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四框题“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中,课本以辅助文的形式即小字的形式介绍政策-制度话语的重要性和要求,重点指出不能以学术来曲解政治,也不能以政策来压制学术,进而指出应怎样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意识形态问题往往比较复杂,政治性、政策性很强,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既不能把小事说大、把一般的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政治化,也不能把大事说小、把政治原则问题当作一般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来对待。

这两部分的编写即是直接指明这两种话语体系的特点和重要性,除此之外,关于该内容的课本编排则是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加以学理化阐释,并依此提出两个问题且得出相关结论,即党为什么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以及党要怎样做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其中一些结论便是学理化解释的成果,如:“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其实,本次课本修订中将党的领导人的讲话直接在课本中进行原话表述,接着结合学生特点提出相关设问此即两种话语有机结合的实例。

三、教师讲课过程中两种话语体系之体现

教师的讲课形式和过程,是两种话语体系有机融合的最佳方式及过程,以经济生活为例,比如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在讲解到“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时,教师既要强调这是十九大内容,属于政策-制度话语部分,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社会实际加以学理化解释,这属于学术-理论话语。“倘若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仍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借助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引导学生理解、记忆理论知识,其结果必然是学生无法对所学有深刻的理解,无法产生政治认同。”当然,亦不能产生出特定的思想教育的效果。此时的教师就要在个别字词上展开论述,引导学生讨论,将学生的发言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此时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而应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此需提出相关问题,即“精准”一词怎么理解呢?此时的精准最直接的意思乃为“精准到户”,这是每个学生都能回答到的,但是还要引申,此时的精准还有“精准到时间”的意思,即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那么为什么要设置时间限制呢?其实,设置时间限制不仅仅是为了防止贫困地区中个别人的“等靠要”的消极思想,更重要的是要调动贫困地区脱贫的积极性,从哲学上分析乃是调动内因的作用,即外因的作用再大也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为此,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这就从内在因素上分析了脱贫的方法,不是一味地在物质上帮助,而要在精神上和智力上提供帮助,这样才是脱真貧、真脱贫,否则,事与愿违。其中扶智只是为了更有效地脱贫,其实,这不是重点之所在,重点是扶志,扶志即扶其上进心,尤为重要的是扶其感恩心,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理,不仅自己要脱贫,而且还要在脱贫的基础上做到回报国家、回报人民,这才是精准扶贫之本意,也是思想政治课本编写之本意,所以,讲课时要将政策-制度话语讲活且使其方向导向作用更为明确,这是政治课堂上对讲课内容的基本要求。

再如,在讲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这一知识点时,可以结合文化生活中文化反作用的知识,借课本中的一句话来讲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質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讲解该句内容要重点讲解“自尊、自信和自强”,引其言外之意,即什么情况下一个民族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进而“引起当代中国青年的深刻思考”。讲到此处,教师就应该引入《政治生活》的一段话来讲解:“进入新时代,……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此句话的重点是“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该地位的明确既是“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递进,更是自信的基础和实力依据。教师在此就应该结合文化生活第九课中的一目题“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来讲解“文化自信”,讲解文化自信,先讲解“自信”的反义词,即“自卑”和“自负”,在此基础上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文化自卑?其负面影响是什么?而文化自负的危害是什么?试结合清朝末年的历史加以分析。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讲解本目题内容,能将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和“文化交流”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关键是把中国近代史和政治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也是把政策-制度话语转为学术-理论话语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的一种表现。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学理化尤需解决的问题

高中政治课本的多次改版及其成功应用说明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话语体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十九大之后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策-制度话语仍需进一步学理化,即由政策-制度话语恰当地转化为学术-理论话语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正因如此需要解决以下问题:第一,要加深和更新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使之不仅能解释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更要使之成为编排高中政治课本的指导思想;第二,要重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在课本编排中可以合理地借鉴一些期刊文章,并在编排中使之有机地融入课本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更具时代性。第三,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高中政治教师每天都是新的,说其新是因为时代变化快、时政变化亦快,因此,教师要关注当今的国际国内大事,要领会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基本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备学情也是备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甚至是关键环节。高中政治课的讲解且不说每年的教案都不一样,甚至同一个教师上不同的班级其教案就应该不一样,这样才能真正地将政策-制度话语有效地转化为学术-理论话语,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思想得以升华,进而形成特定的政治认同感,即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值得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就其核心内容而言,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映,而且是现实生产关系赖以构建的原则,这一点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话语生产(包括学术话语的生产)以极其重要的地位。”故此,新时代应将政治学科的完善及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更加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进一步宣传党的政策,以期巩固与加强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领导权,进而提升现实生产关系的合理建构和中国的国际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孟捷.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政策-制度话语和学术-理论话语的相互关系[J].西部论坛,2018(05):1,2.

[2] 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文化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经济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89.

[4] 王静,任光燕. 高中政治教学政治认同素养培养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80.

作者简介:高红艳(1978- ),女,宁夏人,玉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发展;程传利(1974- ),男,河南人,玉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教师,博士,研究方向:历史哲学、诠释学。

猜你喜欢
学术政策
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政策
有些政策为何沦为“万分正确、十分无用”
遏制学术造假需多管齐下
学术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