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引入文本实现古诗厚教的“法”与“度”

2019-12-25 07:04杨芳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11期
关键词:草木杜甫古诗

杨芳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但今人读古诗,最大的感受是“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总存在着一些理解的障碍。正因为此,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就需多方搭建学习支架,引进古今活水,缩短甚至消除古诗与学生的距离,让生涩的古诗变得可亲,让凝炼的语言变得立体,古诗厚教,最终实现思维火花绽放、情感波澜荡漾的高效课堂。下面,笔者就以教学《春望》一诗为例,重点谈谈借助引入文本实现古诗厚教的“法”与“度”。

一、文本引入须有“法”,妙用存乎一心

(一)“引文”对比法,诗从细处读

教学片断一:

师:作者写眼中所望见的长安城,为啥偏偏要写“城春草木深”?特地著一“深”字有何用意?

生1:“深”写出了草木生长茂盛。如果是农村,这就是自然之景。但长安是唐王朝的都城,却任由杂草丛生,这就不正常了。就好像我们现在的大街上怎么可能随便就出现“城春草木深”的景象呢?

生2:造成“城春草木深”的原因就是战争,是战争让长安城变得荒芜,这才长了许多的野草。

师:那“深”字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3:荒凉。

生4:人烟稀少,满目凄凉。

师:遭逢战乱的长安城是如此荒芜破败,曾经的大唐盛世又是怎样的呢?请看(师边读边稍作解释)——

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卢照邻)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师读: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语气高亢热烈)

生齐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语气低沉缓慢)

生齐读: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语气高亢热烈)

师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语气低沉缓慢)

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處,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地讲说。”在此教学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加鲜明地感知长安城因战火而荒芜的凄凉之感,我紧扣一个“深”字,简单提问后也并不做过多的强调与讲解,只是随机引入两句描写大唐盛世繁荣景象的诗句,稍作解说后,我配合着学生分别用热烈夸张与低沉哀痛的语气演读这两句诗。这种入情入境的对比朗读,瞬间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的时空,学生一会为唐朝的繁荣富庶而惊叹自豪,一会又因战争带来的衰败零落而叹息沉重。这种“引文”对比法,从细处着眼,通过对比,往往能较快地带给学生强烈的冲击感,学生的视域由此变得更宽阔,情感变得更细腻,思维变得更活跃,对文本的理解也更透彻了。

(二)“援文”补白法,诗向深处读

教学片断二:

师:“家书抵万金”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呢?

生1:用夸张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他渴望见到亲人的心情。

师:杜甫当时有没有收到家书我们不知道,但当时身困长安的他也给远方的妻儿写了一首诗,请看(师用深情思念的语气缓缓朗读全诗)——

月 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师:读完《月夜》全诗,再读“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联诗,你还从中读出了什么?(学生自由朗读该联诗)

生2:当时因战争而与亲人离散的应该不止杜甫一人,这一句诗肯定写出了很多老百姓的心声。

师:由自己而想到天下人,你如杜甫一样,具有可贵的悲悯情怀!你真是杜甫的知音!

现在的学生都生于长于和平年代,再加上通讯工具发达,要让他们真切体会与亲人天各一方且音讯全无的牵挂思念之情,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苏霍姆林斯基则告诫我们:“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在此教学环节中,我带领学生以“家书”这一意象为抓手,在学生轻易地撬开文字表层后,我却并不满足这种浅尝辄止的回答,于是我顺势地援引了杜甫的《月夜》一诗。这首诗可以看作是杜甫写给妻儿的“家书”,这样既创设了“骨肉各分散”的离别之境,又深情补白了杜甫对妻儿的真切思念之情。此情此境,终于让学生产生了“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战争于他们是陌生而遥远的,但对父母亲人的爱却是时刻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的。这样补白式的文本助读,真可谓是“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学生沉睡的情感体验被唤醒,诗歌被解读得更深刻,教学也更灵动。

(三)“拓文”补充法,诗往丰处读

教学片断三:

师:诗人是为自己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而溅泪吗?

生1:不是。

师:那他可能是为了什么?

生2:他可能是思念亲人。

生3:他为战争带给老百姓的苦难而落泪。

师:是的,这就是杜甫的伟大之处了,在他的诗里,在他的心中,总是心系苍生。当他想到老百姓的苦难,他心里像火烧似的焦急——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

当他自己所住的茅屋被秋风刮走后,他发出的呐喊却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

同学们,“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正是如此,被称作“诗中圣哲”的他,其诗作不仅记录了自己一生的疮痍,更重要的是记录了那个时代民间的疾苦,其胸怀天下的远大抱负,心系苍生的悲悯情怀,正是他不死的诗魂。(全课结束)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杜甫的诗作,这里引入的两处文本皆为杜甫的作品,其流露的情怀与《春望》虽相似,但其思想境界却更伟大。将这些文本整合在这堂课的结束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既打通了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壁垒,又跳出《春望》一诗本身,带领学生迈进了另一重心怀天下、忘我无私的崇高思想境界。借助这一“拓文”补充,横向左右勾联,不仅丰富了课堂的内涵,还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灵魂的洗礼。

二、文本引入须有“度”,过之则犹不及

诗歌教学的核心是诵读、品味、涵泳、感悟文本,借助外来文本也只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因此,围绕诗歌教学展开的文本引入一定要遵循三大原则:适时、适量、适合。

(一)适时。文本引入呈现的时机很重要。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之时便是引入文本助读的最佳时机。也就是说,当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尚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之时,引入文本的介入,便如一艘小船,载着学生进入到一个更广阔的语文世界,学生的思维触角也会由此“撩拨”得更加敏锐。

如前面所述的“教学片断二”中引入的《月夜》一詩,有些老师可能会把它作为课堂的导入呈现。如果这样使用这个外来文本的话,由于此时学生对《春望》和杜甫的感情尚未被激活,他们读后除了能感知到这是一首杜甫的思亲怀人之作外,内心是很难荡漾起其他的情感涟漪的。由此可见,文本引入的时机真的很重要,唯有在“对的时候”遇见“对的文本”,方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二)适量。在“教学片断一”中,我选择援引的文本只有两则,量虽不多,费时也少,但却从人口和粮食两个方面有力地再现了大唐盛世的富庶与繁荣,由此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在朗读中立刻感知到了二者巨大的落差,从而对“深”字所蕴荒凉之感不再因遥远的时空距离而纯粹的漠然以对。相反地,如果此时呈现更多的参照文本,虽然同样能构成对比之势,但同时也容易造成“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局面,课堂也便被喧宾夺主,失了教学重点。看似教了很多,但学生却因知识密度过大而导致可能什么都没掌握。窦桂梅老师说,深度不是难度。引入文本是为了将古诗厚教,厚教绝不应该只是知识数量的堆积,仍需把握好“适量”这个度。

(三)适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首古诗要厚教,其拓展延伸可以至无穷远。作为教者,必须要选择适合的课外文本来拓展。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学片断一”以丰富学生视野引入对比文本再现盛衰之景,“教学片断二”以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援引文本来补白诗人对亲人的思念,“教学片断三”以充实文本内涵、震撼学生心灵引入文本拓展诗人的同类诗歌。这里所有引入的课外文本资源都与教学内容或互通声息、或互相呼应、或互相印证、或互相补充。正是因为引入了这些适合的课外文本,才真正做到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悟”。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恰到好处的引入文本,既是带领学生解读文本的催化剂,也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金钥匙。

李镇西老师说:“永远不要自以为是,永远不要低估学生的智慧,做一个学生心灵海洋的推波助澜者,而不要做学生心灵的屠宰者。”在语文课堂上,对文本的解读必然是“行人更在春山外”,引进古今各类文本(宜短,宜精,宜当)以拓宽教学空间是最好的“推波助澜”方式之一,因为伴随着文本的引入,学生的知识内存被增容,各类体验被激活,思维方式的也势必被刷新,于是再“辞约”的古诗也会变得丰厚可感,触手可及。

猜你喜欢
草木杜甫古诗
不识草木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寒露
登高
绘心一笑
草木皆有
劳劳亭
绝句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