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

2019-12-26 07:12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教师应交流英语教学

周 璐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南通 226011)

对于高职生的教育培养而言,英语既是一门工具性语言,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载体,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英语知识的构建,更要注重对文化的渗透。语言是构成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单位,在当前跨文化交流背景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一方面是提高教学质量,丰富学生文化知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拓展东西方文化交流,提高学生文化品格,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需要。目前,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将知识讲解与能力培养作为学生英语综合素养构建的核心,缺乏对文化有意识、有计划的渗透,从而限制了高职生对跨文化环境的适应能力。针对此,本文从高职英语教学实践出发,对文化渗透途径提出几点建议。

1 明确教学原则,合理引导文化渗透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的渗透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不是简单地引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它是将英语语言至于英语文化背景下的循序渐进地引入,并在东西方文化对比中的深入探究,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渐建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提高文化意识与文化品格。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素质、课程内容等方面,与普通院校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其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也应做好针对性的规划与构建。具体来讲,学校、教师应从以下几点原则出发,实现文化的合理渗透:(1)渐进性原则,从广义上来讲,文化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学科知识、历史演变、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高职生相较于普通院校学生,英语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对于英语文化的认识更多的停留在语言知识层面,缺乏对广义文化的思考与理解,针对此,一方面学校在教材选择与编写的过程中,应从细节入手,由小渐大,逐渐拓宽文化渗透领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也应从文化的点滴入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2)适度性原则,英语课程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只能从某一个侧面对英语文化进行渗透与解读,而不能面面俱到地对文化进行构建与讲解。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引入一些英语文化知识,或者立足东西方文化对比为学生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同时还应该坚持语言课程的基本要求,兼顾语言知识讲解与交流技能训练,让学生在更加契合其自身发展需求的课程环境中实现文化渗透。(3)实用性原则,目前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一些教师文化的渗透更多的是泛泛而论,缺乏指向性与针对性,使得学生将文化教育视为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影响了其课堂参与效果。针对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新定位文化渗透的作用,尤其要根据职业教育特色探索文化渗透的要求,从学生的日常语言交流出发,从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出发,用更具实用价值的文化内容吸引学生的参与,为高职生更好地融入跨文化环境奠定基础。(4)全面性,目前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文化渗透的理解相对片面,认为英语课堂上的文化渗透就是对英语文化的引入与讲解,而忽视东西方文化的对比。针对此,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调整教学思路,转变文化态度,不仅要根据教材内容引入英语文化,更要找到还是的切入点,引入中国文化,引导学生建立文化对比,帮助学生思考不同文化形成的根源,理解不同文化存在的价值,进而促进学生建立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

2 依据知识构建,提高文化渗透效果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需要依托一定的载体,教材作为课程推进的依据,则成为教师实现文化渗透的主要抓手。根据英语教材,分析课程教学要求,并实现知识的全面构建,是学生实现文化学习的根本途径。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对文化的有效渗透:(1)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渗透。词汇是语言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文化中最活泼、最具生命力、最能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最能反映文化魅力的因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词汇量不足一直是学生语言运用中的难题,对此,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机械讲解与记忆的词汇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文化背景下,深入了解词汇的含义,从而更好地掌握词汇知识。例如在学习America一词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段历史,并根据当前南北美洲的语言体系,帮助学生区分、理解“美国”与“美洲”的含义。(2)在英语口语交流中的渗透。实现顺畅的日常交流,是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由于语言环境、教学理念的限制,学生对于口语交流的认识更多的停留在对常用口语句子的记忆,而忽视对背后文化内涵的挖掘。针对此,教师一方面要根据具体的口语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口语表达形成的原因,打破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主动交流,练习口语;另一方面在口语中进行文化对比,例如东西方文化中对于日常交流中询问年龄、收入等问题的态度截然不同,教师应根据文化差异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并在英语文化背景下,提高口语交际能力。(3)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渗透。阅读是知识获取的重要手段,阅读素材中蕴含的文化元素是高职英语开展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注重课内阅读的指导,从阅读材料的细节入手,为学生提供文化解读的依据,例如在传统节日相关的阅读材料中,教师可以以圣诞节、感恩季、万圣节等为例为学生讲解西方文化风俗,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典故、俚语、俗语的来历;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拓展阅读,从更广阔的视角探求文化内涵,打破语言知识学习的局限,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文化的意识和能力。(4)在英语写作训练中的渗透。英文写作是英语知识应用的重要方式,目前在高职英语写作中,许多学生是根据汉语表达进行翻译,因此出现许多不伦不类的表达,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对英语文化缺乏理解,针对此,教师应根据写作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在阅读、模仿中把握英语表达习惯,从文化角度分析汉英表达的差异,从而让英语表达更加准确、地道。

3 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文化多元渗透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调整传统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优化,则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渗透单纯依靠语言讲解是不够的,学生在语言知识学习中,对于文化的理解会陷入误区,从而影响其文化素养的全面构建。针对此,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拓宽教学思路,对教学方法进行设计与构建。常见的教学方法有:(1)通过情境构建进行文化渗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化元素渗透到情境中来,利用情境吸引学生的参与学习,进而在思考与探索中体会文化内涵。例如在为学生介绍莎士比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莎士比亚的相关纪录片,利用多媒体情境吸引学生主动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以及其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英国文学形成理解。(2)通过知识讲解进行文化渗透。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知识讲解由于其形式机械,交流不足等饱受教育工作者诟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知识讲解一无是处,相反,作为传统教学的主要方法,其在文化渗透中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新调整知识讲解的方式,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优化文化内容,并合理利用语言艺术,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知识讲解中,自觉接受文化熏陶。(3)通过文化对比进行文化渗透。汉英语言在词形、词义、语法范畴、句子结构上具有明显差异,而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英语作比较,进而从语言表达差异延伸到文化差异,能够让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形成更深刻的领会。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文化对比,让学生在文化差异中自觉思考东西方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不同推动力,挖据各自文化背后的深刻含义,进而提升文化品格。(4)通过专题讲座进行文化渗透。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多是零散而不成体系的,教师应利用学校条件,邀请学者来校开展文化讲座,并结合地理概况、生活习惯、社交礼仪、宗教信仰、历史变革、东西方文化对比等主题,引导学生对文化进行系统学习;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文化讲座,以深化学生对文化的探究与理解。(5)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文化渗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实践中来,在活动中渗透英语文化,调动学生主动探求文化的意愿,例如组织英语演讲比赛,开展英文歌唱比赛,组织学生表演英文电影的经典片段等,让学生在实践锻炼英语表达,在交流中拓宽文化视野,交流东西方文化观点,提高对文化的体会、感知与理解。

综上所述,目前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渗透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应当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结合当前跨文化交流的社会背景,循序渐进地引导中西方文化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对比、交流与碰撞,让学生在英语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在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引导下,提高文化意识,提升文化品格。

猜你喜欢
教师应交流英语教学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