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实践与反思

2019-12-26 12:15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3期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心理

张 蕊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

1 案例描述

某高职学生,女,安徽淮南人,2016级学生。该生大一期间(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表现良好,上课认真听讲,不迟到早退,无旷课违纪行为,成绩排名班级前茅,性格稍内向,沟通能力一般,与同学和室友关系和谐,教师授课反映良好。

2017年9月初,同班好友向辅导员反映:该生大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有一门课不及格。成绩公布以后,该生心情沮丧,情绪波动大,不思茶饭,无心学习。与好友诉说心中苦闷,意欲吞服化妆品自残。辅导员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与该生取得联系。在辅导员耐心细致地安慰下,该生说明事情缘由:该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姐弟俩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父母偏爱弟弟,认为女孩读书没有什么用处。该生自己一直很努力,各科成绩一直都很稳定。面对这次考试挂科,心里憋屈懊恼。

2 案例处理过程

在了解该生大致情况后,辅导员迅速上报系领导,并联系学生家长,说明学生出现的不良症状,分析可能发生的后果,建议学生家长做好安抚工作,陪同子女前往心理咨询机构或专业医院做进一步跟踪指导。学生家长表示: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学校处置情况如下:

首先,要求辅导员与该生做进一步交流,倾听学生想法,了解学生感受。安排其好友陪同到心理咨询师机构作进一步的辅导,重点完善该生心理辅导和监测档案。

其次,安排该生好友、寝室长、心理委员、班长以及任课老师与其多交流,多陪伴,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辅导员联系。

再次,系领导将学生异常情况报备学院学生管理部门,并联系家长告知学生近况,反复强调该类问题处理不当的严重性,建议家长多关心学生,抽空来校探望学生,与学校建立互动模式。

最后,辅导员老师经常深入班级和寝室进行跟踪和反馈,教育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勇敢战胜挑战,并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积极参加社团和志愿服务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

目前在系领导的关心下,在辅导员和其他师生的共同帮助下,该生定期去心理辅导机构接受辅导,情况暂时稳定。通过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了事情的恶化,做到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

3 案例分析

该起个案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缩影,具有代表性。案例中,学生因考试不及格感到沮丧痛苦,甚至想要自残。“考试不及格”这个事件本身是学习中一个常见的挫折。有不少同学面对此类挫折在短期感到沮丧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态就能逐渐调整并适应环境。案例中的学生在压力的打压下产生偏激想法,其心理问题的症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庭方面的因素。该生长期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在其童年阶段就长期疏于照顾,即使学生有自残想法被学校告知家长后,家长也未采取积极的态度来帮助学生应对心理上的不适。该生无法从家庭获得情感和精神的鼓励与帮助。家庭缺少关爱与互助氛围。

二是个人方面的因素。很显然,该生对考试成绩缺乏合理的认知,对学业挫折应变能力差。认为学习是自己的唯一出路。只有学业有成才能改变父母重男轻女的态度,才能提高自己的家庭地位,也只有学习成绩才是自己努力学习的证明。期望通过学习成绩达到自我认定的目的。一旦考试不及格立刻出现“糟糕至极”这样的错误认识。此外,学生的性格较为内向,沟通交流不甚主动,在挫折应变能力和调适能力上欠缺。

4 启示与建议

4.1 健全学校应对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体系,完善联动机制

学校以及各级学生管理机构要本着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帮助学生应对、摆脱心理困扰[1]。首先,在学校层面,要善于利用心理测评系统,定期开展心理普查工作,尤其在新生入校、学期开始、结束这样的阶段,以及学生本人和家庭遇到重大变故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用科学的手段及早发现潜在的问题。其次,学院要建立应急预案,针对已经出现心理困扰的学生,及早识别和处理,做出风险评估,重视跟踪教育和总结的工作,提高应急处置程序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再次,提高辅导员培训的专业性和力度。[2]以丰富多样的研讨和心得分享交流等形式,不断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作实效性。最后,在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将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让心理健康知识从简单的口号和标语变成可以被学生正确理解,成为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帮助自己的工具。重视班干部,尤其是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利用学生信息渠道了解班级同学的心理状态。增强班干部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和预估能力,不断提高心理知识水平,能辅助辅导员对开展心理指导,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干预和处置。

4.2 重视良好家庭环境的养成,建立有效的“学校-家庭”沟通机制

据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虽然在年龄上趋于成年,但心智发展还比较欠缺,容易对他人产生依赖性,遇到困难时抗打压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较弱,容易消沉悲观,甚至一蹶不振。[3]在进入大学校园集体生活以后,随着人际交往的圈子扩大,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少数学生因性格货沟通能力不佳,容易产生自卑、孤独、嫉妒、沟通障碍等心理问题。也有一些大学生一贯认为自己学习优异,或是为了证明自己,急于在成绩上得到回报,对成绩产生错误的认知。在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灰心失落,逐渐放弃自主学习,导致思想上“很着急”,行动上“慢悠悠”这样的现象。以上两种学生心理问题,其实在学生中较为常见,大部分学生通过与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就可以减轻和解决好此类问题。学校要架起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桥梁,及时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尤其是异常情况反映给家长。家长与学校应该凝心聚力,共同致力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家长还要积极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这不仅对学生的精神和心理都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心理品质及人格发展。

4.3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知识入头脑

在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辅导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自己才是处理情绪与解决危机的关键,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辅导员、班干部、同学、心理咨询师还是家长,只是在一定角度和程度上推动或者催化学生分析问题,理清思路,切中要害,纠正错误认知。真正地解决问题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要对学生授之以渔,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真正含义,转化传统的培育理念。要用新的学习方法,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日常教育工作,教育学生能较为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学习。通过强化认知认同、优化情感认同、深化理性认同,活化行为认同,激发学生认识自我、关爱自我的意识。[4]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传授有效沟通的手段和技巧。对重点人群进行特别辅导,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研判,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和干预。要将心理健康知识传播方式信息化、交流便捷化、内容丰富化。让知识填补空缺和迷茫,从而对学生心理品质及人格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4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育人贡献力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效应是人的行为或事物的作用引起他人产生相应变化,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心理效应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疏解心理压力、保持愉悦的状态。而消极的心理效应则会使人产生不良心理暗示,甚至导致认知偏差,从而错误的行径。就大学生而言,校园是其学习和生活的主要阵营,因此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校园环境是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有力推手。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首先要多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从小事做起,共同打造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要求多部门联手打造校园文化底蕴,形成持久浓厚的精神氛围。其次,要加强校园网络监督管理,过滤不健康、消极的信息,为大学生打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努力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简单的个人得失,转移到关注焦点事实、明确新时代使命、用于担当奋发图强等方面,进一步夯实德育教育成果,用青春正能量带动一批青年。最后,积极开拓第二课堂,重视第二课堂教育空间。第二课堂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补充,要牢牢抓紧第二课堂的优势,以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为契机,开阔学生视野,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预防、处置大学生心理危机实践活动中,学校要健全上下联动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营造良好的家庭和校园文化氛围,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的力度,提升学生心理危机应对能力。预见心理问题,齐抓共管,及时开展心理疏导,缓解压力,引导学生分析自我,认识自我,帮助学生确立符合自己性格、爱好和理想的发展目标,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辅导员心理健康心理
光荣啊,少先队辅导员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