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事业单位人才流失问题的分析与探索

2019-12-28 02:06王晓彦
丝路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人才流失事业单位基层

王晓彦

摘 要:基层事业单位主要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人才引进主要通过公开招考事业单位人员和三支一扶人员的方式。人才是推动基层事业单位综合水平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大多基层事业单位位于县级以下或欠发达地区,且由于单位待遇较低,工作烦琐、重复,人才流动性大,制约了单位持续性的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基层事业单位人才流失的原因,探索基层事业单位留住人才的方法,提出适合基层事业单位人才流失解决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基层 事业单位 人才流失

在当今世界中,人才是展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魅力的象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思维能力的提高,事业单位人才流失问题也变得尤为突出,特别是基层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人才流失问题十分严重。事业单位是我国各级管理的基层单位,人才流失问题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有数据表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流失率较高,人才流失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将以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为例,分析社会因素、单位因素、个人因素,分析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原因,同时也提出了个人想法。

一、基层事业单位人才引进、人才流失现状

以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局(下文简称省长江局)为例,省长江局由省编办核定编制人数九百余人,直属单位10个,从长江上游宿松到无为,10个直属单位均为基层事业单位,有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三种人员类型。一是人才引进。近五年来引进人才共92人。2016年全局通过公开招考引进人才31人,“三支一扶”项目引进人才3人,年龄均在30周岁以下;2017年通过省人社厅“三支一扶”项目引进人才7人,年龄均在30周岁以下;2018年通过省人社厅统一招考引进人才45人,省人社厅“三支一扶”项目引进人才5人,年龄均在30周岁以下。二是人才流失。近五年来人才流失共31人。2016年因人员解聘、人员调出流失人才6人;2017年因人员解聘、人员调出流失人才9人。2018年因人员解聘、人员调出流失人才16人。从流失数据来看公开招聘流失人数较严重,2016年~2018年共流失27人。据统计数据来看,人才流失率近30%。

二、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一是基层单位的现实原因。大部分基层单位在乡镇,离县城还有较远的路途,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新入职人员属全省统一招聘,新招聘人员大多数属外地人员,多数不适应工作、生活环境,导致新进人员留不住。各基层单位很少关心职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忽视新进人才对于职业目标的追求和个人职业发展道路,导致人员归属感弱,忠诚度低。

二是流失人员个人原因。很多考生在前期怀着寻求暂时就业的目标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出于试一试的心态参加工作,如果工作理想度不高就想要辞职。很多新参加工作人员本身缺少对于单位的认同感,缺乏吃苦耐劳、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面对不太理想的工作条件就会选择离开。随着今年来独生子女养老问题的逐渐凸显,新进人员因为家庭原因、婚恋问题会想回到家人所在的地方。显然路途、交通问题加剧了这些矛盾因素。

三是人才个人职业发展的原因。对于流失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他们代表单位专业技术主要力量,基层事业单位由于岗位设置和日常烦琐事务,使专业技术技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个人技术晋升渠道受阻。专业技术主辅岗位设置数较少,特别是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职数少,拓展空间和上升空间小,存在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唯资历倾向,看能力、看实绩、看贡献偏少,容易造成专业技术人员、年轻的新进人员看不到希望,对未来职业生涯产生疑惑。

四是资金问题。工资是体现个人劳动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人才储备相对困难跟基层待遇低有一定关系,由于公积金、住房提租补贴等相关财政资金未全额拨付,单位引入成本较大,考虑到财力不足将导致大量引入后的职工相关福利待遇受到影响。单位也缺少相关的配套设施满足青年职工的生活和学习需要。

三、改善人才流失情况的相关建议

一是合理利用招考渠道和限制招考条件。从近几年的人才流入流出情况来看,由于基层单位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三支一扶”服务人员相对于公开招聘人员更较为稳定,更能扎根基层,更有利于单位长远发展。通过“三支一扶”计划,积极向人社厅争取本地区招考计划,避免新进人员因回家不便而离开,不断引入新鲜血液,壮大人才队伍,丰富人才队伍年龄结构。鉴于人才年龄断层、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建议运用定向招聘政策,设立定向招聘岗位,在学历专业上适当放宽,限招本地区人员,适当引进急需的人才。

二是加大投入,为人才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近几年,对职工生活、工作环境进行维修改善,逐年提高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提供持续的资金保障和良好生活条件。要将基层办公生活设施升级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争取财政经费倾斜,持续改善一些基层段所生活条件,为人才建设提供必要基础保障。

三是拓宽人才交流培训渠道,加强与其他单位间的沟通。要对教育培训经费落实情况进行调研,保证人才培训需求,创新人才培训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履职能力。要打通人才交流限制,改变较为封闭的工作环境,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多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让青年职工有充分的条件展示自我。

四是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强化理论学习。突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举办理论学习班、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轮训班、在线学習等形式,提高年轻干部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 “以老带新”开展结对“传帮带”培养。采取“老手拉新手”形式,强化对年轻干部“传帮带”培养,助推年轻干部的快速成长。加强岗位历练。对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基层优秀年轻干部,有计划地选派到关键岗位挂职锻炼,抽调到重要工程或其他工作中磨炼,让年轻干部在不同的岗位上丰富工作阅历,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实践能力。

五是加大人文关怀,增强基层人员的情感认同和忠诚度。要注重掌握和了解职工队伍的思想动态,尽可能解决职工所思、所盼、所忧,经常性开展交心谈心,指定专人为新进人员制定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其规划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发展路线,增加人才对工作和单位的认同感。特别是对青年职工,要注重了解青年发展规律,理解青年工作压力,不能将过时的要求强加给青年职工,将人文关怀体现到具体、落到实处,让人文关怀随着时代发展一同前行。自身的需求得到满足才会产生对单位的认同,增加对单位的忠诚度,降低流失率。

猜你喜欢
人才流失事业单位基层
基层巡览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如何有效防止人才流失
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分析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