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沧浪诗话》中“兴趣”与“妙悟”的美学内涵

2019-12-30 13:20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妙悟沧浪诗话

张 悦

(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65)

一、严羽及其《沧浪诗话》

严羽,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南宋诗人、诗论家,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人,生卒年不详。严羽主要论著有《沧浪诗话》,另著有诗集《沧浪吟卷》。其诗学理论自成一家,启迪元代诗人,影响覆盖明代文艺理论界,影响清代和近代,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沧浪诗话》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和附录《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组成。 诗辨是全书的核心部分,主张诗有“别材”“别趣”以及“以禅喻诗”,强调“兴趣”和“妙悟”。通过诗辨,严羽全面阐释新的诗歌理论和自己的美学观点。诗体、诗法、诗评、考证部分“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具体的阐述和补充”[1];诗体以时间为序, 描述不同时代诗歌的不同面貌和流派;诗法总结诗歌的写作方法;诗评对各时代诗人的诗歌进行评论; 考证则对各时代流传下来的诗歌中有错误或争议之处进行考辨。

严羽批评“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不良文风[2],认为写诗“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的方法是“对诗歌本质的背离”[3],造成诗人和读者都无法理解对方。为此,严羽提出“以禅喻诗”“兴趣”和“妙悟”等主张。 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严羽提出“辨白是非,定其宗旨”,“宗旨”就是“兴趣”,达到“兴趣”,诗歌就能健康发展[2]。 同时,达到“妙悟”才能正确理解“兴趣”。

二、《沧浪诗话》中“兴趣”的美学内涵

(一)“兴趣”溯源

在现代汉语中,“兴趣”指的是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而在古代汉语中,一开始“兴”和“趣”分开使用,有不同的意义。

“兴”的本义是抬起来,《说文解字》解释“兴,起也”[4],引申为起身、升起、奋发、产生、创办、兴起等义。 《论语·阳货》中有“诗,可以兴”[5],郑众认为“兴者,托事于物”[6],意思是把事情寄托在事物上,假托一个物象来兴起相应的情怀。 人们总结《诗经》的艺术手法,提出诗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后来,“兴”的意义发生变化,一是用来表现一种含蓄蕴藉的意味, 一种看起来表面意义多但细细品味其深层还有更多含义的艺术形象, 如“文有尽而意有余,兴也”[7];二是用来指针砭时事的“兴讽”“兴寄”手法,着眼于诗歌中所包含的讽刺比喻。

“趣”本义为疾速,《说文解字》解释为“趣,疾也,从走取声”[4]。《韩非子·扬权》中有“腓大于股,难以趣走”[8],“趣走”就是疾走的意思。 “趣”后引申为意趣、志趣、兴趣、趣味等义,《晋书·王羲之传》中“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的“趣”为志趣、情趣之意[9],《世说新语·言语》中“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的“趣”为趣味之意[10]。

后来,“兴”“趣”连用,指爱好、喜欢而产生的愉快情绪。 杜甫《西枝村寻置草堂地》“从来支许游,兴趣江湖迥”中的“兴趣”和《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大觥连饮,兴趣愈高”中的“兴趣”都是指兴致,与现代汉语意思一致。

(二)严羽对“兴趣”的阐释

《沧浪诗话》中关于“兴趣”有这样一段论述。

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2]

在严羽看来, 诗歌是用来抒发自己真性情的东西,盛唐诗人所作的诗是诗歌中的佳作,而盛唐诗歌之所以会成为诗作中的佳作,是因为盛唐诗人“惟在兴趣”。严羽用“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来比喻“兴趣”“无迹可求”的特点——“言有尽而意无穷”。 他认为“兴趣”包含丰厚的内涵,它的艺术效果不同于其他的美学概念, 它把诗歌的文字变得蕴含丰富、韵味无穷。

严羽所谓的“兴趣”,是指作者在创作前已有的对现实存在的感性认识,创作时触物起兴,融合自己独特的体验, 自然而然将感情和思想统一在一起成为含蓄隽永、回味悠长的情趣。 陈伯海在读《沧浪诗话》时指出兴趣“是指诗人的‘情性'融铸于诗歌形象整体之后所产生的那种蕴藉深沉、 余味曲包的美学特点”[11],叶嘉莹认为“兴趣”是诗人“由于内心之兴发感动所产生的一种情趣”[12], 熊志庭认为诗中“‘趣' 是更为深层的主观感受, 也是艺术的本质所在”[13]。

(三)《沧浪诗话》“兴趣”的美学特征

“兴趣说”是严羽诗论的核心,“兴趣”是严羽评价诗歌最基本的准则。 严羽认为好诗要达到两个标准——“吟咏情性”和“言有尽而意无穷”。他认为“兴趣”是感情和思想的统一,唐人作诗重视感情,但又不忽视思想。除了感情和思想的统一,“兴趣”是一种浑然天成的境界,含蓄不尽、意味无穷,带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和真切自然的韵味。

1.情感特征∶吟咏情性,理在情中

严羽不看重大历以后的诗人,但是对李长吉、柳子厚等几个诗人则评价较高, 这是因为他们的诗歌抒发真情实感、反映现实,既有感性成分又有理性成分,真正在“吟咏情性”。吟咏情性的重点在于将“情”和“性”融会贯通,将感性成分和理性成分整合起来,抒发真情实感。 以柳宗元的《江雪》为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4]

整首诗意境幽冷,凄清孤寂。诗人将客观环境描写得十分幽僻,而在寂寥一片的白雪背后,隐藏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表现自己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 诗作体现“兴趣” 的情感特征——吟咏情性。

严羽认为诗歌的精髓是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诗歌要表达情感,不可一味地大发议论,要达到“理在情中”。 以黄庭坚的《书磨崖碑后》为例。

抚军监国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为。

事有至难天幸尔,上皇跼蹐还京师。

内间张后色可否,外闲李父颐指挥。

南内凄凉几苟活,高将军去事尤危。[15]

严羽提倡诗歌应追求真实质朴的感觉,“只有真情才能有‘真味',才能‘感发人意'”[13]。 黄庭坚的这首诗“以议论为诗”,议论占了全诗一半左右的篇幅,没有极力表现真挚的情感,因此不能吸引读者。

2.形象特征∶无迹可求,飘渺不定

“无迹可求”是严羽“兴趣说”的另一个美学特征,严羽用“羚羊挂角”来比喻“无迹可求”。严羽认为诗歌创作不能平铺直叙, 不能一下子就看到要表达的东西,而是将情感和形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就像羚羊睡觉一样,没有痕迹,让人无法察觉。“对于诗歌意境的创造和体验,不能从文字表面求取,也不能以理性的思考去把握,而必须得之于文词之外,诉诸想象和冥悟。 ”[13]

在诗歌创作的各个要素中,“无迹可求” 最应把握的特征是诗歌的情感和形象。 而情感和形象的结合应委婉含蓄、飘渺而又捉摸不定,诗歌形象要巧妙地、不露痕迹地把情感包含进去,读者在阅读时能体会到朦胧的美感。 以李白的《玉阶怨》为例。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14]

全诗只有几种景物和几个动作, 没有人物表情和心理活动叙述,作者似乎也无动于衷,但当读者跟随景物进入诗歌时,却能体会到一种愁苦的滋味。诗歌意境寂寥幽深、飘渺不定,体现情感表达的“无迹可求”美学特征。

3.意蕴特征∶言有尽而意无穷

严羽认为,好的诗作要在有限的诗句之外,抒发出诗人的真情实感, 让读者体会到一种意味无穷的感受——“言有尽而意无穷”。语言结束了,但是情感感受和意象体味远远没有结束,在一个意象、一个情感之外还有另一个意象、另一个情感,意象和情感延续无止尽。 “这种感受的实质,就在于诗人将丰富的意念情趣概括、蕴蓄在有限的形象画面之中。 ”[16]以杜牧的《过华清宫》为例。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17]

这首诗的主题是讽刺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但是它没有一句正面描写统治阶级生活的奢侈,只用千里送荔枝这一件事来表现皇族的奢侈。 作者没有用直接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而是通过杨贵妃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的微微一笑来体现劳动人民的血和泪, 表达诗人的不满和愤懑, 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蕴特征。

三、《沧浪诗话》中“妙悟”的美学内涵

严羽的“兴趣说”强调诗要抒发情感,情感要有意味无穷的审美趣味。而要达到“兴趣”,则需要借助“妙悟”这一手段,“妙悟”是实现“兴趣”的途径。

(一)严羽对“妙悟”的阐释

《沧浪诗话》中关于“妙悟”有这样一段论述。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 诗道亦在妙悟……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 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2]

从这一段论述可以看出“妙悟”有两个内涵。 第一,从诗歌创作主体看,“妙悟”指的是诗人在创作诗歌时,经过构思冥想,产生一种奇妙感悟。 朱志荣认为严羽“高度重视诗歌本身的特点,重视体现诗歌艺术规律的“妙悟”,强调诗歌的本色、当行”[18]。 第二,是“第一义之悟”和“透彻之悟”。 “第一义之悟”即学诗须学最好的诗,学成玲珑透彻、无迹可求,这样才能体会到最高标准的“熟参”,才能达到第一义的巧妙体悟,否则就是第二义甚至更差。“透彻之悟”是在“第一义之悟”的基础上,透彻地理解诗,巧妙地体悟诗,真正有见解、有体会,否则就是一知半解之悟甚至更差之悟。

(二)《沧浪诗话》中“妙悟”的实现途径

“妙悟”是达到“兴趣”的途径,“妙悟”要通过自然顿悟和追求意境来实现。

1.自然顿悟,要求多识

严羽认为“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2]。诗人在开始学诗的时候就要有高远的目标,入门的时候要选择好的老师,经过不断地“熟参”,达到自然顿悟。“‘悟'是贯穿诗歌鉴赏、创作、批评始终的重要功夫、重要途径”[19],一旦悟出则文思泉涌,就能创作出优秀的诗作。而只有多识才能做到“熟参”。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20],意思是要达到“晓声和识器”则分别要做到操千曲和观千剑。 “多识”才能达到“妙悟”是一样的道理,知道的数量、方法多,见多识广自然就能“妙悟”。 以屈原《离骚》片段为例。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21]

诗人大量采用比兴手法, 用浪漫主义的方法表现不被人理解的忧愤感情, 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有一段对《离骚》的评价,“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泪满襟,然后为识《离骚》”[2],意思是读《离骚》要读到“歌之抑扬, 洟涕 满襟”的境界才算真正读懂《离骚》,而“多识”是读懂《离骚》的基础,也是能够顿悟的要求。

2.追求意境,体现意韵

诗人追求诗歌的意境美,“通过形象思维描绘出一番天地, 通过作品塑造一个特殊的世界”[3]。 达到“妙悟”的境界,就是要通过意境让读者体会到诗歌的韵味。 以李白《将进酒》为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14]

诗歌开篇以一组排比句带给读者扑面而来的强烈感受,读来惊心动魄。 最后以“万古愁”结尾,气势纵横捭阖。整首诗多处运用夸张笔法,创造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狂放和激愤、气势和力量。严羽认为“观太白诗者,要识真太白处。太白天才豪逸,语多卒然而成者。 学者于每篇中,要识其安身立命处可也。 ”[2]他认为要真正理解李白,不但要多读李白的诗本身,而且读时要超出李白的诗歌语言, 理解李白安身立命之处,感受诗作大河奔流的意境美。

四、《沧浪诗话》中“兴趣”与“妙悟”的美学关联

“兴趣”抒发诗人的真情实感,“妙悟”是长时间积累而顿悟,二者联系密切,具体表现为“兴趣”是“妙悟”的对象,“妙悟”是达到“兴趣”的途径。

(一)“兴趣”是“妙悟”的对象

对象是指行动或思考时的目标事物。如果说“妙悟”的主体是创作诗歌的诗人,“妙悟”的客体是诗和读诗的读者,那么“妙悟”的对象就是“兴趣”。诗人之所以要“妙悟”,是因为诗人的真情实感要在诗作中得到畅快地抒发, 让读者能够不依赖概念直接体会到诗人的真情实感与审美情趣, 由此获得强烈的愉悦感和艺术共鸣。 “兴趣”强调的是诗人要在诗歌意象的塑造中抒发自己的真切感受,感悟兴情,并在此基础上达到情感和理性、形象和认识的统一,而这正是“妙悟”所追求的效果和目标。

严羽推崇盛唐之诗,“盛唐诸人,惟在兴趣”[2]。盛唐诗不论是田园诗、边塞诗,还是友情诗、爱情诗,都将情感抒发寓于感兴之中。以王维《终南别业》为例。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14]

王维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 他的山水田园诗读来令人兴趣盎然。诗人置身于山水景色之中,抒发对人生的感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情感, 但是读者照样可以读出诗人闲适的心情,超然物外,妙趣天成。

再以杜甫《登高》为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4]

诗人在首联和颔联中没有对自己的心境作直接阐释,而是描绘登高所见之景,在对秋天萧瑟之景的刻画中,烘托诗人忧国伤时的悲哀之重,渲染诗人感时伤事的愁苦之情,即“兴趣”强调的塑造诗歌意境时抒发真情实感,达到“妙悟”追求的目标。

(二)“妙悟”是达到“兴趣”的途径

“妙悟”作为一种读诗、学诗和作诗的境界,“它实指诗歌鉴赏、学习和创作活动中对‘兴趣'的体验,领悟和掌握, 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力和艺术创作才能”[22]。 “兴趣”是诗人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是诗人的特征,“兴趣”要求诗人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情性这种虚无缥缈的、 靠人内心理解的东西, 只有通过“妙悟”这种途径才能用理性的文字来表达。

“诗道亦在妙悟……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 ”[2]诗人将不同的文字组合在一起,经过思考或冥想,完成一首诗歌作品。 读者阅读时,通过富含整体情趣的文字, 诗人描写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 这时,文字变成了画面,理性的文字得到了感性的升华, 作者想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也都在无法言说的活动中让读者领悟。 读者与诗中表达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这种情感体验的过程与“妙悟”的美学范畴相通。因此,我们说,“妙悟”是达到“兴趣”的途径。以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为例。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4]

严羽盛赞“且孟襄阳学历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2],他认为孟浩然之诗达到了“妙悟”的审美境界,意蕴深厚,浑然天成。一个“蒸”字,一个“撼”字,从侧面刻画出洞庭湖的壮丽和气势,水汽蒸腾,涛声轰鸣,诗人对客体即诗歌所绘自然景色进行形象的描画, 却没有韩愈诗的那种繁复之感。从“妙悟”之境到达“兴趣”之境,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色融为一体,进入“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审美境界[2]。

五、结语

严羽论诗侧重“兴趣”,他认为作者在创作前已经有了对现实存在的感性认识, 创作时融合自己独特的体验,自然而然将感情和思想统一在一起。 “兴趣”是朦胧的、无迹可求的,达到“兴趣”要靠“悟”。“妙悟”是经过构思冥想产生的一种奇妙感悟,要求自然顿悟和追求意境。

猜你喜欢
妙悟沧浪诗话
诗道亦在妙悟
生辰感怀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闲吟居诗话(五则)
诗话
岁末感怀
“兴趣说”、 “妙悟说”探析严羽《沧浪诗话》的诗学体系
新诗话
只见沧浪不闻君
衔月楼诗话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