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疗效评价

2019-12-30 01:46丁小云王晓云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硬化性病程依从性

丁小云 王晓云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对进行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使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214例进行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7例,使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为研究组,使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3.46%,比对照组高(P<0.05),护理满意度为90.65%,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进行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提高配合度,进而提高满意度,因此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满意度;治疗依从性

由于社会老龄化、饮食结构改变、社会家庭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各种原因,使得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对于冠心病一般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但是由于老年患者是特殊人群,病程长、治疗时间长会降低患者依从性,并产生负面心理,因此要给予及时的护理[2]。本研究探讨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214例进行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使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214例进行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每组各107例的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64例男性,43例女性;患者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3.18±6.08)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5.12±1.28)年。对照组65例男性,42例女性;患者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2.56±5.81)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5.36±1.6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可比(P>0.05),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院的伦理委员会也批准了本次实验,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过检查符合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可进行介入治疗,并配合本次研究,大于60岁。

1.2 研究方法

對照组为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治疗的必要性以及围治疗期的注意事项等。

研究组为心理护理干预:1)建立与患者之间的信任: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退化、与社会脱节等各种原因,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要通过与患者互动以及调查患者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了解患者内心,与患者建立信任的关系[3]。注重患者的隐私,要尊重患者,对于患者的决定给予充分的理解。2)通过音乐、娱乐等方式缓解患者的情绪,治疗时用温柔的话语鼓励患者,缓解患者的紧张,也可与患者亲切交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时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3)治疗后,通过患者可接受的方式,考虑到老年患者听力、视力、接受能力的减退,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告知患者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复查,用药等内容。可设置闹钟提醒患者服药,并且对患者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回访,督促患者按时用药。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根据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以及满意度(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评分,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n(%)]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3.46%,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64.49%)(P<0.05)。见表1。

2.2 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满意度为90.65%,高于对照组满意度(61.68%)(P<0.05)。见表2。

3 讨论

猜你喜欢
硬化性病程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异位再发的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一例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血清hs—CRP及IL—6水平检测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脑病患者诊断中的意义
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对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