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研究述评

2020-01-01 14:07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工科哲学培育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十堰 442000)

1 研究意义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化浪潮席卷、思维多元化的今天,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即在解决其世界观及方法论的问题,也就是进行价值观引导和哲学思维培育的问题。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唯有不断接受哲学智慧的熏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树立正确的三观,才能在多元化思潮中树立正确的方向,从而切实提升认识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多年以来实行的文理分科的制度,使得文、理科的差异逐渐彰显,工科院校大学生对于文科学习的兴趣一般不高,尤其是哲学、以及社会科学知识比较欠缺。同时,传统工科院校大学生教育主要是以“工科思维”模式为重心,强调培养学生的工科专业性技能,理工科校园氛围浓厚,以至于工科大学生人文知识和素养缺失,哲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较缺乏。新时期,社会对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针对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知识素养缺失的现状,培养工科大学生完善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的培育体系,对于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提升高校总体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升工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对于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2 工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各界学者纷纷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培育研究,尤其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大学生更成为研究的重心,并取得丰硕成果。

2.1 国内研究现状

1)有关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重要性的研究。

朱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人的创新能力培养》中指出,日前应扬弃传统哲学教育以及和传播方法,应力图在激发人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功能。[1]刘欣然认为哲学的抽象性、应用性以及指导性,包括学习哲学、培育哲学思维方法,对于任何专业的任何研究都具重要指导意义。[2]胡楠认为,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对于奠定大学生成长的根基,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具有非凡价值;同时,哲学对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积极应对意识形态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3]陈赛认为,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课题,更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4]

2)有关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面临的问题研究。

当前部分学者认为教育观念的传统性局限了教育目标的实现。周惠杰认为,“一方面将哲学素质教育归入思想政治教育后会使得一些人将哲学与政治等同认之;另一方面,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已经将哲学理论教条化。[5]倪志安指出,在长期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哲学知识理论化、照本宣科已常态化。[6]刘文明、张亮认为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着教学效果。存在教材与时代脱节、课程重视程度不高、考核方式单一、师资力量不够以及教育者本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水平与素质存在有限等问题。周耕认为,大学生哲学素养培育中存在哲学素养教育观念淡薄、培育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哲学素养教育方法不合理的问题。[7]

3)我国省域新型高校哲学素养培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个案研究。

郭湛指出,提高哲学素养的途径可以从以往的哲学中来领悟哲学、实践来思考中反思哲学、与其他具体学科融会贯通理解哲学、学习探索性哲学的开放性等角度入手。傅佩荣认为,哲学素养的培养是主体自我在长期生活学习及和工作实践中逐渐体会感悟而形成的,因而培养思考习惯、确立价值取向、掌握整体观点、力求知行合一等方法很重要。刘欣然、刘云认为,要转变教育理念,转化教学观念。刘欣然认为,要通过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论,科学的分析、解决问题以及树立正确的三观来培养大学生哲学素养。[8]刘云认为,通过转变哲学教育理念、丰富发现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优化教育方法来提升大学生哲学素养。[9]李玲认为,哲学素养的提高要以政治课堂为平台,提高任课老师的哲学素养为抓手,营造浓厚的哲学文化氛围,构建进群评估考核体系。[10]

2.2 国外研究现状

日前国外直接针对工科院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培养研究成果寂若晨星,部分涉及哲学、哲学素养及相关研究成果也可为研究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1)关于哲学素养内涵的研究。

约翰·查菲指出,哲学素养是对“决定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反省,从而展现出来的素质和修养。[11]格奥尔格·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指出,马克思哲学可理解为一种“总体性”的社会历史理论,即“总体性哲学”。

2)关于哲学素养作用的研究。

科南特认为,“哲学对工科生未来从事教育工作有利,学习普通基础哲学是为了搞清楚一些基本的哲学问题,而教育哲学则是引导工科生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价值前提和各种假定。[12]奥康纳则指出哲学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哲学素养可以帮助人们认清生活方式”。[13]斯宾诺莎指出哲学对于人类追求真善美的意义,“哲学可以帮助人抵制和摆脱世俗的诱惑和困扰,使人通过真知实现与自然的无间契合,达到心灵至善品格,达到人生至上完满。[14]恩格斯则从哲学思维的角度阐释了他的观点,“如果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想屹立在科学世界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缺乏哲学理论思维。”[15]

3 研究展望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广大青年学生只有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熏陶,尤其是工科院校大学生加大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哲学思维的培养,进而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和前进方向,切实提升解决现实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应对新时代对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针对上述的研究现状,学术界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研究上迄今已取得了不斐的成就,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应看到,对于工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甚少,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拓宽工科高校主体性视角研究维度。目前国内对于工科高校问题研究多是将其定为研究课题,在客体视角下进行客观描述,外部观察和学理分析,对于工科院校作为主体性研究较少。可立足于在工科院校视角下探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培育研究,重视工科院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性,并以此探索构建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培育体系。

从中观层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培育研究走向深化。目前国内有有关于大学生哲学素养培育的研究,或者追求宏大叙事和宏观理论构建,或者聚焦个案和微观描述。可立足于工科院校这一具体的语境分析,试图构建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培育体系建设,是从中观层面推进该项研究走向深化的一种努力。

4 结束语

近几年,党中央多次强调哲学素养的重要性,高校应给予高度关注。尤其是缺乏人文素养的工科院校,更应加强对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的培育研究,探索适合工科院校的培育路径,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哲学素养,做新时代合格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工科哲学培育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菱的哲学
小包哲学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