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罗城民歌传承研究

2020-01-02 09:57汪茂文
文化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罗城民歌文化

汪茂文

罗城民歌发源于安徽省池州市,在贵池区罗城村以及周边等地盛行。作为汉族方言民歌的一种,罗城民歌于2007年列入安徽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罗城民歌多在山间田野即兴创作而成,记录了当地的生产生活面貌和民风民俗,彰显村民热爱生活、热情开朗的生活态度。历史上,罗城民歌与皖北花鼓灯并称为“南歌北舞”,不仅在全国范围内传播,甚至走向世界。然而,在现代化的冲击下,罗城民歌传承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何保护和发展罗城民歌不仅是当地政府文化建设思考的重点,也是学术界颇为关注的课题。

一、罗城民歌发展历程与价值

(一)罗城民歌发展历程

罗城民歌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历史悠久,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唐宋年间[1]。唐宋时期,一些古诗词如李白所做《秋浦歌》中有描述民歌的诗句,秋浦即是现在池州贵池区西。近代罗城民歌的繁盛与第一代民歌传承人姜秀珍密不可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姜秀珍将民歌发扬光大,唱到首都,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肯定与认可,继而在池州当地兴起民歌热潮,甚至传播到国外。之后,罗城民歌曾沉寂一段时间。进入21世纪后,民歌开始重建,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二)罗城民歌的价值

罗城民歌体裁分为山歌、小调和号子三大类,歌词描述当地农村的生产生活面貌,折射了当地社会变迁,是研究地方史的重要资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彰显民风民俗之时,也形塑着村民的精神世界,是当地共有的社会记忆。此外,罗城民歌用方言演唱,是构建地方文化自信的基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罗城民歌可为当地发展民俗旅游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本,也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土壤。

二、罗城民歌传承现状与困境

(一)罗城民歌的传承现状

目前,罗城民歌传承呈现如下特点:第一,从传承主体来看,以第二代和第三代传承人为主,除了日常的表演,传承人活跃在各大比赛舞台;第二,从传承内容来看,流传的经典民歌主要有《熬糖歌》《朵朵山花摇清波》等;第三,从传承教学来看,除了部分小学将民歌纳入课堂教学,教学主要是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学习者大多数是周边村民,传承教学呈现地缘性和自发性的特点;第四,从传承组织来看,已经成立池州市贵池罗城民歌研究会和罗城民歌传习协会,一定程度上为民歌的保护与传播提供了保障;第五,从传承实践来看,民歌表演主要集中在池州地区,以大众的自娱自乐为主,间夹着举办以罗城民歌为主题的文化艺术节和民歌春晚。总体而言,目前罗城民歌传承实践围绕大众娱乐,呈现地方化传播特点。虽然罗城民歌传承没有出现断层问题,但其传承中面临着诸多困境,阻碍着民歌进一步发展。

(二)罗城民歌的传承困境

1.传承主体断代风险

传承人具有较高艺术造诣,在表演实践中传播罗城民歌的同时为民歌的发展培育新人。目前,民歌传承主要是第二代和第三代传承人。第二代传承人为姜梦玉和刘正荣,第三代传承人是吴丹、钱华、徐秀莲和徐秀华等人[2]。传承谱系虽已延续到第五代和第六代,但这些后续的传承人是谁以及人数多少尚无明确定论[3]。池州市2018年“两会”上曾提出,随着老一代民歌歌手或离世或衰老而淡出民歌舞台,罗城民歌传承将存在后继无人的风险。传承人是罗城民歌传承的重要和权威力量,在民歌创新和传播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传承后继无人,民歌传承将难以为继,因此,培养新的传承人迫在眉睫。

2.传承受众代际断层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休闲娱乐的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特点。得益于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兴起,多样的大众文化得以跨越时空界限在年轻群体中快速传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碰撞,新潮、时尚的现代文化显然更受年轻群体欢迎,扎根本土的罗城民歌难以吸引年轻群体的注意。

此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年轻人多外出务工,罗城民歌的受众与传唱环境时空分离,年轻群体只有春节期间回村时才会接触到民歌。脱离了罗城浓厚的民歌传唱空间,年轻群体对民歌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对民歌文化价值认知不足,甚至对民歌的文化认同产生迷茫。年轻群体不仅是文化受众,也是民歌传承的重要力量,这一文化主体的缺位将直接导致罗城民歌代际传承面临断层风险。

3.传承资料零散化

曲调和歌词是民歌的核心内容,也是民歌传承重点。徐阳[4]在文章中指出:“结合民间部分手抄本曲谱,去除互相重复部分,实际曲谱数量只有35首。”王韵[5]推测,罗城民歌实际数量应该在100首以内,并且其中大多数也已经失传。那些仅口口相传、尚未整理成书面形式的曲谱和歌词,面临着极大的失传风险。除了曲调和歌词外,罗城民歌流传的影像资料也比较少。罗城民歌相关资料不成系统,呈现零散化特点。

文字、影像资料是罗城民歌传承的重要载体,仅大众口口相传,存在歌词误传、曲调丢失等风险,资料零散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罗城民歌的传承,因而整理散落的罗城民歌材料并系统化需尽快提上日程。

4.传承创新不足

传承不仅是民歌原汁原味流传,也是根据时代发展主动创新的过程,即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传承与创新互构是民歌保存生命力和焕发新意的重要源泉。

城镇化力量嵌入传统农村发展中,农村生活方式发生剧烈变迁,留守在田间地头劳作的人数越来越少,罗城民歌创作的场景(即田间劳作的情境)逐渐淡化,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民歌即兴创作自然逐渐丧失,创新更难以为继。

此外,民歌起源环境决定其在表演上以唱为主。当下,以唱为主配以简单乐器演奏的表演形式已满足不了大众的文化需求,受众的志趣转向对民歌表演实践提出了新的期待与要求。目前,歌词会根据演唱情境进行调整,但曲调多沿袭传统经典曲调。换言之,罗城民歌创新主要集中在歌词,表演形式以及曲调创新不足制约着罗城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三、传承现实路径

(一)多元主体协作,传承培育专门化

罗城民歌传承人掌握一定的民歌资源,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是传承和发扬罗城民歌的中坚力量。依托传承人教学,罗城民歌才能世代传递下去;依托传承人表演,罗城民歌才能广泛传播。针对传承人潜在的断代风险,政府、传承人等多元主体需相互协作。一方面,整合现有传承人资源,鼓励继续口授心传,进行师带徒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政府需加大投入进行专门化培育,如建立民歌培训组织或依托现有民歌组织,构建教学课程体系并聘请资深传承人进行正式教学。

此外,民歌歌手集多重身份为一体,职业化程度低,因而需对学员给予一定政策鼓励并加大宣传,提升民歌歌手的身份认同与社会地位,以形成正向激励,吸引更多人学习和传承民歌。

(二)整合资料,积极创新

对于散落的民歌资源,相关组织可发挥链接和协调作用。第一,邀请传承人对所学所唱民歌进行回忆,通过手抄本将民歌记录下来。第二,走访罗城村,重点拜访老年人和民歌歌手,搜集散落在民间的民歌曲调以及歌词。第三,深挖当地文化馆藏,整理现存民歌资料。在已刊发的资料基础上,系统化整合所搜集的材料并出版。

创新是文化变迁的主要机制之一。针对民歌创新不足的困境,传承人和民歌歌手可借鉴黄梅戏等其他曲艺积极进行曲调创新,从而深度嵌入大众日常生活,丰富休闲娱乐的同时提升大众对民歌的认同。此外,要创新民歌表演的舞台环境和服饰,加入舞蹈元素,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本土文化,促进民歌再生产和焕发生命力。

(三)拓宽网络宣传渠道,扩大影响力

近年来,池州市定期举办以罗城民歌为主的大型活动,受到大众好评。但是,传播渠道依然以传统媒介为主,传播呈现本土化特征。

科技的快速发展深度嵌入文化传播中,多样化传播方式与多层次传播途径将为音乐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带来契机[6]。池州市可借助自媒体兴盛的浪潮,建立官方账号,扩宽宣传渠道,利用自媒体跨地域、受众面大和传播快等特点,扩大罗城民歌的社会影响力。

(四)整合文化资本,打造文化产业

作为罗城村的一部分,渚湖姜村已被列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民歌出彩的渚湖也具备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徽派建筑、古桥流水和祠堂等文化符号共同形塑渚湖姜的民俗形象。为此,可借助民俗文化村的打造,结合大力发展民俗旅游文化的契机,重视和利用民歌这一文化资本,积极打造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和经济高度融合。在民歌助力民俗旅游发展同时,将罗城民歌作为渚湖姜村的一张名片。

四、结语

罗城民歌承载着乡愁和社会记忆,是乡村振兴的文化资本,也是凝聚乡村力量和团结村民的纽带。现代化冲击下,大众文化需求的转向对罗城民歌传承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罗城民歌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自我创新焕发活力,从而更好地传承下去,成为多方关注的重点。面对民歌传承困境,需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在具体传承实践中共同破解传承难题,进而弘扬优秀文化。

猜你喜欢
罗城民歌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仫佬族刺绣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基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仫佬族特色村寨保护研究——以罗城大勒峒村为例
农村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罗城的实践与启示
谁远谁近?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罗城果林水肥一体化应用效果分析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