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对文化景观中个人情感与集体记忆的传承

2020-01-02 17:29池梦洁
文化产业 2020年14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遗产记忆

◎池梦洁

(西藏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2)

阿尔文·托夫勒将人类记忆分为三个阶段:口耳相传、书写史、信息技术。我们对遗产数字化的保护也要历经三个层面:第一层是对于历史信息的收集、展现及物质资源的保存;第二层是意识到遗产是活态的,记录与保护还包括遗产地的文脉和生活;数字化技术为第三层,可以将历史并与现实连接,提供我们反观自身和世界的崭新视角。

一、文化景观的内涵:记忆归属和情感认同

文化和自然长久以来都是互相影响、互相改变的两个概念。在一定地理区域的限制内、一定时间距离的演变下,文化景观就是人与自然互动关系的活态表达。这种表达既指空间上人的生活、文化的活态,也指时间上历史更迭的动态,所以说文化景观营造了一种空间与时间相融合的态度。从空间维度来看,文化景观在不同区域因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方面形成差异,进而在建筑、艺术、风俗、信仰等方面产生地方特色;从时间维度来看,文化景观蕴含着不同的社会关系和人文意识[1],也展示了不同历史阶段所经历的形态积累和人文积累。

人对于环境的认知,大多是靠周围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们在与这片土地上的活动中了解的。这种活动同时交织着的记忆使人们与之产生感情,从而造成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生活环境中,无数个体在生活中的经历和习惯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属于这片土地的集体情感。一处景观之所以能被赋予文化的属性成为一种遗产,也正是因为参观者能够借助物质景观发掘出它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并与它进行跨越时空的互动,在旧物上产生新的认识。

洛文塔尔指出,社区需要一些熟悉的标志来表明其与过去的联系,这些熟悉的标志就是本地的重要遗产[2]。例如传统村落中,乡土景观不仅指生态资源,还包含着社区变迁的信息。传统村落的损毁,毁掉的不仅仅是各具特色的景观,更重要的是丰富的传统文化民俗,还有村民对于这块土地的情感记忆和集体归属感。一个社会通过保存一代代的集体记忆来确保文化的连续,这就是人类维持其本质代代相传的方法。所以记忆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是在不同历史阶段防止文化断裂、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遗产保护领域起到重要支持作用的数字化技术,最大的挑战即保护对象应该是文化景观遗产中所包含的这种集体记忆。

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方向:提取和转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基于数字化平台的保护技术及应用如建立数字化档案、数字建模、复原技术等数据化的集成与分析手段作为最基础的应用层次已得到广泛认可。目前我国传统数字化技术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以图形图像、空间数据采集和存储为核心的数据留存技术,以三维建模和文化创意为主的信息加工技术,和以虚拟现实和网络化展示为核心的传播技术。但是由于遗产的多样性和历史性,对数字化遗产保护尚未达到活态传承、全要素保护,且依然存在诸多误区[3]。

2019年4月,法国地标巴黎圣母院起火,部分建筑构件遭到严重破坏,重建任务举世瞩目,数字化技术被寄予厚望。AndrewTallon团队创建的数字化模型及各项详细信息可为遗产重建提供大量支持。事实上对于巴黎圣母院的修复,我们面临的难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价值认同的问题。勒杜克在19世纪修复圣母院时著名的遗产修复理论——修复一个建筑,不是维修,也不是修补或重造,而是将它重建为一个前所未有的整体状态[4],其先进性在于承认建筑承载着时空的变迁、历史的更替和群体的文化。

面对修复,业界讨论的关注点终归于遗产保护的原则问题——历史性和原真性。数字化的信息只提供对过去的说明,模型所体现的只是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的状态,和当下是脱嵌的。应修复至何时的状态,遗产的时空二重甚至多重性问题被推向极致。遗产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物质需要被保护,遗产与时空文脉的联系才是它价值的实质。技术是一种过程方法、一种传承手段。情感体验和集体记忆是人与自然交流的交汇核心,也应是遗产与数字化交融的核心。数字化技术为这种核心的表达提供技术支持,也为未来的保护和可持续管理提供了宏观原则和实施框架。

由此,利用技术对于文化景观实现保护和利用需要从两个方向进行。第一,保存和还原固有风貌,维护物质载体,在保护层面解决“时过境迁”的问题;第二,传承文化景观所蕴含的记忆情感,让这种文化价值在今天仍旧对人们发挥积极作用,在利用层面解决“物是人非”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通过实务界和理论界的不懈努力,在第一个问题上已达成共识,有着丰富的成果,此处不再赘述。在第二个问题上,人们往往关注于如何多元化地展示这个物质载体,使人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换句话说,假如将一处遗产(物质载体)比作一个“舞台”,参观者比作观众,传统的技术可以让观众从不同角度观察“舞台”,甚至还原“舞台”的建造过程,但是对于“舞台”上曾经发生故事的呈现、内在精神意义的表达,传统技术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当然有技术限制的原因,但我们对于技术的看法也要做出思考,即在文化景观的物质性之外,其传承具有二元性:一方面提取,要提取物质载体所呈现的文化内容——物的文化、人的文化,以及两者结合而成所汇集的情感记忆;另一方面转化,即对提取出的非物质性内容进行技术表达,身临其境是形式要求,感同身受是实质要求,要让现在的人们承接原有的文化精神,通过参与其中形成新的情感记忆,为文化的延续发展提供个体要素。

三、提取、转化的技术要求:互动和沉浸

由于个体的体验和记忆具有差异性和时空局限性,在上升到集体情感记忆时必然需要一定的转化过程。观察者需要借助技术达到两个目的:一方面,联系文化遗产的时空变化并产生思考,完成对遗产的物质感知;另一方面,联系背后的人文进程,实现遗产的精神传承。

空间可以给人造成一定感知。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空间感知的来源是我们对自身和周边事物的空间关系的知觉以及对空间的形状、围合、序列、尺度等各空间关系要素的觉察[5]。景观或建筑就提供了一个“空间”,数字化可以实现真实、虚拟空间的叠加,也就是上文的中的“舞台”。体验的感知不仅来自景观和风景,更来自人与景观的互动。对这个“舞台”良好的体验需要能完全沉浸其中,而对这个“舞台”产生一定的情感需要参与其中。这个由于空间互动而产生的情感就是造成观者感知和地方依恋的基础。记忆、情感、文化景观这三个重要的维度自此关联在一起。

(一)从提取生活风貌到展现情感记忆

集体记忆是一个社区群体成员共享历史的过程和结果,这个共享的媒介就是“舞台”。以文化景观遗产为背景搭建这个“舞台”,不仅仅是需要建筑、历史信息复原出场景,而且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地还原历史时期此地人们的生活经历。目前遗产保护各学科各自为阵的分散状态或者将数字化技术渗透入遗产保护这种两两结合的跨学科研究实际上仅仅在提取这个过程就难以满足需求。提取过程的数字化搭建研究需要拓展到大量学科,如文献学、考古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地理学等,这对遗产全面、准确提取提供基础。

另外,在提取过程中对如此多领域析出的海量信息的类别划分、数据库设置、检索策略等技术,都是需要在实现数字化保护的实践操作过程中考虑的。这是数字化除去遗产信息外对于信息处理技术要求。所以说这种提取过程可以说是技术领域与社会其他各领域的一种“互动”,“互动”的概念涉及各个环节。

(二)由情感记忆转化为现实感受

记忆必须通过不断使用而被识别,在对情感完成提取并搭建了这个“舞台”之后,就需要将信息再转化为情感与观者产生联系。传统体验中,人对于遗产的感知建立在简单的视觉和听觉之上,受限于想象力与联想力,且需要实地参与,体验感单一,缺失沉浸感。技术的发展即在加强空间感知并解决这些局限性。

下面以VR、AR、MR举例论述在转化过程中数字化对情感记忆表达的实现程度及缺陷。

以目前拥有较广应用的虚拟现实技术(VR)来说,它能够突破现有环境范围的限制增强大众对于遗产的认知和多方面的体验。比如在不对埃及金字塔产生破坏的情况下考察内部情况,对于保护工作起到跨越性的支持作用;这种技术也能突破时间限制,让人体验到遗产在各历史时期的状态,比如圆明园的数字复原使人能够了解到其辉煌时期的状况并产生一定的历史意识和情怀。而VR的局限在于一方面我们需要忍受设备的各种限制,另一方面这种环境与现实世界是完全隔绝的,对于增加人的情感方面十分有限。

增强现实技术(AR)具有比VR技术更明显的优势。它能将虚拟的信息投射到真实世界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例如在现有景观中重叠历史场景,虚拟人物的社区关系和群体活动,并以可视化和可参与的方式再现历史事件的过程。但AR能“感知”或“探测”,仍旧无法理解现实世界,互动具有一定局限性。另外,无论是 HoloLens、MagicLeap 还是 Meta2 眼镜,仍旧是穿戴式、视角小,人被启动的感官并不全面,与实现情感联系一定程度上仍有一段差距。

混合现实技术(MR)能将现实和虚拟世界合并产生新的可视化环境。可以说AR是叠加,MR是合并。相比AR、MR会去理解现实世界并将其数字化,投入现实的虚拟事物也可以被触碰或控制。基于上述AR的遗产展示,MR沉浸感更加真实,互动贯穿始终,虚拟的景观或者建筑物能够因为观者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结果。虚拟的人物能够与现实观者交流的同时理解观者情感变化,所以有可能通过创造一个共享的过去,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向人们提供一种历史情感和集体意识。

未来技术在逐步发展,能够给予受众更佳的文化体验,大大提升文化附加值,有效促进文化、科技互动发展[6]。这种环境的完整感、连续感、统一性,使文化景观和延续传统有效结合,加强文化的延续性,从而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对于更好地增强体验,惯常思维是直接采用相关行业的新兴技术手段作为解决方案,但结果呈现与期望往往存在差距。在讨论技术应用之前,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技术的使用思路。技术是一种过程方法,一种传承手段,在遗产领域,两者的关系不是提供——使用,而是需求——采纳,即明确技术与遗产保护理念的交叉点,并以此对技术提出个体化的指标和要求。对于文化景观的传承,需要在完成物质层面保护的同时提取情感和记忆。这种情感和记忆是人们一脉相承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的延续,是文化构成的基本要素。基于情感记忆的数字化技术,才能有效促进人类对于自身文化的记忆和认同,促进文化传播和传承,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遗产记忆
近20年国内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文化景观粒子云的界定与度量
遗产怎么分
千万遗产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遗产之谜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