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御河南环桥至京大高速桥段河道治理方案简述

2020-01-03 02:18梁倩倩
山西水利 2019年9期
关键词:主槽浅滩行洪

梁倩倩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1 工程概况

御河流域位于山西省的最北端,流域总面积约5 016 km2,其中山西省境内流域面积2 612.7 km2。针对近年流域内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2015 年在大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编制了大同市《御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力争经过5 年整治,10 年自然修复,使御河流域生态全面恢复,重现“塞外明珠”风光。

工程位于大同城区御河已治理段的下游,自上游南环桥至下游京大高速桥,治理总长度为5.2 km。根据御河流域规划及工程现状确定本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防洪、蓄水、生态,治理内容包括河道清淤、建设防洪体系、新建壅水液压坝、河道交叉建筑物设计等,通过对御河城区治理段的建设,形成“水、生态、自然、家园”的人与生物共舞的生态空间。

2 工程总布置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结合《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本次治理防洪标准采用100 年一遇,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堤防及穿堤建筑物等级为1 级。本次总蓄水量为236.2 万m3,蓄水面积127.2 万m2,按蓄水量划分,壅水闸坝的等别和建筑物级别为5 级。

治理段起于南环桥下游现状5#橡胶坝,止于京大高速桥,治理长度为5.2 km。疏浚后河道为复式断面,由主槽、滩地、堤防组成。堤防控制线间距为300~670 m,布置与河势相适应且平顺衔接,防洪标准为100 年一遇。河道清淤后形成主槽,考虑河道生态水面的景观效果、行洪能力等,确定主槽线间距为120~530 m。滩地位于堤防控制线与主槽控制线之间,由现状沙坑及滩涂平整形成,在河道近岸蓄水范围内设置安全水域,河道设置深水主槽。自上游3.4 km 范围新建液压坝3 座,生态蓄水主槽宽度300~390 m,形成蓄水面积127.2 万m2,蓄水量236.2 万m3。

桩号N1+900 m 处册田水库引水工程管线为本工程的生态补水水源之一,对其进行更新改造。河道清淤后主槽内高压线塔基及大张高铁跨河桥,根据要求进行防渗防护处理。治理段西侧污水箱涵连接至非蓄水段河道;东侧箱涵为雨水箱涵,可直接进入蓄水河道。

3 方案比选

3.1 控渗方案确定

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堤基及坝基主要为第四系级配不良砂(砾),局部夹含砂低液限粉土,属于中等~强透水性地层,存在堤基渗漏、渗透稳定等工程地质问题,需对河道进行控渗处理。河道控渗形式主要分为水平防渗与垂直防渗两种。本工程河道设计河底以下12~20 m 范围内存在低液限黏土层(Q2pal),渗透系数满足作为相对不透水层要求,但根据钻孔资料显示,该地层并不连续,因此本工程无可靠的相对不透水层,不适合垂直防渗,应采用水平防渗方案。

3.2 壅水建筑物型式比选

在天然河道上兴建壅水闸坝,应既满足日常立坝蓄水,又能满足汛期倒伏行洪,保证河道的行洪安全。在河道蓄水工程中常用景观壅水闸坝有:橡胶坝、液压坝、钢坝闸。对比三种坝型:橡胶坝造价低,但使用寿命短、塌坝时间长、冲砂性能差、运行维护较复杂;钢坝闸使用寿命长、闸门开启迅速,利于行洪、景观效果较好、运行维护较简便,但造价较高、坝体整体升降冲砂性能较差;液压坝使用寿命长、闸门开启迅速利于行洪、景观效果较好、运行维护较简便,可分片塌坝、集中排砂,造价比橡胶坝略高但比钢坝闸低。综合考虑,工程采用塌坝迅速,利于冲砂,费用较低的液压坝。

4 工程总体设计

4.1 生态蓄水工程设计

4.1.1 河道控渗方案设计

防渗材料选用复合土工膜,规格为800 g/m2,膜厚0.4 mm。为满足严寒地区防冻要求复合土工膜埋深为1.0 m,上设150 mm 筛分土保护层。土工膜基面处理分为以下情况:铺膜基础面为开挖基面,且基面无建筑垃圾,对基础进行碾压;河道开挖后基础面为杂填土时,开挖至铺膜基面以下2.0 m 或完全挖除深度小于2.0 m 的建筑垃圾,开挖后基面进行碾压并换填,碾压处理深度不小于1.5 m,压实系数不小于0.93,或相对密实度不小于0.6。河道内回填土采用开挖料内的原土,不得采用建筑垃圾等,回填压实系数不小于0.93。

4.1.2 蓄水建筑物设计

本项目共布设6#、7#两座液压坝(N3+370.0 处8#液压坝为拟建),特性见表1。6#、7#坝宽度均为300.0 m。液压坝由上游防护、铺盖、液压坝段、消力池、海漫、防冲槽组成,总长83 m。铺盖为长10 m 厚400 mm C25 钢筋混凝土结构,分缝长度15 m。液压坝段采用C25 钢筋混凝土筏式基础,底板长10 m,厚2.0 m,分缝长度20.0 m,边墙采用C25 钢筋混凝土挡墙结构,与底板整体浇筑,高6.5 m,顶宽0.5 m,临水侧为直立面,背水侧边坡1∶0.3。消力池段长17.0 m,1∶4 斜坡段长5.8 m,平段池长9.2 m,深1.0 m,底板采用厚0.5 m C25 钢筋混凝土,分缝长度15 m,边墙采用C25 钢筋混凝土悬臂挡墙结构,高7.4 m,顶宽0.5 m,底宽7.6 m,临水侧为直立面,背水侧边坡1∶0.1。

表1 液压坝特性表 单位:m

4.2 河道整治工程设计

4.2.1 纵坡、超高和冲刷设计

治理段起始高程1 025.08 m,末端高程1 010.143 m,设计纵坡分别为桩号N0+000—N2+143.9 m,2.4‰;N2+143.9—N3+370.0,2.1‰;N3+370.0—N5+240.2,2.8‰。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和《水力计算手册》计算得:堤防超高为1.692 m,取1.7 m;100 年一遇(20 年一遇)水流平行于岸坡产生的洪水冲刷深度为1.6~1.8(0.5~0.9 m);弯道冲刷深度为0.8 m~1.0 m。

4.2.2 河道主槽设计

桩号N0+000.0 m—N3+370 m 段为蓄水段,结合景观确定主槽控制线和四种护岸形式,布置长度分别为:自然护岸3 530.6 m,垂直护岸1 628.3 m,台阶护岸1 132.1 m,沙滩护岸586.3 m。综合考虑蓄水水面效果、工程土方开挖、河道护岸工程量及河道冲刷,在河道两侧设蓄水浅水区,即浅滩,根据河道纵坡及蓄水深度变化,浅滩设置范围为N0+450.0—N1+011.0 m(6# 蓄水池)、N1+150.0—N2+067.2 m(7# 蓄水池)、N2+637.0—N3+280.2 m(8#蓄水池)。在无浅滩区,主槽护岸高度不低于2.2 m,且不低于设计蓄水位+0.5 m,基础埋深为1.5~2.0 m,设置长5 m 厚0.5 m 格网石笼护脚,形式见图1~图4;有浅滩区,考虑到运行管理补水条件,蓄水水深设计为1.5 m,护岸顶高程为设计蓄水位+0.5 m,基础埋深为1.5 m,不再设置护脚,深水主槽位于河道中央,宽度不小于250 m,浅滩以下深度为0.5~2.0 m,断面形式见图5。

图1 自然护岸(无浅滩含护脚)

图2 垂直护岸(无浅滩含护脚)

图3 沙滩护岸(无浅滩含护脚)

图4 台阶护岸(无浅滩含护脚)

桩号N3+370 m—N5+240.4 m 段为非蓄水段,主槽控制线基本沿河道水流走势布置,由于现状沙坑的存在,主槽具有一定的蜿蜒性,为力求平顺有利于河道行洪且保证5 年一遇洪水不出槽,主槽宽度设计为120 m~270 m,深度为2.2 m,断面形式见图6。

4.3 河道交叉建筑物设计

4.3.1 补水管线更新设计

册田水库为本工程生态补水水源之一,其引水管线位于河道桩号N1+900 m 处,为7#池蓄水范围。原管线为DN1 200 mm 预应力混凝土管,年久失修,渗水严重,故进行更新改造。工程亦采用DN1 200 预应力混凝土管,全长约860 m,涵盖范围从御河东路西侧至滨河路西侧,设计引水流量1.5 m3/s。

图5 深水主槽

图6 非蓄水区护岸

4.3.2 跨河桥及高压线塔基座防渗设计

开源桥位于桩号N1+350 m 处,河道宽度280 m,蓄水主槽宽度240 m,由于上下游主槽宽度均大于300 m,行洪时开源桥处水面壅高较大,对桥底及下游部分河底形成冲刷,故对开源桥上游10 m 至下游40 m范围内采用5 m×3 m×0.5 m 格宾石笼防护。

大西高铁在桩号N2+450 处交叉,位于8#蓄水池,河道蓄水池内桥墩编号为77~88 号,蓄水段范围内涉及到高压线塔基5 座,因河道清理可能影响主槽内桥墩及高压线塔基,故采用混凝土重力式挡墙进行防护,挡墙高出设计蓄水位1.0 m,基础距塔基最小距离不小于0.5 m,挡墙结构与河底防渗有效联系,形成完整的防渗体系,墙脚设5 m×3 m×0.5 m 格宾石笼防冲。非蓄水段塔基有3 座,采用坡比为1∶2 退台式格宾石笼斜坡防护,上铺0.3 m 种植土加草皮护坡,下设反滤土工布,坡脚设5 m×3 m×0.5 m 格宾石笼。

4.3.3 现状河道排水箱涵处理方案

治理段范围有4 条排水箱涵排入河道,西1 箱涵为少量经常性污水流入,西2 箱涵日常有东郊污水处理厂再生水排入河道,流量约40 000 m3/d,这两处箱涵采用DN1300 双壁波纹管输送至非蓄水段河道;东1 箱涵日常有水排入河道,流量约2 000 m3/d,东2 箱涵除雨水外无其他水排入河道,这两处箱涵水质较好,直接排入河道。

猜你喜欢
主槽浅滩行洪
洪水对黄河下游淤滩刷槽影响试验研究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河道浅滩变化预测的研究
浅滩海域桥梁深大基础施工技术
黄河中游小北干流段持续淤积期的主槽摆动特点*
福建莆田木兰溪防洪工程白塘段滩地及河道整治方案探讨
滹沱河(南水北调—机场路)南岸高标准行洪区行洪通道布局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淮河正阳关至涡河口段行洪区单独运用时对淮河干流水位的影响研究
河床横向摆动计算方法及其在黄河下游游荡段的应用
二维非恒定流模型在大辽河河道现状行洪能力分析中的应用
只需要知道深水区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