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学讲”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说理能力

2020-01-03 10:11苏春东
新教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学讲多边形交流

苏春东

正确把握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对构建高效课堂起着重要的作用。把握“学讲”教学模式,加强课堂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帮助教师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让课堂由原先的“以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及其发展为中心”,有助于促进学生说理能力的提高。

一、“学讲”教学模式对学生说理能力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将知识点“输出”给学生,他们有没有理解、理解程度怎么样,教师较难现场检测,这易导致学生产生“假知”,出现似懂非懂的状态。部分原因是教师讲得过多、过细,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就越少,而且思维会被禁锢在教师所圈定的范围里,所以把学生在独立思考时可能暴露出来的问题隐藏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也隔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要能有条理地清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学讲”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学会思考,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教学“年、月、日”时,师:“小雨今年16岁,他有可能过了几个生日?”生:“过了16个生日。”生:“过了15个生日。”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答案?”生:“他可能今年已经过完生日,所以过了16个生日。”生:“他今年还没有过生日,所以过了15个生日。”师:“小雨说只过4个生日,你相信吗?”生:“不可能,我们每年都过一次生日,他至少有过15个生日。”生:“有可能,如果他是2月29日出生的,那么他4年才过一次生日。”师:“他可能是哪一年出生的?”生:“他是2004年出生,2004年是闰年。”

从上例教学中可发现,“学讲”教学模式让学生“学进来”,也让他们学会了“讲出去”。在此过程中,学生提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对知识点进行强化,采用团队协作、互相纠正的方式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

二、培养学生说理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1.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该目的明确,以此来启发学生更好地实行说理。教师需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挖掘教材中的新知,将这些新元素与学生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且掌握,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好地交流。

在教学“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笔者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考试时最想考几分?100分,98分,还是89分。说说你的想法。”生:“首先是100分,然后是98分,最后是89分。因为100分最多,98第二,89第三。”生:“100是三位数,其他两个都是两位数,三位数大于两位数。”笔者:“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要先看什么?”生:“先看他们的位数,小数点往左的位数多的就大。”

通过创设以上生活化的情境,学生顺利地进入了学习状态,也进一步理解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促进了知识内化。

2. 加强预习,提高教学效率。“学讲”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以课前自主预习、课上合作交流、小组协同讨论等形式展开学习。而教师则作为引导者参与其中。为了让预习效果更加显著,教师可以提前将需要预习的内容和下节课的学习任务以提问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在教授新课的课堂中以这些问题作为课堂导入内容,充分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多边形面积”时,笔者在课前提前让学生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多边形?多边形是如何分类的?多边形的面积定理是如何得来的?多边形的面积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哪些方面?

通过这些问题为引子,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带着问题去预习,然后根据预习结果进行说理,学生的数学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合作交流,培养说理能力。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较少沟通与交流,抑制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可能,阻斷了他们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学讲”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思维会比较活跃,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将个人学习成果展现出来,实现取长补短的目的。教师要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给他们更多的交流与思维空间,让他们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配合学生,对他们的“学讲”说理的内容进行点评,帮助他们更好地输出观点,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实现共同进步。

如在教学“乘法估算”后,笔者提问:“连老师和刘老师带36位小朋友去某景区郊游,景区门票每人28元,连老师带1200元钱,够买门票吗?说说你的理由。”生:“一共38人,把38估成40,40×28=1120(元),把38估成40是估大了,实际没有那么多,所以钱够了。”生:“一共38人,把28估成30,38×30=1140(元),把28估成30是估大了,实际没有那么多,所以钱够了。”生:“一共38人,把38估成40,把28估成30,40×30=1200(元),把38估成40,把28估成30都是估大了,实际没有那么多,所以钱够了。”

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既开拓学生思路,又培养学生说理能力。

4. 提供机会,探究数学思维。“学讲”说理的课堂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实践机会,数学的知识点、思维方式、解题方法等都能够通过实践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也就是自主地完成了构建知识网的过程。这种让学生多层面参与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获取,还有利于学生的个性与表达能力的发展。

如教学“列表法解决问题”时,笔者出示:一共28人去公园划船,小船限坐4人,大船限坐6人,如果每条船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船?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租船方案。学生回答出了3种方案。方案1:小船1条,大船4条。方案2:小船4条,大船2条。方案3:小船7条。在学生初步体验成功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提问:“如果租一条大船10元,租一条小船8元,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学生随之进行了乘法计算。

方案1:8+10×4=48(元)。方案2:8×4+10×2=52(元)。方案3:8×7=56(元)。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理解“在每条船都坐满的基础上,多租大船最省钱”的道理,获取成功体验。

综上所述,教学中应找准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点,明确教学策略,深挖教学内涵,以“趣味引领,深入挖掘”的方式,让学生接受数学、爱上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学讲多边形交流
多边形中的“一个角”问题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多边形的艺术
解多边形题的转化思想
多边形的镶嵌
“学讲”教学方式下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现状及策略思考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