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族语言教育的民族文化的传承策略研究

2020-01-03 10:04支娇张鑫慧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民族语言民族文化传承

支娇 张鑫慧

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输出与输入,导致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收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民族文化在此背景之下也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和挑战。纵观我国的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双语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相辅相成的。民族文化的传承策略不应该仅限于保护、继承。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是双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对少数民族母语的研究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继承。

关键词:民族语言;民族文化;传承;家庭;学校

一、民族语言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内涵及相互作用

民族文字是一个国家独特文化的表现,具有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核心。是一个国家记录、展示和传播其文化的遗产,而且还包含丰富的历史和语言材料。从民族文字的形成、使用、演变和发展,人们可以了解民族文字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丰富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诗歌、史诗、寓言等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正是因为有了共同的语言,民族文化才能代代相传,并在文化遗产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今天,许多少数民族语言面临着消失的危机。除了收集、记录和保存等保护措施外,它还必须通过教育有效地继承和发展。在双语教育中,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重要目的是通过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教育来保护和继承独特的文化。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少数民族文化的许多特征的传承主要是基于家庭成员的自学,民族文化在民族村的实践,一对一的传统教育。以前,继承民族文化的媒体是民族文化经典、宗教仪式、节日活动等。如今,文化成为了文化遗产的媒介。在现代教育体系下,现代学校教育在文化遗产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经典的民族习俗和文化,同时将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与学科内容紧密结合,使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形成完整的民族文化思维链。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阶段的适应能力,可以考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接受程度,建立民族文化的学习内容或形式、方法,以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当前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

一般来说,母语是每个人的母语,也是最熟悉的语言。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说的汉语是最熟练的,但有一些特殊情况反映了汉语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即使他们周围有这样的现象,也只有少数是相同的。母语仍然是少数民族学生与家庭、住所和社区交流的主要语言。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农村地区,母语是家庭和社区唯一使用的语言。由于距离较近,感情上亲密,沟通方便,他们仍然用母语与本民族学生交流。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语言。

其次,许多教师不是专业教师,而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短期学习和培训。知识水平不高,专业知识不强,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不高。此外,学生们还不能通过参加文化活动来确定他们的民族文化的价值,这不利于保护他们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继承意识不利于培养正确的学生身份意识和学习能力,以及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缺乏了解,学生们无法理性地认识到民族文化的价值,而是从民族情感中获得了一定的骄傲和责任。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力量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转变,作为文化遗产的主体,没有正确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就无法对自己的文化进行自我选择和发展、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创新和促进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发展。

三、加强民族语言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汉语作为教学和家庭用语的地位不断加强

汉语是最丰富的信息来源,所以汉语教育的普及是当今社会发展环境的需要。在少数民族同胞中开展汉语教育是国家语言政策的内容,不仅利于国家的发展,也利于少数民族同胞的进步作为国家语言。汉语也是课堂上使用的主要语言,在课堂上提问和回答问题时,少数民族学生有意识地将其转换为汉语代码,大多数人使用普通话汉语的绝对量化优势使它成为一种重要的交流语言。少数民族同胞居住的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非常高,这也反映了汉语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这些多民族学生居住的学校的重要性。可以预测,汉语作为一种教学语言和一种跨民族语言的地位将得到加强。

(二)注重培养教师的民族语言文化素养

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的教师除了要具备普通学校教师的素质,对其应该有特别的要求,教师是语言和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在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而且是研究自己文化的人。他们必须有跨文化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传统文化的先进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精髓,它们应当被继承、传承和积极地发展。文化的中立性是每个民族所享受的文化,通常是民族特征和民族文化差异的基础。虽然这些中立的因素没有阻碍,但它们在塑造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让这些文化成分成为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高审美情趣、艺术创新能力的民族文化特点,最终培养学生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并给这些文化精神不断赋予时代的特点和新的内涵,创新本民族的文化,使本民族的发展适应现代化的发展。

(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文化传承

青少年在家庭中接受的教育是不可察觉的。父母可以通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教育、口头传授和心记等让孩子从民族语言、民族习俗等方面了解民族文化,通过这些信息,孩子们可以提高他们的民族心理、民族意識和民族文化。因此,家庭有责任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从童年到青春期都是很重要的。在这一阶段,父母需要重视对民族 语言文字的教育,为孩子们学习和使用语言创造环境,多说多用,培养国家语言文字的继承性;父母也应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说、民间习俗来告诉孩子,当然,家庭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作用离不开父母的文化素质的提高。父母需要提高对文化的认识,避免选择“功利性”的文化,引导孩子从正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同时也要了解自己的文化精髓,使孩子有正确的方向和自己的正统文化和文化。

四、结论

本论文将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继承结合起来,同时提出在双语教育中,我们应该加强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教育,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的语言能力。为了激励他们能够做出多种不同的选择,以及是否保留自己的国籍,我们应该在语言和文化上做出明确的选择,然后恢复和加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形成民族文化认同,从而达到保护和继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拓新,周艳青.语言磨蚀研究视角下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和保护[J].名作欣赏,2020(05):182-184.

猜你喜欢
民族语言民族文化传承
粤北世居瑶族母语保持现状及策略研究
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
对合唱艺术中民族语言影响因素的分析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