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链式”教学

2020-01-03 10:12吕月丹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4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吕月丹

【摘要】教师在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数学知识教学时,可以使用链式教学进行教学,链式教学的实施,有助于教师教学思想的深化与教学方法的变革,学生的思维发展更具整体性,链式教学也更加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本文从创设情境、多样教学、设计单元三方面进行分析教师使用链式教学开展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和链式教学带来的好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链式教学

数学学科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其内容结构以相互间的逻辑性及关联性为主要特征。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由“静”到“动”,由“点”到“线”进而组“网 ”成“面”的要求。而现实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教材教教材,照本宣科,单一知识点教学的传授现象十分普遍,教师缺少全局观与整体意识,数学课堂难以体现数学学科价值也难以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而基于核心素养的链式教学,则是遵循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将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标,通过对各种资源进行总额,从而促使各个分资金存在联系的教学构想。

一、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参与教学兴趣

教师在使用链式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时,可以将教学导入,知识讲解和知识练习创设进一个完整的情境中,以此不仅可以在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还可以在情境中锻炼学生运用知识。以此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可以使小学数学知识教学效率能够有所提高。

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1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时,可以根据复习十以内的数、十以内的加法、十以内的减法、练习十以内的加减法来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所学过的十以内的数有?”,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分别展示十种水果。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十种水果,每一种买一个,买了多少个水果?”,教师在提问时,可以在多媒体上将十种水果分别装一个篮子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待学生思考过后,再让学生回答,并说出得出结果的过程。当学生提出使用加法进行计算时,教师可以引入十以内的加法知识教学。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上的篮子里的水果进行展示,并配合计算教学进行演示。待学生对十以内的加法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后,教师可以再说:“十个水果有点多,如果只想要五个水果,需要拿出多少个水果?可以拿出什么水果?应该怎么计算?”,并放大篮子的图像让学生思考。在学生思考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对篮子进行操作,并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说出算式,以此教导学生学习十以内的减法。之后,教师可以再展示多种水果和一个空篮子的场景,并向学生提问:“如果可以买八个水果,水果的品种没有规定,你想要买什么水果?”,并让举手的学生对多媒体进行操作。在学生操作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可以怎样对篮子中的水果进行计算。最后,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在篮子里装上十个苹果,拿出三个苹果,装上一个西瓜,又拿出两个苹果,又装上一个桃子。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多媒体上展示的进行计算,并在学生计算后,选出计算正确但计算算式不同的学生讲解计算思路。教师使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对教学知识进行理解,更可以使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可以为开展高效小学数学知识教学打下基础。

二、多样教学,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

教师在使用链式教学开展小学数学知识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使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此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可以达到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品质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时,可以先给学生出题:“小红原本有80块钱,小红妈妈又给了小红20块钱,小红想买一个50块钱的篮球,和两个25块钱的乒乓球,请问小红的钱够买想买的东西吗?买完后还剩多少钱?”,并以题目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使用画图法进行解题,并让学生根据所画的图写出算式,如果学生无法写出算式,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互动,以此模拟题目,使学生对题目和本课教学知识能够有一定的理解。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自主写出算式并计算。待学生解答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教学。教师以此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

三、设计单元,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模型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知识的内容,设计链式单元,并根据所设计的链式单元开展教学,以此达到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模型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开展“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知识教学时,可以先根据教学知识设计链式单元,并将单元分为认识周长、认识面積、长方体的周长与面积的关系、正方体的周长与面积的关系这四个部分。接着,教师再对这四个部分重组与扩展。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让学生明确面积与周长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面积和周长问题十分常见,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难度,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一定的挑战性,促进其探究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链式教学,能够将分散的知识点集中在一起,强化教学资源整合,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也培养也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的意识与能力。为其今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芳芳.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J]. 情感读本, 2018, 000(030):64-64.

[2]任蔚.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版), 2017, 000(007):22.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