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专业成就目标影响因素探究

2020-01-04 21:12余子鹏张国胜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成就问卷定位

余子鹏 张国胜

(1.武汉科技大学 文法与经济学院;2.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1 文献综述及模型构建

高校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差异,专业成就目标对学习情绪、学业成绩(谢文静,张智勇,2009;冯莎莎,2014)及学习投入(何丽明,2014)有关系。Elliot(2011)提出了32成就目标模型,Elmer et al(2013)分析了学生表现不同目标组合,Costa et al(2014)提出了处理社会认知偏差的成就目标研究方法。上述文献在理论和方法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的基础,现实中,发现许多大学生缺乏专业钻研精神,导致学而不精,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的专业成就目标定位过低。那么,哪些因素形成该问题呢?现有文献较少分析专业成就目标的影响因素。

基于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因理论,大学生的专业成就目标定位首先取决于大学生的人生目标定位,外在的影响原因有学校教学及管理,家庭环境影响以及社会价值观等,故构建模型将大学生自身人生目标、家庭、社会、学校和教师等视为专业成就目标的影响因素,系统地研究其规律,为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组织、教学、辅导实践、教学管理提供依据。

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情况下,人生目标定位越坚定、长远,则在专业学习中越用功,专业成就目标定位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学校教师教学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作用越大,则对学生的专业成就目标定位越高,反之就越低;学校管理对大学生的作用越大,则对学生专业成就目标就越高,反之学校管理效果不好,对学生的激励较低,对学生的专业成就目标就越低;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对大学生的正面和鼓励的影响越大,则对学生的专业成就目标定位越高,反之则越低;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水池,每个成员都会受到其影响,如果从中受到的影响是正面积极的,则会促进该成员的正面行为和目标,反之,若从社会受到的影响为负面的,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成员负面行为或价值观。初步拟出模型为:

PAG=F(LAG,F,S,SF)

(1)

大学生专业成就目标(PAG)定位,从掌握知识绝对水平视角和与同类人进行比较的相对视角分为相对专业成就目标和绝对专业成就目标,其影响因素包括学生人生目标(LAG)、家庭(F)、学校(S)和社会(SF)等。

2 变量调查分析

2.1 大学生专业成就目标

问卷采用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相结合,包括调查大学生专业成就目标、学习的目的和态度、团队协同状况和课外活动及社会认识等方面。在湖北高校发行纸质问卷350份,回收293份;电子问卷则是全国范围发放,回收电子问卷208份。核审回收的问卷,认定都为合格问卷。调查有效问卷的大学生状况是:男生181人,女生320人,其中,是独生子女的370人,非独生子女的是131人。处于大一的学生人数是80人,大二学生数是150人,大三人数是250人,大四人数是21人。家庭处于省城的有120人,其他城市有170人,乡镇集镇的有91人,乡村的有120人。家长中学历是大学及以上的有121人,高中或中专的有160人,初中及以下220人。家庭给予学生每月生活费2000元以上的有90人,1000~2000元之间的有300人,500~1000元之间的100人,低于500元的有11人。

对大学生的专业成就目标进行统计分析:在相对专业成就目标上,有14%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努力学习成为最优的学生,希望处于中间状态的大学生占56%,而对学习得过且过的大学生占30%。在绝对专业成就目标上,认真听讲,课后积极查阅参考书,全面扎实掌握知识的学生占16%,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占62%,而在专业学习中难以严格要求自己,没有积极进取目标的学生占22%。比较相对水平目标和绝对水平目标,两种衡量方法得到的最优学生所占比例近似,但中间状态的误差稍大。

2.2 大学生专业成就目标影响因素

有清晰且持久的目标(3%)、清晰但短暂的目标(11%)、目标模糊(61%)、没有目标(25%)。学生在课余参加学术活动状况是:每学期2次及以上有70人,每学期1次优110人,很少参加平均每学期不到1次有290人,没有参加的有31人。大学生参加非学术活动的情况是:每周多次的有120人,每周1次的有120人,很少参加的有260人,没有参加的有1人。调查的学生属于985、211高校的有100人,省管重点一本的有200人,一般本科的有180人,其他高校的有21人。

到了大学,与高中相比,认为学习更认真的学生有50人,学习和高中一样认真的有20人,比高中时期放松的有220人,比高中学习放松很多的有211人。大学生对所读高校的综合评价状况,感到很满意,高于高考报考是的预期的有30人,满意的有130人,较满意的有230人,与报考是的看法有较大落差的有100人,很不满意的有11人。

大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的将来用途的了解情况是:对基础、专业课都很了解的有110人,对专业课了解对基础课不甚了解的学生有270人,对有的专业课也不怎么了解的学生有90人,对所有课程都不甚了解的学生有31人。在学习过程中,认为教师对专业学习的作用很大的学生有100人;认为授课教师的作用较大的学生有210人;认为授课收获一般的学生有110人,授课收获不大的学生有30人,授课收获很小的学生有51人。

3 专业成就目标的影响因素模型

通过对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答案进行likert等级赋值,由于数据是受限制的选择性数据,故运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对专业成就目标作用。

公式(1)对应的计量方程为:

PAG=α+βLAG+γF+λS+φSF+ε

(2)

其中,α、β、λ、φ分别为对应的影响因素向量系数,ε为随机扰动项。大学生专业成就目标按照调查所得数据,按照目标的从低至高分别赋值为0,1,2,3,4,解释变量的赋值按照答案顺序从高至低进行赋值,进行模型回归分析,相对专业成就目标的回归结果如下:

RPAG=0.302 LAG +0.226St+0.101Su+0.113Fc+0.105SF

(2.56) (5.44) (4.27) (5.69) (3.57)

上式St、Su、Fc分别表示高校教师、高校级别和家长的最高学历,括号中数值为t统计值。R2=0.856 LnL=-320.564

绝对专业成就目标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为:

APAG=0.306 LAG+0.228St+0.104Su+0.116Fc+0.108 SF

(2.69) (4.84) (3.67) (6.79) (2.83)

R2=0.804 LnL=-311.272

上述方程表明:大学生人生目标越高远,对专业成就目标的影响越强。学生对高校授课教师越认同,对所学的课程理解越深入,对学生的专业成就目标影响越大。学校的级别越高,学生对自己专业成就目标定位越高。家庭中的家长学历越高,与学生的沟通越顺畅,其孩子的专业成就目标定位相对越高。学生对社会风气看法越正面,则其对专业成就目标定位就越高。另外,学生家庭地址、家庭富裕程度等因素对大学生的专业成就目标定位的影响不显著。

4 提高大学生专业成就目标和学习动力的建议

根据学生进行教学调整:了解学生专业成就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针对性指导,引导学生付诸学习行动。①如专业成就目标较低,分析其原因,如学习效能低、专业课基础弱、学习难度大、兴趣缺乏、学习投入少等,予以专业辅导,加深对专业的知识和未来应用的了解,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②对于专业成就目标较高的学生,从学习投入、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等方面,组织他们参与学科竞赛和专业研究活动,维护他们学习积极性,激发其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③若专业目标定位合理,成立学习小组。实行教师引导和学生主动相结合,钻研若干专业问题,指导和训练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针对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专业合理定位专业目标。在讲授专业课理论结合案例进行教学。因材施教,引导目标较高的学生阅读参考书,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对待大多数专业成就目标合理的学生,实行大众化要求,对少数专业成就目标较低的学生,给予必要鼓励和辅导,提升其专业成就目标。教学与实践结合,课堂上进行切身的案例讲解,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践的思维。

合理设定培养课程计划,加强大学生的专业感性认识,实行专业期间的多次见习、实习活动。除了在学校建立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实习外,多组织见习和实习活动,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增加大学生专业知识运用途径,组建校企联合,实行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学校教师交流,实现合作共赢制度。调整学校教学评价、考试评估制度,调整培养计划和课程大纲等。加强与学生家长交流和沟通,发挥多种教育力量的协同效应。通过通讯、通信和召开会议等方式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并取得家长对学生教育的配合。

猜你喜欢
成就问卷定位
定位的奥秘
了不起的成就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少儿智能定位鞋服成新宠
失恋“成就”的CEO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