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020-01-04 07:06李灿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激发教学方式

李灿玲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奠定小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坚实基础的重要手段,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的应用方面应当大胆创新、勇于变革,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优质的日常教学工作,促进小学生基本素养的稳定提升。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开讨论。

关键词: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激发;学习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37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方式忽视学生兴趣,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

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动力。然而,就目前国内的一些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有效突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并没有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仍然采用教师台前讲解、学生台下被动记忆的落后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激发。此外,还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方式的制定方面,没有意识到加强对学生引导启发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兴致不高涨,参与度不足,严重制约着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

2.素质教育形式化过强,教学过程忽视教学内容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实施,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重点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开始朝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即学习能力的方向发展。形式的制定要以内容为基准,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也是如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优秀语文知识的学习机会,要让学生在语文魅力的影响下,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所在,从而更好地调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然而,目前国内的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虽然运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展开课堂教学,但是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却过于形式化,教师的课件制作以及学生的资料查阅都缺乏教学内容的渗透,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学习积极性自然无法得到有效激发。

二、创新小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具体策略

1.利用分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参与教学

分组教学法是一种高效、便捷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是由合作教学模式和建构学习模式共同演变而来的,在这一教学方式下,教师可以准确把握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个体差异,并且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学生还能够在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激励进取,从而达到锻炼学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合作意识的教育目的[1]。当然,教师对于分组教学法的应用还需要把握和掌握一定的教学实际,包括教学内容的核心所在、不同学生的实际学情等,通过合理把握这些因素,制定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分组教学计划。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生词、生字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对生字词的应用和区分能力,教师就可以利用分组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可先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委任一名小组长以起到监督和带头作用(注:小组长委任方式为成员轮流担任),然后小组长可自行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听写生词比赛活动,将听写和默写的正确率作为评定比赛结果的标准。利用这方式,让学生相互监督、相互激励、共同进取,提高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终目的。

2.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爱好自由,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大多是依靠自我探索和发现实现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意识到小学生的这一重要认知特征,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多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发现和学习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积极性。情景教学法作为一种能够有效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高效教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激发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柳树醒了》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或阅读诗歌,以此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由扮演自己认为与春天有关的事物,如小燕子、柳树、小青蛙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浓浓的春天气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探索兴趣,从而调動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3.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在教学中越来越强调学生的话语权以及学生中心地位的突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课堂活动教学法,积极为学生提供主动发言的机会和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能够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讨论,努力为学生营造出更加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2]。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我的长生果》时,教师就可以开展故事讲述的课堂活动,即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上台说出“我和书”之间的故事,或者说一说自己平时在阅读中看到的一些有趣观点和故事,并对这些发言或者观点进行讨论、交流。利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对阅读、对自身产生更加透彻的认识,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学生的素质培养极其重要,而小学语文的教学正是以此为目的开设的一门重要学科教育。为了进一步强化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认知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开辟多元化的教学途径,努力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更加优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国珍.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4):129-130.

[2]徐祥梓.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县江背镇特立小学410136)

猜你喜欢
学习积极性激发教学方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提高军校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