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高效初中体育课堂的策略

2020-01-04 07:06李玉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效初中体育策略

李玉红

摘要:构建体育高效课堂,积极寻求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方法与途径,是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教师应充分理解和把握课程改革标准的精神内涵,创造性地运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才能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初中体育;高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67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激发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在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他们的体育学习能力。”由此可见,构建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应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方法指导与情感教育,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体育课的质量,现在谈一下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与文化课相比,体育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社会、学校、家长的重视,这些因素直接就影响到学生平时上课之中时常会有逃课、散漫等不良现象的出现。此时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端正对体育课的认识,让学生懂得参加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并且在平时上课时养成课前、课后集合报数的习惯。对学生上课时的表现要有一个详细记录,及时惩罚无故旷课和表现不好的学生,必要时找极个别体育后进生谈话、交心,了解學生的思想,并及时制定方针进行改进。

二、课前进行充分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体育课的特点就是其实践性强,一节体育课经常出现多种队伍调动,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成为影响体育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有效调动”是指教师为了讲解、学生练习的需要,强调路线短、时间短,极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为了能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课前要有充分的备课,设计合理,空间感和临场反应能力要强。“无效调动”则是指教师指挥不明,路线不明,费时费力,且不能为讲解、示范服务。教师在课前要充分考虑一节课的上课顺序及有可能出现的细节问题,尽量减少时间的不必要浪费。我们上课的时间大部分为每节课40分钟,如果在队伍调动这里浪费过多的时间,那么学生的练习时间就会减少。因此体育课的课前备课非常重要,要充分考虑教学与组织顺序,同时强调调动队伍的简约性。

三、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增强课堂时间观念

习惯是养成的。我们在上体育课的时候也是一样的,特别是我们体育课的教学常规,大部分由集合、报告人数、宣布课的内容、安排见习生、慢跑热身或游戏热身、徒手操等组成,这些部分我们每次上体育课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时间为5~10分钟。在这里最少可以节省2~3分钟,教师只要以身作则,不迟到,及时整队,避免不必要的提问时间,带领学生上好头几节课,学生就会习惯这种方式,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同时由于很多时候体育课都需要一个课后总结、回收器材的时间,教师可以课前让体育班长安排每次的器材回收人员,从这些细节中教育学生养成节省时间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四、优化体育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新课程强调,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方面,我们要讲究实效性,同时在上课时要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初中必修项目——短跑,学生在练习短跑时,教师反复强调沉肩、摆臂幅度尽量大、大臂带动小臂同时髋关节打开、步幅尽量大、频率加快,教师仅仅是做几个示范动作,学生没有一个完整的动作印象和感觉,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若教师改为分解与完整示范相结合(加速跑30米)或配合录像教学,效果一定非常明显;若条件不好的地方可以找一到两名动作优美者做一个几十米的完整示范,学生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直观印象,就容易掌握动作、提高质量。

五、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游戏教学寓教于乐

体育课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以新的教学理念对待新的教学发展,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影响着学生的素养提升。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实施于教学。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比如在长跑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进行精心备课,将中长跑运动项目,设计成多样的练习方式,比如“计时跑”“计名跑”“接力跑”“追逐跑”等,以多样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无趣”的教材内容组织成“有趣”的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总之,以上几点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总结与体会。有些虽不科学,但还比较适用。这几点措施合理有效,灵活多变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初中学生的体育课出勤率和锻炼效果。起到了将学生请出教室,劳逸结合,进行积极休息,为初中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服务的体育课目的。我们在初中体育课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民主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积极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体育教师起着体育训练、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深圳中学746000)

猜你喜欢
高效初中体育策略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