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研究

2020-01-04 07:06朱笑一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以图导学初中地理教学模式

朱笑一

摘要:一直以来,新的教学模式的创新都有赖于新课标的推动,使之获得了累累硕果。本文主要探讨导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19

一、“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1.它能直观地说明教学知识

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了學生的地理要求。“以图导学”指的就是以插图、地图、地理图片、填图等形式,进行知识引导,通过学生对于图片的关注,将地理知识进行有效的传递,以实现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提升学习效率。初中地理学科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在渗透必要知识的同时,也带领学生增进了对自己生活的地球的了解。初中生在初期还是比较倾向于具体思维的形式,地理学科部分知识则较为抽象,让他们感到无从下手。知识架构也很难被建设起来。“以图导图”可以系统、客观地揭示地理、气候和文化特征,帮助学生感受地理事物的规律。

2.强化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

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应该注意到学生此时的心理变化,积极渗透引导因素。初中生初学地理,可能会出现知识盲点,对所学的知识不能对号入座,空间的意识也较差。并且此阶段,同学之间的竞争也特别激烈。教师在细心观察中,尝试着去把握这些特点。结合地图做一些小游戏,创设学习情境,增加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例如,在初中地理课本中,学习“陆地和海洋分布”时,教师就完全可以借用地图,让学生填写与之相对应的板块。之前,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记忆时间,大概3~5分钟。之后,任意找几个学生上来填上空白。并用加分的形式来奖励获胜的学生。这使得枯燥的学习变得富有情趣,有益有趣,也让学生的空间理念得以增强。同时,他们也巩固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3.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学习初中地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它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知识与生活得以很好的融合。此外,学生的素质在其中普遍得到提升。通过二者的结合,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地理经验。如,在初中地理《中国的江河湖泊》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对《黄河流向地形图》进行详细分析。引导学生了解“黄河的源头、入海口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经过了自己的专研,他们清楚了“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中上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河口镇,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的桃花峪”。

二、具体教学策略

1.用例子来引导学生

地图以其生动直观的形式,用各种地理符号表现事物的具体位置、范围、形状、起伏等特征,让学习它的人印象深刻。另外,它也使得课堂效率得到成倍的提升。因为它不但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知识,也增加了地理课堂的乐趣。所以,该学科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地图教学的优势,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在不知不觉当中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如在教学“河流和湖泊”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证明“中国河流图”“西南部河流和湖泊图”,介绍长江中下游和湖泊。然后,再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这样,他们就可以对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按照图上信息学习地理知识

地图是空间数据和信息的重要载体。它加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上课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地理教学的任务,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另外,教师还要对地图上给出的隐性信息做出分析、推理和总结,将课本中说明的知识体现在地图之中。所以,地图的教学意义绝对值得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然后教师再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升教学水平。

例如,在与“地点和范围”相关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小老师”的角色,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共同探究学习。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习惯小组学习的模式,充分借助其优势,认识不同地域的地理事物。在其中,教师要以既定任务为根本点,在此基础上了解地图信息,利用地图,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3.以图析理

图例、颜色、注释是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诸多重要的信息,如,山脉、河流分布及地形地势、气候环境等。因而,在进行以图导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让学生对于地图有更加全面的理解,清楚读地图信息,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解释好各个地理现象和具体规律。这样做不仅可以将学生的能力提升至很高的层次,还能看图知其意,让其拥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长江源流概况”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长江水系图”“长江景观图”“长江流域行政区域图”“长江流域气候图”等,初步认识长江上、中、下游的地理划分依据,全面了解长江流域的基本概况,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引导学生运用已学地理知识,对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推理、判断、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4.以图片结尾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集合。学生不仅要对地图信息进行解读,还要将相关的知识放入地图中,并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教师要结合地图以及文本,在其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养成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深化其理解性记忆水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理念,创新和完善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实施指导学习的教学模式,创造高质量和高效的地理课。

参考文献:

[1]杨宁.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2017(14):136.

[2]陈伟强.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新课程,2017(6).

(作者单位:四川省彭州市葛仙山镇楠杨九年制学校611931)

猜你喜欢
以图导学初中地理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以图导学”优化初中地理教学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巧用“以图导学”,提升复习效率
“以图导学”攻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